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關董巨”其實是五代十國時期幾個著名的畫家,荊一荊浩,關一關仝,董一董源,巨一巨然。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幾個人對后世繪畫發展的影響, 以及他們各自的繪畫風格。 關注多藝點,每日一畫,多學一點藝術小知識!五代十國歷時53年,雖然紛爭并峙,但由于南唐和西蜀相繼設立畫院,繪畫藝術仍得到了較好發展。 宗教神話、歷史故事、文人生活等成為人物畫描繪的主題,在技法風格上工筆設色更加細勁多變,水墨畫則出現了大寫意畫法。 1.董源以董源為開創者的“荊關董巨”四大家出現,成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董源和巨然代表江南山水畫派,長于表現平淡天真江南景色,體現風雨明晦的變化, 他運用披麻皴和點苔法來表現江南一帶的自然面貌,神妙地傳寫出峰巒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煙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筆甚草草,近視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創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圖》和《瀟湘圖》,將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間草木暢茂、云氣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筆墨技法是與他所表現的特定景色充分適應的。 2.巨然巨然擅山水,師法董源,專畫江南山水,所畫峰巒 ,山頂多作礬頭,林麓間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細徑危橋茅屋,得野逸清靜之趣,深受文人喜愛。以長披麻皴畫山石,筆墨秀潤,為董源畫風之嫡傳,并稱董巨,對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畫發展有極大影響。有《萬壑松風圖》、《秋山問道圖》、《山居圖》等傳世。 荊浩和關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畫派,開創了獨特的構圖形式,善于描寫雄偉壯美的全景式山水。3.荊浩荊浩擅畫山水,常攜筆摹寫山中古松。所作云中山頂,能畫出四面峰巒的雄偉氣勢。自稱兼得吳道子用筆及項容用墨之長,創造水暈墨章的表現技法。 4.關仝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陜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 作為中國山水畫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在此時得到了很大發展,墨法逐漸豐富,水墨和水墨著色的山水畫已發展成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