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救人質之前,以色列人曾建了一棟與恩德培機場相似的建筑進行模擬攻擊訓練。
在對目標發起攻擊之前,構筑一個結構相似的假陣地進行模擬訓練,從而提高進攻效率。這種方法在現代戰爭中早已屢見不鮮。最為經典的莫過于1976年以色列突擊隊在攻擊烏干達恩德培機場前所做的那樣。不過,如果有人說早在恩德培之戰的四十多年以前,素被蔑稱為“土八路”的抗日武裝就曾用這種“先進戰術”攻克敵人的堅固據點,你會相信嗎?
或許,有人會對此表示懷疑。但如果翻閱一下冀南抗日戰史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真實的存在!
為了順利拿下婁子鎮,八路軍決心搞一個 “假據點”進行模擬訓練。
1941年5月,八路軍冀南軍區十九團在進攻棗強縣婁子鎮日偽據點時,就曾在戰前準備階段物色了一座與日軍據點結構相似的建筑,里面不僅掛著日本兵的畫像,甚至還在床上擺放了稻草人以充作靶子。隨著指揮員一聲令,突擊隊員迅速沖入室內,有條不紊地用真槍實彈朝那些畫像和稻草人射擊。按照要求,“戰斗”應該在五分鐘內結束。每次演練結束后,指揮員還會根據“靶子”上的彈孔進行講評。這樣的“高仿真”演習,至少搞了三次。
攻取據點的過程更加精彩!
只有在相對“安全”的白天,據點才由偽軍站崗。
婁子鎮據點由兩個大碉堡組成,一圈高高的圍墻將其分成前后2個院落。敵軍指揮官齋藤小隊長所能調動的兵力雖然不多,但也有相當于一個加強排的兵力,其火力配備為輕重機槍各一挺和擲彈筒一具。堅固的工事、充足的糧彈,一位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加之婁子鎮據距守敵所在的中隊部駐地大營鎮不過6公里,使得這個據點有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抵抗缺乏重武器的抗日武裝的進攻直至援兵到來。
為了拿下這塊“難啃的骨頭”,八路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通過偵察員們的不懈努力,敵人的戰斗、生活情況很快被反饋回來:18名日本兵分別住在前后院;齋藤本人住在前院東側的小院里;30名偽“偽警備隊”員和偽警察住在日軍東北側的另一個院子中。為防止遭到夜襲,所有的日本兵都會上碉堡徹夜警戒,天亮后才回營房休息,此時的防御“重任”則由偽軍承擔。強有力的情報為部隊組建突擊隊進行“高仿真”戰斗演練提供了可能:每名隊員的任務都得到了明確,就連齋藤也派了專人進行重點“關照”。不僅如此,八路軍還了解到,敵人每天還會從鎮上征調20-30名民夫從事雜務。這,或許是個機會!
化裝成民夫的奮勇隊員很順利地進入了敵人的據點
23日6時,正要下哨的日本衛兵看見一個人提著籃子朝據點走來。走近一看,原來是婁子鎮的維持會長。只見此人一邊上前,一邊滿臉堆笑地說要給“給太君送慰問品”。衛兵檢查了那個籃子,果然是滿滿的雞蛋。于是,衛兵把會長放進門后,自己向院內走去。而那位維持會長在院子里轉了一圈,看見宿舍內的敵人還在呼呼大睡,便悄悄地走進院門處,將一群挑著水桶的“民夫”放了進來。這些人進門后,不聲不響地朝廚房、宿舍等處逼近。當化裝潛入的奮勇隊員接近廚房時,與正在那里刷牙的日本軍哨兵不期而遇。這個并未喪失警惕性的家伙一看情況不妙,轉身就跑。隊長靳升云當機立斷,拔槍打死了這個企圖報警的鬼子。槍聲就是命令,戰士們便立即按預先演練好的路線,沖入前后院的營房內朝著床上的敵人猛烈開會。這就樣,15名還沒搞清發生什么情況的日本兵被射殺在床上,那些偽軍則在戰斗開始后或降或逃。支援部隊趕到之后,立即將據點內儲存的物資搬到事先準備好的大車上運走。此次戰斗,八路軍共擊斃日軍16人,擊傷2人,俘偽軍9人。共繳獲輕、重機槍各1挺,擲彈筒1具,步槍15支,子彈萬余發,以及大量的其他軍用物資。八路軍傷亡11人。
雖然戰斗過程中出現過意外(戰斗提前打響、殘敵未能掃清),但婁子鎮戰斗仍不失為一場漂亮的拔點戰斗。
十九團在攻取婁子鎮的戰斗充分詮釋了劉伯承的軍事“五行術”
可以說,“準備充分”是十九團在此戰中的最大亮點。由于婁子鎮的“維持會”正副會長都是地下黨員,這就使得指揮員能夠及時掌握敵人的動態;預先構建“仿真”陣地進行高強度訓練,則確保了戰斗的速戰速決; 15名奮勇隊喬裝“破門”、40人的突擊隊隨后“跟進”、另抽調1個營又2個連的兵力掃清外圍警戒并阻擊大營鎮之敵來源,如此安排兵力,兼具短小精悍與集中兵力的雙重優勢;臨陣指揮方面,當情勢的發展超出預料時也能隨機應變。
十九團所屬的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曾強調,各級指揮員戰前要把任務、敵情、我情、地形、時間這五個因素弄清楚,并把這五項稱之為指導打勝仗的“五行術”。回頭來看,婁子鎮之戰不正是對這個“五行術”的最好詮釋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