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50 區域 國際性 德國 它起源于現代藝術,受到了包括未來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等藝術派別的影響,結合了工業化大生產的時代特征。它是從建筑設計領域發展起來的一場對傳統意識形態的革命,體現出鮮明的革命性、民主性、個人性、主觀性和形式主義、功能主義、理性主義等特征。強調機械美、功能美,主張用科學、客觀的理性精神進行設計。 風格特征 現代主義的關鍵因素是功能主義和理性主義。主張簡潔實用,反對因襲傳統。主張機器應該用自己的語言來自我表達,也就是說任何產品的視覺特征應由其本身的結構和機械的內部邏輯來確定。 大記事 1.1919年,格羅披烏斯擔任了“包豪斯”設計學校的校長,推行一套新的教學制度和教學方法,使該校成為西歐最激進的一個設計中心和現代主義的搖籃。 2.1920年代前后,歐洲一批先進的設計家、建筑家形成一個強力集團,推動所謂的“新建筑”運動。 3.1925年,在巴黎國際現代裝飾和工業藝術博覽會上,柯布西埃設計了有名的“新精神館”。這是一座小型的住宅,最大限度的利用場地,盡可能地使用標準化批量生產的構件和五金件,以提供一幅現代生活的預想圖。 4.1926年柯布西埃提出了“新建筑的5個特點”:底層架空、屋頂花園、自由平面、橫向長窗和自由立面。 現代主義運動包含范圍廣,時間跨度長,極大的影響了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基于對其風格的反應,產生了當代的許許多多新的設計運動,產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風格新流派。 格羅披烏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代表作品 法格斯廠房
代表作品 圖根哈特別墅
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887-1965)
代表作品 薩伏伊別墅
代表作品 用松木板條制作的屏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