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會有個來歷,出處。像端午節普遍認為是紀念屈原的,而中秋節是為記念嫦娥的。那么重陽節是怎么來的呢? 重陽節據說來自一個傳說。在梁朝吳勻的《續齊諧記》里就有寫到: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 也就是說,當年一個收桓景的人山里修真,有天他的師父有天對他說:九月九日這一天,你家會災,你快快回去。為師教你一個避禍方法。就是讓你家里人帶著茱萸,跑到山頂,飲菊花酒就可以了。 那桓景按師父所言,那天帶著一家老少跑到山上去了。到了晚上回來發現,家里的雞牛羊全部都病死了。那從此這個在九月九日那天帶著帶茱萸登山就成了風俗,一直流傳了下來。 當然關于重陽節還有一個說法是,在《易經》中把奇數視為陽數,而”九“又為”極陽“那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為”重陽“那陽又表示鋼,”二鋼“相遇自是不吉,因此這天又被稱為”厄日“所以要登高和插茱萸來檔災。嗯,聽上去這個說法更有說服力一些。 當然現在重陽節慢慢的演變成敬老,尊老。因為九九諧音”久久“有長壽之間。故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敬老節“了。 那重陽節人們一般有什么活動呢?那從王維著名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以看出,重陽節是家庭團聚之日,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一起爬山登高望遠,一起喝酒做樂。 而現代除了沿習了登高望遠這個習俗,很多地方還展開了關愛老人的專題活動。 所以大家一定別忘了要敬老哦。
關于中國傳統節日,我來說一說,歷史傳存的節日都是以農業興起的,現在新詞叫農業,古代叫莊稼行,古人云:七十二行,莊稼為上行,一粒下地,萬粒歸倉。也叫一本萬利,在古代沒有工業,或者工業落后的中國,是以農為主,有句俗語,莊稼不收當年窮。說一說節日吧,在中國一年最早的節日,二月初二,龍抬頭。三月初三,王母瑤池盤桃會。五月初五,端午節。六月初六,曬龍衣。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二月三十,過年。這些節日,請朋友聽我慢慢說起:二月初二龍抬頭,這表示一年的開始,萬物開始新生,小孩在這一天理發,就是把老發去掉,從新生發,也是從新大發展的意思。中國是龍的傳人,以龍形容世態的偉大,把萬物比喻如龍突飛猛進,所以叫龍抬頭。三月初三,王母瑤池盤桃會,這是比喻,三月里是人們外出打工的季節,古人叫上工季節,古代的窮人,自家沒有土地,只有外出幫工,也有做生意的,做手藝的等等都要外出了,地主和財主們開始招工人,選擇各種能工巧匠,比偷各路神仙各顯神通了。為什么在三月三呢?不是三月四,三月二呢?因為三月是單數,三日也是單數,一個男人出外是單數,留守在家的女人也是單數,所以,三月三分為單。五月初五端午節,這是夏糧成的時候,為了慶祝一年之間最早收割,夏季雨水多,在中午燒香,擺祭品,求老天爺給個好天氣,好太陽把糧食曬干。為什么放在初五呢?這個五,喻表五谷之意。關于祭念屈原和喝熏黃酒,都是后來加忝的。六月初六,在古時候是短工期。好工人,主家留下來,不好的開遛(開除),六與六就是留與遛的意思,六月初六,曬龍衣,農田里活干完了,該洗的洗,該曬的曬,因為梅雨季節。七月初七,是雙喜的曰子,人們這時休閑,正是辦喜事的時候。關于牛郎和織女,都是神話,是實,是一對年輕人私奔的故事。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農民祭奠秋收的節日,八,是發的意思,十,是十分收成,實實在在,十分美滿等之意,五,是五谷豐登之意。中秋節為什么放在晚上過呢?古人沒有照明設備,白天收割,晚上脫粒,沒有機械,靠牛、驢、馬拉著石滾碾壓,燒香供祭品,求天上出來好月亮,照明好干活。九月初九,重陽節。在古代,九月里莊稼收完了,是下工季節,冬天快來了,在外面打拼的人都該回家了,在家守候的人都做好準備,等待親人歸來,天天登上高處看望,盼望久別的親人,九九,就是久久的意思,重陽,陽,陽光,也是喜躍之感,盼望久別重逢,這才是真正團圓日。十二月三十,過年。這是祭祀一年豐收后的節日,也是盼望來年豐收的啟求。過年,年,這個字,上面是午時的午,中間是反五字,下面是十字。午,五,十組合成年,就是把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連在一起為一年。古人的大智慧,古代傳統的節日,一定要保護,要傳存,不可改變。謝謝大家! 農歷九月九日,為中國傳統的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外國人是沒有重陽節的,但是有老人節 美國的“祖父祖母節” 197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一項提案,將每年的9月份美國勞動節后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美國的“祖父祖母節”,這天全美各地都要舉辦敬老活動,實際上也成為美國的敬老日。 加拿大的“笑節” 加拿大的老齡日名為“笑節”,在每年的6月21日。這天書店里為老人擺出幽默書刊專柜,供老人選購;喜劇明星為老人院舉辦義演;年輕人陪老人參觀游覽:電視臺專門推出一檔為老人助笑的節目。 韓國的“敬老節” 韓國自1973年起,將原來每年5月8日的母親節改為“敬老節”。為全國7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終身優待證”,老人們乘車、洗澡、理發均可享受半價優惠。 智利的“老人節”、“老人周” 智利政府規定每年的10月15日為全國“老人節”,并以10月15日所在的一星期為“老人周”,舉辦各種敬老活動。 希臘的“老人節” 每年金秋時節,希臘克里特島都要擇吉日慶祝“老人節”。節日活動除了晚輩們要表演文藝節目向老人致意、祝福外,還要舉行老人賽跑,參加者均為70歲以上的老人 關注可以看更多關于重陽節的內容 重陽來源農歷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民間還有重九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 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重陽節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我從小時候就聽說重陽節“登高”是避難的、只要在重陽節這一天去“登高”、也就是去山上玩、野餐、或者到山上的寺廟里玩、這一年就會避開所有災難、保平安。我老家“登高”這個風俗至今依然沒有改變、好幾個半山腰的寺廟里在重陽節這天依然還是人山人海的、只不過好像年輕人較少些、中老年多些。 (登高圖片分享) 重陽節傳說是古時人們登高避難的日子,這一天大家都登到高山上去就可以躲避一個大妖怪的襲擊,所以這一天前后我們應該都到高山上去過。可是我們住城市住平原地區沒山怎么辦?啊對了!上樓!找個大高樓爬到最頂層,白天曬太陽晚上看月亮數星星,別忘了多穿衣服帶著棉被……哎呀怎么覺著那么受罪呢。不!做為中國人決不能數典忘祖!受罪也得上樓!大家凡自認是愛國的特別是那些老拿愛國噴別人的人,這兩天全都上樓頂睡覺去!哈哈哈哈…大家早上好! 九月九重陽,重陽美酒香。重陽節敬重老人節。重陽稻上場,也是慶祝豐收稻谷季節日。 活著真好!努力活著。終歸有好的一天。 ![]() 光明磊落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后的道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重九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舊唐書-王勃傳》記載: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寫出來的....。當寫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詞句時,就連州牧都忍不住拍案叫絕。) 這次幼兒園組織重陽節,去養老院慰問,我沒有參與,只是幫孩子們完成手工作品。我回我自己家。我回家我妹妹,用輪椅推車,帶我媽媽去海邊散心。從去年7月我媽動了骨腰椎手術,她沒出遠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