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穴的分部規律 耳穴是耳郭表面與人體經絡、組織器官、軀干四肢相聯系特定區域,疾病的反應點,預防疾病的刺激部位。 其分布規律是: 與面頰相應的穴位在耳垂; 與上肢相應的穴位在耳舟; 與軀干相應的穴位在對耳輪體部; 與下肢相應的穴位在耳輪上、下腳; 與腹腔相應的穴位在耳甲艇; 與胸腔相應的穴位在耳甲腔; 與消化道相應的穴位在耳輪腳周圍等。 二、耳部的解剖 1、耳輪:耳郭外側邊緣的卷曲部 溫馨提示:按摩耳輪可鎮靜消炎、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預防肝炎、高血壓等等。 2、耳舟:耳輪與對耳輪之間的凹溝。 溫馨提示:耳舟相當于人體的上肢,按摩耳舟可以疏通經絡、活血止痛、預防肩周炎、手肘病、落枕等等。 3、對耳輪:與耳輪相對呈“Y”字形的隆起部,由對耳輪體、對耳輪上腳和對耳輪下腳三部分組成。 溫馨提示:對耳輪處相當于人體的脊椎、下肢部,在此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預防頸肩腰腿關節痛等疾病。 4、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腳與相應耳輪之間的三角形凹窩。 溫馨提示:三角窩相當于人體的內生殖器,在此按摩可以防治婦科病、男科病、養心寧神,消炎止痛止癢。 5、耳甲艇:耳輪腳以上的耳甲(耳甲艇與耳甲腔的共同組成部分)部。 溫馨提示:耳甲艇相當于人體的腹部,在此按摩可以補腎益精、疏肝理氣、養血強筋。 6、耳甲腔:耳輪腳以下的耳甲(耳甲艇與耳甲腔的共同組成部分)部。 溫馨提示:耳甲腔相當于人體的心、肺,在此按摩可以預防感冒、咳嗽、氣管炎,還可以養心寧神以及防治神經衰弱等。 7、耳屏:耳郭前方呈瓣狀的隆起。 溫馨提示:耳屏相當于人體的鼻、咽喉、耳等,在此按摩可以防治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等疾病。 8、對耳屏:耳垂上方、與耳屏相對的瓣狀隆起。 溫馨提示:對耳屏相當于人體的頭部,在此按摩可防治后枕痛、偏頭痛、前額痛、頭暈、精神緊張、更可提神醒腦。 9、耳垂:耳郭下部無軟骨的部分。 溫馨提示:耳垂相當于人體的面部,經常按摩此部位可以促進面部的血液循環,預防疲勞、眼袋、黑眼圈、雀斑、皺紋、扁桃體發炎等等。 10、耳背面 耳輪背面:耳輪背部的平坦部分 耳輪尾背面:耳輪尾背部的平坦部分 耳垂背面:耳垂背面的平坦部分 耳舟隆起:耳舟在耳背呈現的隆起 三角窩隆起:三角窩在耳背呈現的隆起 耳甲艇隆起:耳甲艇在耳背呈現的隆起 耳甲腔隆起:耳甲腔在耳背呈現的隆起 對耳輪上腳溝:對耳輪上腳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對耳輪下腳溝:對耳輪下腳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對耳輪溝:對耳輪體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耳輪腳溝:耳輪腳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對耳屏溝:對耳屏在耳背呈現的凹溝 上耳根:耳郭與頭部相連的最上處 下耳根:耳郭與頭部相連的最下處 三、常見疾病耳穴處方 1、高血壓 主穴:角窩上、耳背溝、心、神門、耳尖、皮質下、交感、風溪 配穴:內分泌、顳、額、肝、腎、高血壓點、外耳、枕、三焦、耳背心、耳背肝、耳背腎 2、咳嗽 主穴:氣管、咽喉、口、對屏尖、肺、腎上腺、內鼻、內分泌 配穴:神門、脾、大腸、腎、交感、腦干、皮質下、肝、耳尖、三焦 3、惡心、嘔吐 主穴:胃、肝、脾、神門、耳中、皮質下、賁門 配穴:枕、交感、食道、腦干、腎上腺、屏尖、內分泌 4、便秘 主穴:大腸、直腸、便秘點、皮質下、腹 配穴:三焦、腎、脾、肺、胃、艇中、肝、心、屏尖、腎上腺 5、近視、遠視、散光、弱視 主穴:新眼1、新眼2 配穴:新眼3、新眼4、肝、眼、枕、腎、明亮、后眼、額、屏間前、屏間后 6、失眠 主穴:心、神門、枕、皮質下、口、失眠穴、三焦、垂前、耳中 配穴:肝、脾、結節、胃、胰膽、腎、肺、小腸 7、頸椎病 主穴:頸、頸椎、肝、腎、神門、交感、皮質下 配穴:枕、肩、緣中、脾、內分泌 8、肩關節周圍炎 主穴:肩、枕、神門、腎上腺、肝 配穴:脾、內分泌、皮質下 9、急性腰扭傷 主穴:耳尖、神門、腰骶椎、腎上腺、臀 配穴:腎、交感、肝、膀胱、屏尖、肺、脾、三焦 ![]() 10、月經不調 主穴:內生殖器、內分泌、交感、腎、緣中、卵巢 配穴:心、肝、脾、耳尖、皮質下、盆腔、腎上腺、屏尖 ![]() 我認為通過刺激耳部穴位來治療全身疾病,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突出了經絡系統聯系上下,溝通內外的功能。耳穴處方的辨證組合體現了中醫的辨證施治的特點,在治療急性病癥,疼痛性疾病,功能失調性疾病以及神志病癥等方面還是具有不錯的療效。 程氏耳穴在國標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經驗穴,并給出了一些經驗處方,看官可以自行實踐,見仁見智。 ? 版權聲明: |
|
來自: monkeysiri >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