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苦 并 非 皆 肝 火 少 陽 血 虛 何 其 多
臨床常見病人自述“肝火重”,問其表現癥狀,口苦也。
那么口苦就一定是肝火重嗎?非也。
我們慣常所說的肝火旺盛,除過口苦,尚伴有口臭、舌苔厚膩,小便發黃或騷或便溺時有疼痛感,或大便稀溏粘滯不盡,或手足心發熱出汗,或陰囊潮濕,或目赤紅腫疼痛,或耳聾耳鳴,或耳痛流膿等等,甚或尿少黃疸出現。臨床常稱之為肝膽濕熱或濕熱下注、肝火上炎,在治療上常用清熱利濕方劑,如龍膽瀉肝湯(丸)、茵陳蒿湯等加減。注意,這種口苦,是持續性的口苦,且口出氣味重。
還有一種常見的少陽證候,口苦是其或見證。這種口苦,常常伴見的或見證很多,諸如:往來寒熱、心煩喜嘔、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咽干、目眩等。這是六經辯證里的少陽證系列,邪郁少陽,正邪紛爭,三焦氣機不利所見諸證。還可見于三陽合病、肝火上炎、急慢性膽囊炎、黃疸或無黃疸傳染性肝炎、慢性胃病、瘧疾、婦人經期或產后感冒所見諸證。均可由名方小柴胡湯加減化裁治療。至于還有少陽兼太陽證的(太少兩感)柴胡桂枝湯證、熱結少陽兼陽明里實證(二陽合病)的大柴胡湯證,少陽兼停水飲證的柴胡桂枝干姜湯證,少陽下利證的黃芩湯證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口苦一證。細玩《傷寒論》,自然不會被“肝火”一說所拘泥。
那么,口苦一證在血虛上怎么講?注意這種口苦大多只是夜里感覺口苦,有的略有口苦而已。我們常說“人臥血歸于肝”,心生血,脾統血,肝藏血,肝體陰而用陽。人體在休息時,血液反流歸于肝臟,濡養肝膽,使之能夠盡職盡責于升降與疏泄功能上。假如脾胃虛弱,氣血乏源,肝失滋養,夜里就會見口苦出現。“有諸內必形諸外”,肝血不足除過有口苦一證外,就會在肝臟所主管的各部門中有輕重的反映。肝開竅于目,“目受血而能視”,肝血不足就會出現視力下降,或者澀痛;肝主筋,“掌受血而能握,足受血而能步”,全身的筋絡需要血液的滋潤濡養,肝血虛就會出現指趾拘攣麻木,或腿都抽筋等等;肝主筋,腎主骨,腎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肝腎兩虛則見腰膝酸軟無力,甚或耳鳴、聽力下降,髓海空虛眩暈,記憶力下降;肝為罷極之本,不耐勞累,血虛者瞌睡多,甚或夜間不寐,伴見心悸氣短,夢多;婦人以肝為先天,肝血虛少則月經不調,或經來量少色淡,初潮遲或絕經過早,或情緒極不穩定,煩躁等等;肝為風木之臟,血虛受風則見頭暈目眩,皮膚燥癢,或游走性疼痛,或發震顫等等,不一而足。治療上隨之就有了疏肝健脾、養血明目、補血榮筋、肝腎同源乙癸同治、補血調經、養血祛風、理氣活血等等。除過柴胡劑系列外,后世的四物湯系列、逍遙湯系列、杞菊地黃湯等等,這些前人的成功經驗,均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易學易懂的資料。
——附參考文章:
口苦作為一個單純的癥狀出現,此類病人亦不少見。中醫稱此病為膽癉。是源于《內經》:“有病口苦者名曰膽癉。”主要癥狀就是口中時時泛苦,別無所擾。吃什么東西都感覺有苦味。中醫多責之膽火上溢,采用清瀉肝膽的辦法,選取龍膽瀉肝湯來治療,但有時效果并不理想。口苦也是少陽證小柴胡湯的一個主要癥狀,所以有的醫生也選取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但效果同樣不太理想。
一天我在天津中北鎮的門診剛上班,就來了一個大嗓門的老大爺,說別無所苦,就是嘴苦,吃嘛東西都帶苦味,已經半年多了,想在這里試試,看能不能治療。并且問我們有沒有醫保。還說吃過龍膽瀉肝丸,牛黃清胃丸,并且隨身帶來了一張方子,喝了20多劑也沒有其作用。我看了看,是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還真用的不少,20克。老大爺說看過的醫生都說自己肝膽火盛,胃火大。我見其舌苔黃質紅,摸其脈弦,診為膽癉,證屬膽火上溢。處方:柴胡10克、龍膽草10克、生牡蠣30克7劑。老大爺看著我開的方子滿臉的疑問,不斷地搖著頭。說你這方子就三味藥,能起什么作用。前醫每副藥龍膽草斗20克,你才10克。我說大爺呀!方藥不在劑量大小和藥味數多少,在于對不對癥。以前不是有句俗語嗎?“小方氣死老中醫嗎!”你試一試吧!老大爺有搖了搖頭,反正沒有幾個錢,就抓著喝點試試吧!
過了大概一周多,老大爺興高采烈的推門而入,一進門還是大嗓門,“真么沒有想到,這點藥就好使,我的口苦病已經好了,問我是不是小秘方,我說那是別的老中醫的經驗方而已。并且有介紹了一個一起鍛煉的同伴。60多歲,也患口苦多時,也曾經吃了不少龍膽瀉肝丸和牛黃清胃丸,牛黃上清丸等等。現在由于上述的藥還在吃,每天都腹瀉兩三次。還伴有納差,口中感覺發粘。刻診:中等身材,比較胖。舌苔黃膩,舌質暗紅,脈象弦滑。診斷為膽癉,證屬膽火上溢兼痰熱上擾,處方柴膽牡蠣湯合黃連溫膽湯:柴胡10克、龍膽草6克、生牡蠣30克、黃連10克、竹竹茹15克、茯苓10克、枳殼10克、陳皮10克、清半夏10克、生甘草6克、茵陳30克。7劑水煎服。病人一周后復診,述說嘴里已經不黏膩,食欲好。望其舌苔黃膩已去,摸其脈滑像已去。現在唯感口中還略有苦味。于是去上方黃連溫膽湯,囑咐病人連服柴膽牡蠣湯7劑,口苦未盡劑而愈。
柴膽牡蠣湯是四川名醫余國俊推薦其先師簡老中醫專門用于治療口苦和慢性膽囊炎的效方,如果遇見單純的口苦一證,單用就可。如有兼癥,臨床上要適當加味化載。另外本方還是治療慢性膽囊炎的基礎方,臨床上根據出現的不同癥候適當添加方劑,組成復方治療,療效遠遠超出一般的常用方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