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選擇典型材料好比采掘“璞玉”,組織安排材料,則如加工“琢磨”。璞玉必須精雕細琢,才能創(chuàng)造出上乘玉器。作文,應合理安排素材,詳略得當展風采。如何做到詳略得當?我們可以從主題思想、材料特點、所處結構、文體特點、寫作對象等角度進行思考。 一、緊扣主題明主次 以表達主題的需要為依據,樹立主次意識,安排材料的詳略。與中心思想關系密切的是重點材料,詳寫;此外則是次要材料,略寫。記敘文確定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典型事跡與襯托事跡,主要情節(jié)與次要情節(jié)。議論文要明確主要觀點與分論點,寫好主要論據,不惜潑墨;善于簡要概括事實,以極其簡省的筆墨寫好次要論據,惜墨如金。 二、緊扣材料明點面 以材料特點為依據進行剪裁,樹立點面意識,安排材料的詳略。詳寫是點,略寫是面,點面結合,內容充實。詳寫材料,使人物形象更鮮明,突出主題思想,體現(xiàn)文章深度。略寫材料,對詳寫進行必要補充,烘托主要事件與主要人物,與詳寫材料一起表現(xiàn)主題,突出主題,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全面。敘述事件的材料,事情的發(fā)展過程要詳寫,其開端和結果要略寫。寫好“點”,突出文章的重點內容,直接體現(xiàn)中心思想。把握“面”,渲染氣氛,交代背景,起到烘托的作用。詳寫重點的同時兼顧略寫的內容,收到“綠葉映襯紅花”之效。議論文中,“點”的材料要寫深,直接證明觀點;“面”的材料宜求廣,體現(xiàn)其普遍意義,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三、緊扣文體明繁簡 以不同文體的要求為依據,樹立繁簡意識,安排材料的詳略。高考作文一直強化文體意識,“自選文體”“不限文體”不等于沒有文體。文體不同,詳略也就不同。議論文則要詳寫材料的意義,對材料進行必要的分析,而略寫材料的細節(jié),不必強求“人時事地”等記敘的六要素完整性。記敘文要詳寫人或事,可以略寫議論與抒情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要詳寫人略敘事。詳寫人物的語言、心理、外貌、行動等表現(xiàn)其思想、性格、品質特征。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要詳記事略描人。詳寫事情的過程,突出事件的思想意義。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要詳繪景略抒情。詳細描寫景物,在景和物的基礎上抒情,做到情景交融。以記敘描寫類為主的文章,要詳記敘,略寫議論與抒情以點明主題。 四、緊扣結構明疏密 以材料在文本中所處的結構特點為依據,樹立疏密意識,安排材料的詳略。“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于疏密間體現(xiàn)作品的層次。層次使得文章深刻而豐滿。寫議論文,觀點有正反,論據有詳略,論證有疏密。同一則材料可以證明多個觀點,同一個觀點可以擁有多個材料。在組織行文時,用什么樣的論據證明什么樣的論點,采用什么方式來證明,都是有講究的。常用的論證層次是總分總式、正反對照式。記敘文的層次體現(xiàn)在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一般高潮部分是重點所在,而在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等部分的安排上,顯示著作者的匠心。常見的“鳳頭豬肚豹尾”,是一個大的層次劃分,主體部分(豬肚)還可以再分為幾個層次。一般說來,幾個段落表達思想內容上的一個層次;有時自然段正好與層次的劃分相一致,段落等于層次;個別情況下,段落大于層次,一個段落可以劃分為幾個層次。 高考作文流行五段法,開頭點題,中間三段為主體,結尾進行總結。其詳略是中間詳,兩頭略。“六字分層法”,則將全文分為六個層次,縱橫結合,“點、正、反、深、聯(lián)、總”,層層深入。其詳略分別是:“點”,開門見山,點明中心論點,提出中心論題,略寫,可用四行兩段的形式簡潔而醒目地開頭。“正”,正面舉例,進行較為詳細地論述。可以就已經選擇的角度進行舉例,展開聯(lián)想,勾連材料,排比列舉。“反”,反面論述,可以列舉實事作為例證,可以提出假設,較略。“深”,對中心和事例進行深入分析、開掘,可以采用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換論證、提辦法等方法。“聯(lián)”,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合理展開議論,體現(xiàn)文章的普遍性,可以簡略地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甚至自身的實際。“總”,總收全文,呼應中心,或者重申論點,或者發(fā)出號召,務求簡潔有力。 五、緊扣讀者明取舍 以寫作對象的特點為依據,樹立取舍意識,安排材料的詳略。“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寫文章,要考慮讀者對象。高考作文的讀者首先是閱卷老師。這個讀者群有幾個特點值得考生注意:一是學識淵博,二是閱卷繁忙。學識淵博,要求我們運用素材要新穎別致;閱卷繁忙,要求我們表情達意直接明了。體現(xiàn)在素材上,熟悉的素材可舍,新穎的素材宜取;經典的素材宜略,時新的素材宜詳;課內的素材宜簡,生活的素材可繁。 詳寫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東拉西扯湊字數(shù),而是要表情達意,展示作者的獨特感悟與深入思考。合理組織材料,就要處理好詳略關系,緊扣主題明主次,緊扣材料明點面,緊扣文體明繁簡,緊扣結構明疏密,緊扣讀者明取舍。詳寫濃墨重彩譜華章,略寫言簡意豐長精神。 來源 | 《語文報·高考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