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介紹:《引導:團隊群策群力的實踐指南》分享什么是引導和引導者引導:一種領導力風格,而無需大權再握。目的就是提高團隊的整體效能。引導者:主持會議,管理會議的會談過程,但不參與內容的討論,也不去評判和影響會議的結果,促使他人主動承擔責任,使參與者自己明確目標并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就像裁判、指揮家。引導者要擁有怎樣的信念1、每個人都是聰明、智慧的,有能力且有意愿想把事情做好;2、集體可以比個人做出更好的決策?;3、每個人的想法都有相同的價值,不論他們的職位高低;4、人們對自己參與制定的計劃更有承擔的意愿;5、相信參考是會對所做出的決定承擔責任;6、如果提供合適的工具和流程,人們是能夠解決彼此之間矛盾的;7、團隊的互動過程,如果設計得合理,一定可以得到成果。過程與內容的區別引導者的核心技能1、保持中立(把決定權留給參與者)2、積極聆聽(放下自己的評判)3、提問4、復述5、確保不偏離主題6、給予和接收反饋7、檢測對方想法背后的假設8、收集大家的想法9、整合大家的觀點10、歸納總結大家的想法如果團隊正在做一個很差的決策或者你有很重要的信息讓他們知道但是你還必須保持“中立”一、進行提問(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方向、啟發)二、給予建議(給出建議,讓大家討論利弊)三、摘下引導者的角色帽子(有嚴重錯誤時候,告訴大家你要跳出引導者的角色,來糾正這個問題,不可常用)高效會議的流程會前通知會前準備會議過程后續計劃團隊內部發生沖突碰撞怎么辦一、疏導情緒。這包括傾聽對方?,令對方感覺自己的想法已被聽到,這時任何各行的情緒都會得到釋放和削減。人們在情緒沒有得到處理的情況下,內心有情緒堵著,很難進入解決問題、化解沖突的狀態。傾聽---同理---澄清---征得同意----解決二、解決沖突。選擇合適的過程工具,尋找解決方案,可以是系統化問題解決策略,也可以是雙方妥協、包容彼此,或者先有意識擱置起來。回避沖突、忍讓、折中妥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