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學家方若曾經指出:“萬歷以后迄清初錢文似競有聽局匠為之,無足觀者。至咸豐……又稍稍講書法矣”。(《藥雨古化雜詠》“萬歷通寶”條詩注) 方若詠“咸豐通寶背拾文寶泉”錢的詩文同樣反映了他的這一看法: 錢風復古數咸豐, 一掃時行匠體風。 生面別開存范母, 昆吾刀切若耶銅。 咸豐通寶背寶泉拾文 鮑康《大泉圖錄》,收錄不少咸豐錢幣,并提到咸豐錢文“多出名手”:“案大錢文字多出名手,田吉生戶部樣書者不少,余不能盡悉,或云當五百、當千者趙文恪所書,聞初請壽陽相國書之,相國以蔡京曾書崇寧大錢為言,執不可。”鮑康的話應當是可信的,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可作為方若詩文的注腳。 咸豐錢幣有“趙書咸豐”、“戴書咸豐”、“周書咸豐”。 1、趙書咸豐 趙文恪即趙光(1797一1865年),昆明人,字蓉航,號退庵,嘉慶進士。同治間官至刑部尚書,在刑部十余年。以勤學著稱,卒謚文恪,工書,與許乃普、祁寯藻、陳孚思為四書家。 根據鮑氏所言推測,咸豐元寶寶泉局當百、當千,可能為趙文恪書,其字端莊勁媚。 “咸豐元寶”背“寶泉當千”爾寶版樣錢 嘉德2012 秋 成交價:RMB 862500 咸豐元寶 “寶泉當千” 雕母 2、戴書咸豐 戴熙(1801一1860年),字鹿床,號醇士,自稱井東居上,錢塘人,道光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戴氏曾著《古泉叢話》一書,也是位錢幣學家。 寶泉局咸豐錢中有一種書體極似戴熙手筆,人稱“戴書咸豐”。具錢文瘦勁,結體俊逸,最堪欣賞。有小平、當五、當十共三種,小平有寬緣窄緣之分。 咸豐通寶 寶泉局 戴書小平鐵母 天眷堂微拍219-27成交價:RMB 40040 3、周書咸豐 《大泉圖錄》還提到周爾墉書寶河大泉的事。 周爾墉(1792一?),字容齋,浙江嘉善人,擅書法。寶河錢文秀美清健,令人贊嘆,尤其是當十、當五十、當百均保留了周太史翰墨原貌。 寶河當百 但咸豐名手遠不止此。下面羅列幾品,書法賞心悅目,斷非一般局匠所能達到。 1、咸豐通寶背二十,制作精美,文字挺秀。 戴葆庭曾考此錢為寶福局未行用過的樣錢。其字略帶行意,有微斜之態,顯得疏落跌宕,神氣飛揚,特別是咸字的撇筆,與眾不同,耐人尋味。 清代寶福局“咸豐通寶”背“二十” 華夏國拍2010春拍成交價:RMB 12,320 2、咸豐重寶當十鐵母,文字工整、端勁,制作工巧。 《大泉圖錄》記咸豐寶泉局錢文書法差異時說“時設分局”;《故宮清錢譜》評寶泉小平版別不同時稱“蓋寶泉局分立四廠,書法不同亦廠別也。”寶泉咸豐書法多樣,當與分設廠局有關。 清咸豐 重寶當十鐵母7枚 北京景星麟鳳2016春拍成交價:RMB 431,300 3、隸書咸豐重寶背伍文、拾文。 隸書體在錢幣上屢有運用,但明清制錢上很少出現。唐宋時期隸書錢最盛,但錢文過于端嚴、周正,不能完全表達隸書的波捺線條美。此錢“咸”字一撇一捺充分伸展,體現了隸書的波勢,“重”、“寶”字橫畫排疊整齊,疏密停勻,緊密精謹。 咸豐重寶背寶泉伍文 “咸豐重寶”寶泉局背“拾文”試鑄樣錢 民國泉家陳仁濤曾指出:咸豐寶武局諸錢有蘇體者,寶福、寶鞏、寶陜諸品或遒麗或挺勁,多出名人手筆。書咸豐錢文的名手,理應不少,可惜難于考實。有心人或許可從浩如煙海的清史文獻中檢索一二? 咸豐通寶 寶泉局 楷書咸豐鐵母 咸豐元寶 當五百 雕母 咸豐元寶 當五百 雕母 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09年嘉德 秋拍 成交價:RMB 1,960,000咸豐元寶寶鞏當千咸豐重寶寶鞏當五十來源:愛收藏網,原作者 Airmb_cang。天眷堂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