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忍法師:畢業于中國佛學院,現任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教授楞嚴專業。江蘇南通普賢寺住持,曾任普陀山佛學院教務長,留學于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
“如果式”的十點思考:
1.如果一直只看印老的著作,不妨也看看太虛大師以及歷代祖師的觀點,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2.如果因為寫作需要,引用了印老的著作段落,沒關系,真正學佛可以重新開始。
3.如果之前堅持了自己的見解,沒關系,破除自己見解的本身可能就是修行。
4.如果只是欽佩印老一生的淡泊名利,隨喜你,但這不能等同佛法。
5.如果只是欽佩印老的著作等身,隨喜你,但這不能代表知見。
6.如果有人評判印老言語失敬,請原諒他情緒沖動的同時,不妨靜心看看他所說的道理。
7.如果只是出于情緒不滿而無實際內容批評別人,對不起,這只能增加別人的不屑與默擯。
8.如果因為知見不同,不愿正面溝通,卻夸大其詞給別人捏造罪名,對不起,這只能讓人懷疑您的用心叵測。
9.如果因為知見不同批評別人,能理解,但不宜綁架濫用集體的名義。
10.如果真是您理解的具足正知見的導師,為何會有這么多的資深法師及居士會如此堅定地提出責難。
最后,如果我們都是為了佛教,雖然知見不同,我們一定還是朋友~~靜下來,換個角度,再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