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自己的自愈力對著干! 人體自身有能力治愈60%至70%的不適和疾病。 據德國健康期刊《生機》報道,研究人員發現,當人們有不適或是生病時,身體可以自動從自身的「藥鋪」中找到30至40種「特效藥」來對癥治療。 這些「特效藥」是由人體分泌的激素、免疫抗體等物質共同組成并發揮作用的。但是,如果你常做以下這些行為,可就是在和你自己的自愈力對著干,而且還會降低你的自愈力! ※一感冒就吃藥 不少人一感冒就趕緊吃藥,其實身體本身就擁有自然治愈感冒的能力。 普通感冒病程約需1周左右,并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物,通常說的感冒藥只是緩解和控制癥狀,通過多飲水和休息,以及補充營養也能幫助緩解。 ※一坐就是幾小時 久坐時血管長期處于循環滯慢的狀態,會使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等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緩慢,這就容易形成血栓。 ※晚上吃大餐 如果晚餐經常吃得過多、過于油膩,反復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島素細胞提前衰竭,埋下糖尿病的禍根,還可能誘發動脈硬化。 ※長期睡不夠 長時間的睡眠不足不僅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還會危害健康,相當于慢性自殺。人的睡眠系統同樣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這個系統一旦紊亂,人不僅不能高效率地工作,還會導致免疫力降低,造成各種疾病的發生。 一般來說,盡量晚上10點之前睡覺,最遲不要超過夜里11點。 ※情緒不好 免疫力強弱與人的情緒和心理壓力有著很大的關系。樂觀的情緒不僅能讓人生活更積極,還能有效增強免疫力。面對不良情緒時,要學會及時化解。保持愉快的心情、積極面對生活,才能防衰老,增強免疫力。 ※均衡膳食 很多人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其實,長期挑食、偏食的人,往往會因營養攝入不全面,導致免疫力差,繼而引起許多小毛病。 ※不愛動 堅持運動,能改善身體各系統的調節能力、加快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經常不運動的人,身體氣血運行變慢、肌肉松弛無力,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 生病的一半問題都在心理上
80歲的鐘南山院士說,「好的心態就是我維持健康的基石」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人一旦產生壞情緒,一方面可造成身體耗氧,另一方面通過交感神經系統使心跳增快、血管收縮,會導致一些重要器官供血、供氧不足,特別是大腦和心肌缺氧。一切不利的影響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過于不良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 健康的六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充足睡眠。 鐘南山認為,健康往往是單行線,就像空心玻璃球,工作則像空心皮球,玻璃球摔落下來會碎,不會跳起來,但皮球掉下來還會跳起來。在決定人的健康程度因素中,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只占15%和17%,醫療條件占8%,而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占了60%。 生活有目標,長壽概率高。像鐘南山院士一樣通過設定追求目標來保持心態,一切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服務、努力,那么周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為然了。不過,追求也不能太苛刻,應該是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追求,而不是漫無邊際的追求,人要知足。 通過解決生活方式達到健康態,需要科學的體系。
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自4位醫學大咖的養生健康理念:中國工程院鐘南山院士、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陳昱倩醫師、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副主任楊東新醫師、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失眠門診中醫博士楊曉輝。細節雖有不同,但原理相通。(本文部分內容來自公眾號“素食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