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里,所有的成功操作都是因為找對了進場點,才做到了有利可圖。 不管是發現主力吸籌或盤中異動,還是分辨出主力洗盤打壓,這些進場點殊途同歸,都是因為我們分析對了主力意圖,敢于介入,借勢賣在高點,才做到利潤的兌現。 所以,好的進場點是盈利的關鍵,我們應該多了解。除了以上那些,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主力試盤,學一招主力試盤戰法,多一個進場點選擇,有備無患。 主力在底部收集到足夠的籌碼后,并不會馬上進入拉升階段。那么此時主力還要干嘛呢?他們會對盤口盤面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試驗和摸底,以便掌握散戶投資者的情況,對以后的股價拉升做到心中有數,這個過程就叫作“試盤”。 顧名思義,試盤就是試一試盤面的情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主力建倉完畢后,并不會急于拉升股價到目標價位,而是通過試盤這個操作來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據此來分析、判斷散戶的情況,以便決定自己下一步和下一個階段的操作策略。 主力試盤的目的試盤是指主力利用某時間段的買賣信息來測試市場買賣雙方力量對比的一種手段。通過某一時間段有目的地快速買進和賣出,主力可以得到市場心理狀況和市場籌碼狀況的反應,進而調整自己的交易策略。一般來說,主力試盤主要有以下四個目的。 (1)測試目標股是否有其他主力或者莊家存在,以免擾亂自己的操作行為。 (2)通過試盤決定采取何種方式拉升。例如,是快速拉升,還是緩慢拉升以及波浪式上漲。 (3)觀察盤中籌碼鎖定程度、外面浮籌程度。如果外部籌碼較多,拋盤較大,則需要等待時機拉升。 (4)測試市場追漲殺跌現象。追漲的投資者多,主力拉抬輕松;殺跌的投資者多,主力拉抬沉重。 主力試盤策略主力試盤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達到試盤的目的,主力根據試盤的不同情況,會采取不同的策略。 (1)試盤當日,主力為了測試該日的賣壓程度,利用開盤時拋出一筆籌碼,將股價打壓下去。如果隨后出現下跌超過主力預期幅度且成交量放大,說明今日賣壓重,散戶不因價跌而惜售。 主力測試賣壓程度時看好后市與看壞后市的操作策略 如果主力看好后市,在已吸納了一些籌碼的基礎上或洗盤,或被動護盤,不適合拉抬;如果主力不看好后市,可能先拉高,然后拋掉手中的籌碼,到尾盤反手為空。 (2)主力為了測試散戶的持股意愿,會在開盤時先低價拋出一筆籌碼,隨后股價緩慢下滑,回檔幅度不深,且下跌量縮,這說明散戶惜售,不愿意殺跌。 (3)主力為了測試散戶的追高意愿,會采取小幅高開盤后放量拉高的手法,隨后觀察有無跟風盤買入。如果散戶看好后市就會踴躍買入,表現為量增價漲的走勢,面對這樣的情形主力往往會決定拉抬;但如果散戶不看好后市,那么跟風買入的量就會很少,表現為量縮價升,股價上升無力,主力此時就會反手做空。 (4)主力可以通過分析盤中的量價關系,來判斷盤中散戶的動作。如果發現散戶不殺跌而追漲,在盤中的表現就會是量增價漲或量縮價跌,且全日股價維持在前日收盤價之上,此時主力就會發起強力攻擊以急速拉高股價;如果主力發現散戶急于出貨,追高意愿弱,在盤中的表現就是量縮價漲或量增價跌的背離走勢,且股價始終在前一天收市價以下波動,此時主力就會刻意制造一些利好消息來掩護其出貨。 主力試盤時K線和成交量的特征1)成交量特征: 散戶在跟主力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成交量的變化。在主力試盤這個階段,他們想刻意讓股價出現異常走勢,就必須采用特殊的手段使股價出現異動,這就需要故意地打壓或拉抬股價。在這個過程中,K線圖上會經常出現帶長上影線和下影線的K線形態,成交量就呈現出放大的態勢,并且會有大手筆的成交。 散戶在跟主力的時候,不僅要觀察成交量變化,還需要觀察成交量是怎么產生的。在主力試盤過程中,雖然成交量明顯放大,但放大的成交量并不是拋壓盤導致的,也就是說上檔的壓力并不是很沉重。這些大的成交量是主力對倒產生的,他們采用對倒盤來試盤,既可以測試出上檔的壓力情況,又可以讓成交量出現放量的現象,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的散戶跟風盤。如果股價下探的過程中出現縮量,但在股價快速回升的過程中出現放量現象,那么就說明股價下探過程中,盤中籌碼很穩定,恐慌性拋盤很少,此時主力將立即進入拉升階段;反之,主力就會繼續向下測試,以尋求股價的支撐點位。 圖3-10 主力試盤時成交量特征的實例 熊貓煙花(600599)中入駐的主力于2009年5月開始建倉,經過漫長的建倉后,主力沒有立即進入拉升階段,而是進入試盤階段,故意將股價向下打壓,但此時的成交量沒有縮小,而是較建倉時期有明顯的放大現象,這很可能是主力采用對倒的方式在試盤,通過試盤,主力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現象,于是很快將股價拉回原位,此后走出一輪震蕩攀升行情,如圖3-10所示。 在主力試盤的過程中,散戶應該采取多看少動的策略,因為主力在試盤的時候,不會讓散戶有獲利的機會。因此,在這個階段,散戶們,特別是短線投資者應該把精力放在盯盤上,摸清主力試盤測試出來的結果之后,再冷靜地分析判斷主力下一步的操作策略。 2)K線特征: 主力在試盤過程中,會在K線圖上表現出一定的特征。散戶在跟主力過程中要準確地把握主力的意圖,就需要仔細地研究K線圖的走勢,以便在主力試盤的過程中制定正確的操作策略。 在主力試盤的過程中,在日K線中多以小陽伴大陽的形式、或陽包陰、陰包陽、二陽夾一陰、二陰夾一陽的形式,或留下較長的上下影線的K線形態,有時甚至會出現單根大陰大陽的K線。 另外,在主力試盤過程中常見的K線組合形態有:紅三兵、射擊之星、跳空缺口、一字線和T字形等。 圖3-11 主力試盤時的 K 線特征的實例 青島啤酒(600600)中主力在低價位區域吸貨完畢后,沒有立即開始拉升股價,而是進入試盤階段,故意將股價向下打壓,在試盤過程中,于2009年4月24日形成了一根帶長上影線的陽線,并且與前一日的K線形成一個跳空缺口,很快主力試盤完成后就將股價拉回了原價,如圖3-11所示。 主力慣用試盤種類了解了主力試盤階段的特征,接下來帶領投資者來了解一些主力試盤的種類。主要包括6類:進駐前試盤、進駐后試盤、隨意試盤、主動試盤、向上拉升試盤、向下打壓試盤。下面分別對這幾種試盤方式進行講解,如圖3-14所示。 (1)進駐前試盤 主力做好準備工作后,于是鎖定他們心目中的目標股準備進駐,在進駐之前為了測試一下盤面情況,他們往往需要進行試盤。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兩個。 圖3-14 主力試盤的種類 其一,觀察盤中有無其他主力已經進駐了,如果沒有其他主力進駐,那么就可以放心進駐其中然后進行建倉;如果通過試盤發現已經有強主力進駐其中了,此時他們就會采取下面三條策略。 ①換主力。準備進駐的主力看到其他強主力入駐后,為了避免雙方之間的斗爭,于是放棄了,另外換一只股票進駐。 ②斗主力。與對方斗智斗勇,展開籌碼爭奪戰,結果勝負難分,兩敗俱傷。 ③和主力。聯合起來,達成建倉、拉升、出貨以及利潤分成等種種合作協議,互利雙贏、和氣生財。 不管采用哪種方式,大部分主力都不希望同一目標股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力存在,因為這種合作操盤的風險很大,一旦一方食言,后果不堪設想。 其二,判斷場中籌碼的穩定度,以計算建倉的時間和建倉所需的成本。若籌碼有松動,便于建倉,主力就可以縮短建倉時間;若籌碼鎖定較好,則主力就要延長建倉所需的時間。 (2)進駐后試盤 主力進駐股票后試盤方式包括多種,有建倉試盤、拉升試盤、出貨試盤等,各階段試盤的目的各不相同。這里分析的試盤是拉升行情之前的一個獨立階段,是為拉升行情的順利進行做鋪墊的一個輔助階段,也是本章所講述的內容。 (3)隨意試盤 隨意試盤就是主力不主動進行打壓或拉升股價,讓股價自由波動,主力自己則不參與其中進行買賣操作,由散戶來擔當主角,股價的漲跌全由市場來決定,主力在旁邊靜觀其變,根據盤面拋盤和接盤的變化情況,來判斷當前市場的性質,進行相應的操盤方法。 通常情況下,當接盤力度大于拋盤力度時,股價會出現緩升走勢;當接盤力度與拋盤力度相當時,股價會維持盤整走勢;當接盤力度小于拋盤力度時,股價會出現緩跌走勢。在實際操作中,這種試盤方法一般不連續使用,通常是主力間歇休整時的放任姿態。 (4)主動試盤 主動試盤與隨意試盤剛好相反,它是指在整個試盤活動中,主力都在掌控其過程,試盤的輕重深淺、時間長短都由主力自己把握。 (5)向上拉升試盤 向上拉升試盤是指主力在完成建倉任務后,突然放量向上拉升股價,擺出一副上攻的架勢,讓場內資金明顯感到有主力進場操作,當股價快速上升到重要阻力位后遇阻而回落。 主力拉升股價后,此時場內的散戶見此反彈上漲時機到來趕快斬倉離場,對于這部分拋出的籌碼,主力則趁機吸納;場外資金見盤面異動而介入操作,從而提高了散戶持倉成本。總之,主力采用向上拉升試盤的目的就是為了測試盤中籌碼穩定性情況和拋壓大小以及散戶跟風情況,從而確定拉升股價的上限,即壓力位。 (6)向下打壓試盤 向下打壓試盤與向上拉升試盤剛好相反,它是指主力為了探測股價的真實底部位置,于是使用各種手法來恐嚇投資者,直到投資者不肯拋出股票,股價跌無可跌了,這才是真正的底部。 通常,主力故意在K線圖上做出橫盤的姿態,高低點之間的空間幅度越來越窄,最后股價于某日突然破位下跌,下跌時能量放大,場中散戶以為股價再次大跌,于是紛紛斬倉。主力則在低位照單全收,并于當天收盤時將股價拉回至開盤附近,在K線圖上留下一根較長下影線的陰(陽)K線。總之,向下打壓試盤的目的是為了測試盤中的拋壓情況,以及場外買盤的力度,從而確定打壓股價的支撐位。 常見的幾種主力試盤手法1、沖高回落 主力為了測試上方拋盤,會用一小部分資金向上買進股票。由于股價長期處于歷史低位,散戶投資者對此已形成了習慣性的思維,只要股價稍一上漲就可能會有大量的浮動籌碼涌出。這時由于主力還沒有培養出跟風盤,所以在遭遇到拋盤后往往會在K線上留下一根長長的上影線。 主力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試盤,若拋壓較小,主力就會趁機拉高股價,迅速脫離成本區;若上方的拋盤過重,主力就會再次進行洗盤,以進一步清理浮動的籌碼。 圖5-1 北新建材的K線圖 如圖5-1所示的北新建材,股價經過一波上漲之后,盤中積累了一些短線獲利盤,為了更好地向上進行拉升,主力采用股價沖高回落的方式進行試盤,收出一根上影陰線,且成交量放出近一段時間以來的巨量,可見在該位置有一定的拋盤壓力。隨后股價并沒有繼續向上運行,而是維持在一個平臺進行整理,待整理結束后,才繼續震蕩向上拉升。 2、長上影線試盤 莊家在當天盤中一度放量沖高,之后以回頭波展開調整,故而在當天形成較長上影線。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測試盤中拋壓力度,以此判斷籌碼的穩定程度,同時也吸引市場跟風者的注意力,為后續操盤打下基礎。這種試盤方法在當天盤中攻擊時,以沖擊型量峰為主,說明莊家在短時間內快速投入資金拉高股價。當股價上漲到一定幅度后,莊家在盤中撤出買盤資金,觀察賣盤!壓狀態。由于處于主導地位,莊家可以從當天股價沖高回落過程中獲得真實的盤面買賣信息。 一般情況下,在重要壓力位附近出現的長上影線,都屬于莊家試盤行為。如果發現莊家試盤后繼續拉高股價,意味著拋壓較輕、跟風活躍,此時投資者可以積極參與;如果發現莊家試盤后開始打壓股價,意味著拋壓較重、跟風冷淡,股價還要繼續盤整,投資者觀望為宜。 【圖3-13】聚龍股份(300202):股價見底企穩后漸漸向上盤升,經過小幅回升后股價遇到前期成交密集區域的壓力,從而形成平臺整理走勢,以進一步消化上方壓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后,莊家開始向上試盤,以檢驗上方的壓力情況。分別在2012年4月9日和5月8日進行拉高試盤,股價開盤后立即向上拉起,然后股價慢慢回落,當天收出帶長上影線K線。此后經過短暫的整理后,股價出現向上突破走勢。 從圖中可以看出,該股處在市場底部區域,莊家并沒有獲利,這種帶長上影線K線只不過是莊家在試探上方的壓力大小。如果上方阻力較大,那么便會在上漲途中進行洗盤整理,洗去浮動籌碼以及不堅定的短線投資者,以減輕后期拉升的壓力,因此在洗盤結束后股價還會繼續進行整理。投資者遇到這種情形,如果股價放量上漲突破長上影線高點,應當及時跟進做多。 【圖3-14】開元儀器(300338):2013年10月22日,股價開盤后立即向上拉起,創出了反彈新高。但盤中遭到前期高點的拋壓,股價漸漸向下回落,當天收出一根帶長上影線的陽線。然后經過短暫的整理后,股價在2013年11月11日快速向上拉起,短期股價漲幅較大。 從圖中可以看出,該股處在市場底部區域,莊家也并沒有獲利。這種帶長上影線K線只不過是莊家在試探上方的壓力大小,然后根據上方壓力的大小決定拉升與否。投資者遇到這種情形時,一旦股價放量向上突破阻力位,應當積極參與做多,因此11月11日是一個理想的買入點。 3、長下影線試盤 這種試盤方法與長上影線試盤所不同的是,長上影線主要測試拋壓,而長下影線則主要測試支撐。莊家在盤中向下砸盤至技術支撐位后,再將賣盤位置賣單撤出,以此觀察買盤位置相關大戶與散戶投資者的買入量變化,進而判斷該股在市場中的關注度。同時,盤中向下打壓砸盤,也可迫使部分投資者因害怕虧損而拋出低價籌碼,達到再次吸籌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在重要支撐位附近出現長下影線,都屬于莊家試盤行為。如果發現莊家試盤后股價止跌企穩,意味著該價位附近散戶持股意愿較強、承接盤有力,此時投資者可以積極參與;如果發現莊家試盤后繼續打壓股價,意味著該價位附近持股意愿較弱、承接盤乏力,股價還要繼續盤整,投資者應耐心等待。 【圖3-15】聯建光電(300269):該股上市以后一路震蕩走低,成功探明底部后,股價漸漸企穩反彈。當股價有了小幅反彈后,莊家再次對底部是否扎實進行試盤。2013年6月25日開盤后,莊家快速將股價打低,以測試前期低點附近的支撐情況。當股價擊穿前期低點后,并沒有引發恐慌盤,反而有買盤開始掛單介入,莊家發現散戶入場搶購低價籌碼,便不再繼續打壓股價,而是快速將股價拉起,從而形成長下影線K線。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整后,股價漸漸走向牛市。 為什么說,這根長下影線是莊家的試盤行為呢? 第一,該股前期下跌幅度大,調整時間長,投資價值顯現。 第二,股價受前期回調低點支撐較強,該位置被大眾投資者看好。 第三,在下跌過程中成交量大幅萎縮,說明下跌動能不強,浮動籌碼已經很少。 投資者在實盤操作中,遇到這種情形時應密切關注前期低點支撐情況,并可以在該位置少量做多,只要不破前期低點就可以大膽持股。或者,在股價走強后成功穿過30日均線時,可以適當地加大持倉量。 【圖3-16】捷順科技(002609):該股在形成階段性高點后,莊家進行了兩次向下試盤。第一次對30日均線進行試盤,2013年6月13日股價開盤于30日均線之下,開盤后快速將股價打低,以測試市場拋盤情況,然后又將股價拉起,收出一根長下影線陰線。第二次是對前期低點進行試盤,6月25日股價一舉擊穿前期低點位置,以測試該位置對投資者心理的影響程度,當天在收盤前又將股價拉起,再次收出長下影線陰線(為復權圖形)。 那么,如何解讀這兩根長下影線K線呢?這是莊家試盤或建倉行為所致。 第一,股價處于底部區域,下跌空間不大。這從前期下跌幅度和調整時間方面就可以找出答案。 第二,股價擊穿30日均線和前期低點后,并未引起市場的恐慌,說明盤中拋壓較小,不大的成交量就能說明這一點。如果市場出現恐慌現象,肯定會引發大量的拋盤,這樣成交量就會大幅放大。不大的成交量,也說明莊家對籌碼鎖定性較好。 第三,帶長下影線陰線出現后的幾天里,股價并沒有繼續走弱,說明莊家試盤只是點到為止。此后經過幾個交易日的整理后,股價出現穩健的上漲行情。 那么,該股的操作策略是:在前期低點附近少量試多,被套后觀察隨后幾天的市場表現,淺套可以繼續持股待漲。然后,在股價走強后成功穿過30日均線時,可以適當地加大持倉量。最后,在股價突破前期反彈高點后,并經回抽確認突破有效時,可以再次加大持倉量。 最后抓住試盤時的盤口現象莊家試盤時的特點,歸納起來就是“快、急、短、小”四個字。快,就是試盤來得快,毫無預先征兆;急,就是大起大落,來得急、去得快,令人追殺不及;短,就是行情持續時間短暫,有的僅在幾分鐘完成;小,就是漲跌幅度小,可操作性不強。 (1)開盤。①大幅跳空高開,開盤時以漲停或很大升幅高開,在成交時股價又慢慢地回到前一日收盤價附近。其目的:一是突破了關鍵價位,莊家不想由于紅盤而引起他人跟風,故做成陰線,也有震倉的效果;二是吸籌;三是試盤,試上方拋盤是否沉重。②大幅跳空低開。開盤時以跌停或很大跌幅低開,在成交時股價又緩緩地回升前一日收盤價附近。其目的:一是出貨;二是為了收出大陽使圖形好看;三是為了探底。在盤面上留下一根孤立的K線,其形態有大陰線、大陽線。 (2)盤中。股價在原先通道(上行、橫盤、向下)中運行,某日莊家突然在盤中瞬間放量大幅拉高或打壓股價。主要為做出長上、下影線。①瞬間大幅拉高。盤中以漲停或很大升幅一筆拉高,瞬間又回落。其目的:一是試盤,測試上方拋盤是否沉重;二是使圖形難看,達到洗盤效果。②瞬間大幅打壓。盤中以跌停或很大跌幅一筆打低,瞬間又回升。其目的:一是試盤,測試下方接盤的支撐力及市場關注度;二是做出長下影,使圖形好看,吸引投資者;三是莊家資金不足,拋出部分后用返回資金拉升。試盤型上影線,是用上影線試探上方拋壓,也可稱“探路”。上影線長,但成交量未放大,股價在一個區域內經常收出帶上影線的K線,這是莊家試盤所為。如果在試盤后該股放量上揚,則可安心持股,如果轉入下跌,則證明莊家試出上方確有拋壓。此時可跟莊拋股,一般在更低位可以接回。注意,當一只股票大漲之后拉出上影線,最好馬上退出。 (3)收盤。①收盤前瞬間拉高。在收盤前半分鐘(14:59)突然出現一筆大買單提高幾個價位買入,把股價拉至很高。其原因:由于莊家資金實力有限,為節約資金而使股價收盤收在較高位或突破具有強阻力的關鍵價位,尾市“突然襲擊”,瞬間拉高。對于尾市偷襲大多數人未反應過來,反應過來時也收市了而無法賣出,莊家因此達到目的。②收盤前瞬間下砸。在收盤前半分鐘(14:59)突然出現一筆大賣單很低價位拋出,把股價砸至很低。其目的:一是使日K形成光腳大陰線,或十字星或陰線等形成較“難看”的圖形,使持股者恐慌而達到震倉的目的;二是使第二日能夠高開并大漲而躋身升幅榜,吸引投資者的注意。 在股市中,投資者要想獲利,必須在分析上多下工夫,平時多流汗,一旦決定踏上戰場,在設立好適當的風險防范措施后(如設立穩妥的分批建倉計劃),在投資論據沒有發現有明顯失誤后,應堅決實施投資計劃,而不要被其他的表現機會所誘惑。股市中有一句諺語:“在絕望中新生,在歡樂中老去”,跟莊也要有這種意識。一旦買進莊股,要有耐心,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筆者公眾平臺:谷往經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