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底出血原因 1.1、視網膜靜脈阻塞: 患者常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臨床表現為突然的視力下降或視物模糊。眼底檢查可見靜脈阻塞區出現大量片狀或火焰狀出血,同時可伴視網膜水腫和滲出。如果視網膜靜脈分支阻塞,眼底出血一般僅限于靜脈阻塞區局部,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時,眼底出血廣泛而嚴重。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累及黃斑區或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患者可出現顯著的視力下降。 1.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有些糖尿病患者本人并不知曉,血糖檢查可明確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眼底出血是逐漸發展的。早期僅表現為少量點狀出血,伴微血管瘤,隨病程進展可出現點片狀出血和滲出。 1.3、老年性黃斑變性:老年性濕性黃斑變性的眼底出血部位一般局限在黃斑區,患者年齡多在50歲以上。臨床表現為突然的視力下降,以中心視力損害為主。 2、眼底出血常見的癥狀表現 2.1、突然眼前一片漆黑,僅見手動或僅有光感。 2.2、驟然間眼前如有圓的黑影遮住,不隨眼轉動而漂浮,正中方向注視物體完全不見,兩旁物體則模糊可見。 2.3、突然眼內有如線條狀黑影向某一方向直射,進展迅速,且逐漸加多,最后終至遮住眼前,視物一片模糊,無法分辨。 2.4、驟然眼前出現紅光閃閃,逐漸加多,以致紅光滿目,視物不明。 2.5、發病先兆,多數有眼脹,眼珠跳動等感覺。 3、眼底出血的常見治療方法 3.1、出血期,采用止血化瘀法特點:出血開始或有反復出血傾向,發病時間多在15天內,視網膜上點片狀出血或以視乳頭為中心,放射狀出血,顏色鮮紅。 3.2、瘀血期,采用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特點:發病于出血后的15-45天之間,無新鮮出血,眼底可見暗紅色出血及滲出灶。對眼底出血的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為主。 3.3、吸收與機化期采用,活血化瘀,利濕散結特點:發病于45天以后,病積日久,眼底出血黯黑,有黃白色滲出病灶,黃斑束樣水腫,視網膜色澤呈暗黃穢濁,或見脈絡膜閉塞呈白線狀,有增殖機化物。 3.4、寧血益氣,標本兼治特點:是治療血癥的第四大法寶,根據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的理論。 眼底出血的中醫療法出現眼底出血后首先要臥床休息,避免活動和精神緊張,做好血壓、血糖等的控制。目前現代醫學采用激光療法、纖溶制劑、抗血小板聚集劑等方法治療,這些療法在臨床運用中有一定的效果,但對于恢復視力遠不理想。 組方選藥上以中醫辯證施治為主,結合現代中藥研究的新成果,成功研制出治療眼底出血的明目增視膠囊、散瘀明目膠囊系列藥物。本藥調和五臟六腑、氣血陰陽,行氣化瘀通絡。 研究表明,本方所選取的藥物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等功能針對病因的治療,同時具有抗缺氧、抗氧化、既活血又止血、改善微循環作用,既可促進眼底出血的吸收,防止新生血管生成,又可防止玻璃體反復出血、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新生血管性表光眼等眼部嚴重并發癥的發生,促進視力快速恢復,體現了標本兼治的特點,臨床收到了理想的治療效果。 如何預防眼底出血1、多吃各種水果,特別是柑桔類水果,還應多吃綠色蔬菜、糧食、魚和雞蛋。多喝水對減輕眼睛干燥也對預防眼底出血有幫助。 2、眼底出血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睡眠充足,不熬夜。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通常連續操作1小時,休息5-10分鐘。休息時可以看遠處或做眼保健操。不吹太久的空調,避免座位上有氣流吹過,并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以增加周邊的濕度。 3、平時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用眼睛。切忌“目不轉睛”,自行注意頻密并完整的眨眼動作,經常眨眼可減少眼球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避免淚液蒸發。 4、眼底出血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保持一個最適當的姿勢,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這樣可使頸部肌肉輕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氣中的面積減小到最低。這是很重要的預防眼底出血的方法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