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中學 溫小波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9年級上冊(人教版)P14頁的活動與探究欄目里,要求學生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人體呼出的氣體,然后用實驗方法檢驗呼出的空氣與吸入的氣體中,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的含量有什么不同。本人認為用排水法收集人體呼出的氣體有不妥之處。因為這種收集方法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自相矛盾,在學生學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總有學生提出類似疑問,所以本人對該實驗做了如下改進。
如右圖所示:用一根玻璃管向集氣瓶中吹氣,連續吹4~5口氣,取出玻璃管,蓋好瓶口的玻璃片、用相同的方法再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另外用干燥的集氣瓶收集兩瓶空氣,比較集有空氣與集有呼出氣體的集氣瓶壁,能觀察到集在呼出的氣體的集氣瓶壁上有水霧,而集有空氣的集氣瓶壁上沒有水霧,證明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含量比吸入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高。
然后向集有呼出氣體和集有空氣的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蕩。集有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的石灰水變渾濁了,而集有空氣的集氣瓶內現象不明顯。證明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再用燃著的火柴伸入集有呼出氣體和集有空氣的集氣瓶內,只見集有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的木條立即熄滅、而集有空氣的集氣瓶的木條燃燒不變,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高。
本實驗經過這樣改進后既避免了與后面教材內容自相矛盾,又達到了探究的目的。而且減少了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吹氣的操作步驟,簡化了實驗過程。 2010-06-13 人教網 |
|
來自: 百眼通 > 《03九全化學_教-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