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情感好不好真的很影響家庭和諧,而家庭中男人的控制欲是件很可怕的事。 01 我對你好,你也應該對我好 接手的案例中不乏“心有不甘”的學員,在挽回的過程中他們特別強調自己對對方好到了什么程度。大到為對方花光所有的積蓄在所不惜,小到請對方吃了幾次飯看了幾次電影。 他們能把在一起的付出全部細數一遍,但很少在講述的時候說對方的表現,這讓我不得不多次打斷他們的講述,問起對方的付出時,他們總是需要很努力地回想。 在他們看來,自己付出了一切愛對方,已經很努力地在維持一段關系了,可他們都疏忽了一點,在剛開始交往的時候,相愛是雙方共同付出的結果,最后變成對方依賴他,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局面。 因為我對你那么好的另一種意思是:你也要像我對你好一樣對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這其中的控制欲帶有威脅的成分,可能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 在這種關系的相處模式中,付出者充當的是一個控制者的角色,他們善于用溫情綁架伴侶對自己服從;正如他們喜歡說:我這都是為你好,你就該聽我的。或者對方因為沒有按照他們既定的想法去做,他們會向被控制對象傳達出:你沒有按照我說的做,所以這樣了。事實上按照他說的做可能更糟,但因為被控制對象沉浸在失望的情緒當中,會輕易認可他的觀點,進而充當一個依賴者的角色。 02 當掌控失去前提 依賴者在親密關系里通常是自我意識相較弱的一方,如果自我意識一直不被強化,與一個喜歡控制的人戀愛,也不失為一對佳偶。 控制者喜歡強化依賴者“你不行,我可以”的認同,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男人會喜歡上總是麻煩他幫忙的女生了,因為這種成就感滿足了他內在的控制欲。 而當“依賴者自我意識較弱”這個前提被改變,分手是必然結果。 九月份的一個男性學員,始終想不通為何會因為男同事請女友吃了一個飯就被分手。據他說,女友一直是一個乖乖女,從來不會跟他起什么爭執,這是他一直引以為豪的事。他把和諧的親密關系歸結為自己的完美男友形象。他從不讓女友下廚,也不讓她做任何家務,他會幫她買早餐,晚上加班也不會讓她走夜路。 他怎么也想不通,女友跟一個男同事吃了一次飯就堅決要分手,說什么也不聽。“酥姐,你說我對她的好還趕不上一頓飯嗎?”他表示疑惑。 “你們吃飯都是誰點菜?”我問道。 “那當然是我呀,她根本就不擅長點菜,一直都是我做飯,她對各種菜又不了解。”他顯得有點得意。 “那你分手就不奇怪了” 一般男士請女士吃飯都是讓女士點餐,而這位學員一直都以“女朋友不如我懂”為理由剝奪女友點菜的權利,這么一來,男同事讓學員的女友點菜,會讓她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一想到和男友吃飯,每次都是男友點菜,引發她對于自主意識的爭取。所以學員被分手并不是因為一頓飯,而是女友自主意識的提升讓他失去了掌控的前提,導致關系的破裂。 03 因控制欲而分手的挽回方法 親密關系中的掌控者和依賴者的心理特征常常被合理化或者被美化。 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家庭關系模式上形成的觀念,男人的控制欲被合理化,他們認為要控制好自己的生活,只有當一切都在掌控下,才是安全的,所以只要能把女人只支配好,她就不會離開,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么很少有男人能原諒女人出軌,在男人看來這不只是不忠誠的表現,更多的是他已經失去了對這個女人的控制。 而女人的依賴則會被美化,她們認為,依賴性的女人能賦予男人成就感,也正是為男人的控制欲買單,所以女人潛意識里覺得要學會接受男人的控制,才能守好一個家庭,不打破控制與被控制的平衡就能獲得幸福。 而事實卻證明,這樣的關系模式必然不能長久,要么是控制者被拋棄,要么是被控制者被拋棄。無論是男性掌控者還是女性掌控者都只是享受征服伴侶自主意識的快感。 掌控欲說白了是一方想要得到一個自己心中幻化出來能被支配的伴侶,當他的成功把一個女人的自主意識弱化之后,他會發現,對方仍然不是自己心中的伴侶,一個沒有自主意識的女人會讓他覺得很無趣。 而女性掌控者會覺得被自己支配的男人一點男人味都沒有,所以男人被拋棄;亦或者男人自主意識被強化,堅決離開女人。 要挽回因控制欲而導致分手的戀人,首先要認識到自己是控制者還是被控制者,如果是被控制者,可以借助控制者追求成就感、熱心、好勝的心理特征,從小事開始讓對方放下防備,給對方一種依賴感,挽回成功后在慢慢瓦解他的控制欲,避免重蹈覆轍。 如果是控制者,則需要給對方營造一種依賴感,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讓ta知道你把ta放在心上,而不僅僅是眼里。 只有了解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感,借助對方的性格特點,才能從根本上挽回。 希望你的家庭中,你的男人不要有強控制欲的情感,希望你們夫妻之間的情感和和美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