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筆者談到了$恒瑞醫藥(SH600276)$已經站到了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的前研,今天繼續探討最熱門的 PD-1/PD-L1研發現狀。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國家鼓勵的十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其準入門檻高、研發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回報高。在所有的技術領域內,生物醫藥行業對知識產權的依存度最高,國內外生物醫藥企業對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也貫穿于整個藥物研究與開發全過程中。產品要研發,專利需并行甚至先行,最終通過藥物專利的獨占來實現市場盈利。那如何最大限度的擴大藥物的獨占權,領先研發并申請專利是最大的優勢。 ![]() 藥物研究中前進的每一步既代表了技術優勢,也可以最快申請獨有的技術專利,最終獨自占領市場。 小分子靶向藥物雖然結構復雜,但是只要靶點或表位沒有被保護,在原來序列基礎上做一些簡單的改進,甚至重新篩選一個me-too類抗體,對大部分中國公司來說已并非難事。埃克替尼和康柏西普這兩個創新藥就是如此。所以$貝達藥業(SZ300558)$市值高達280億市值,$康弘藥業(SZ002773)$市值高達420億。 受這些成功榜樣的影響,大家投入開發這類fast follow-on產品,期待復制“康柏西普”,“埃克替尼”的輝煌。像目前最熱門的PD1/PDL-1,已經報到CDE的已經有十多家(國內注冊申報的PD-1/PD-L1單抗藥物共13個,其中包括9個PD-1單抗,4個PD-L1單抗)。 毫無疑問,這幾年,腫瘤治療領域最大的進展就是PD-1/L1抗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患者獲益:惡性黑色素瘤、肺癌、腎癌、腸癌…… ![]() 對于中國最多的惡性腫瘤非細胞肺癌(NSCLC),PD-1/L1抗體的優勢在于給了晚期癌癥患者一個希望。針對多種腫瘤都有效果,相比于其它藥物,副作用比較小,一旦有效,不容易耐藥。因此,有人稱之為“抗癌神藥”。 小伙伴們要問了, PD-1/PD-L1是什么呢?細胞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為CD28超家族成員,其最初是從凋亡的小鼠T細胞雜交瘤2B4.11克隆出來。 其配體程序性死亡配體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也可作為靶點,相應抗體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針對這兩個靶點設計的藥物可以激活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免疫作用,從而喚醒患者自身的抗腫瘤效應。 近幾年針對這一靶點的研究可謂層出不窮,下面是對PD-1/PD-L1那些藥的簡單梳理。 ![]() 不但PD-1/PD-L1家族的藥物品種在不斷增多,其臨床適應癥也在不斷擴大。 ![]() 也就是說,因為藥物價格高昂,不但需要研發藥物,也需要泰格醫藥(SZ300347)等CRO企業協同擴展更多適應癥。也需要艾德生物(SZ300685)等企業開發更多生物標志物做出伴隨診斷。 目前國內研發情況是: A信達生物領銜第一梯隊,IBI-308處于臨床三期, B 恒瑞醫藥(SH600276)、百濟神州、君實生物各1品種處于臨床二期, C 嘉和生物、譽衡/藥明康德、蘇州康寧杰瑞/四川思路迪各1品種處于臨床一期。 ![]() 因為恒瑞是不但上市公司,也是自有研發資金最多的國內公司。并且,一個品種處于三期,一個品種處于臨床前研究。所以優勢最大。 而根據全球已經上市的 PD-1/PD-L1藥物來看,增速極其迅猛,完全打開了未來恒瑞的市場空間。 ![]() 注意 Tecentriq銷售額單位為億瑞士法郎;Imfinzi在2017Q2銷售為0.01億美元;未計入Bavencio的銷售額。 由上述數據可以發現,整個PD-1/PD-L1藥物市場的規模呈快速擴容的態勢,2015、2016,2017H1分別為大約16億美元、54億美元、41億美元。隨著新藥物的加入和新適應癥的拓展,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快速攀升。 目前港資涌入恒瑞醫藥(SH600276),目的也在于——利好前買入。 當然,恒瑞醫藥(SH600276)的其他首仿藥物也值得定量分析未來市場空間,下期再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