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主“藏”的季節 冬季腎氣主令的時段
? ? ?來源:中醫中藥秘方網 ? ?編輯:建老真人 ? ? ?我們都知道在冬季,夜長晝短,太陽照射時間明顯減少,而且由于地球帶有一定傾斜度的公轉,處于地球北半球的我們,在這個時期,離太陽最遠,所感受到的陽光的溫度也在降低,因此,在我們所處的地帶,冬季是陽氣最少的時期。那么為什么說“冬季是閉藏的季節、冬季五行屬水與人體腎氣想通、冬季寒邪最甚”,同時根據冬季的這一特點,養生時應該注意如何護腎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賀娟教授有何高招! ? 冬季是陽氣主“藏”的季節
自然界在冬季呈現出萬里冰封,草木凋零的景象,不僅植物類生命處于一種生長的停滯狀態,甚至很多動物類生命也是如此,如昆蟲類、青蛙、刺猬、烏龜乃至狗熊均進入了冬眠,所以《內經》把冬季稱為“閉藏”的季節。閉藏,可以理解為自然萬物的生化征象,但更本質上而言,是對自然界陽氣狀態的一種描述。
其實,在草木枯萎,萬物蟄伏的冬季,我們人體的生命,也在同自然萬物一樣,受到“閉藏”的陽氣的影響而悄無聲息的發生著各種變化:
處于生長期的孩子,在冬天幾乎不長身高。我們常說“萬物生長靠太陽”,看來這其中就包括我們人類自身;
女性的經水,進入冬季之后會有很多人周期推延、錯后;我們的脈象,在冬天也變得沉伏,難以觸摸得到;
我們的實驗研究觀察到,冬天大鼠睪丸內精子的數量比之其他季節減少了近一半,這種變化應該也存在于人體的生殖系統。
出現這些變化的原因,如果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解釋,就是在天氣寒冷時,體溫降低,血流緩慢,生命體細胞的代謝活動也處于一種低下的狀態,所以,所有的生機均處于低落的階段。
冬季是腎氣主令的時段 冬季在五行屬水,與人體的腎氣相通應。因此,冬季的人體一方面會表現出腎的功能屬性,另一方面,也會最容易出現腎的病變。
根據《黃帝內經》的論述,腎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生命之根——決定著壽命的長短
《黃帝內經》雖然認為五臟六腑在人體的生命中均很重要,但腎氣卻是最重要的,可以稱為是人體的生命之氣,當兒時人的腎氣旺盛時,人體的生命力強,生長發育迅速;青壯年時腎氣最充足,身體最強壯;老年時,腎氣衰,身體衰憊;,腎氣盛則壽命長,腎氣虛則壽命短,人體生命的最后終結,是由于腎氣竭絕的結果。
腎氣稟受于父母,一個人腎氣的強壯與否主要是父母的遺傳因素決定。但也受后天調養的影響,脾胃之氣充足可以一定程度上補益腎氣,養生方法得當也可以調補腎氣,我們通常所談的“意守丹田”、“叩齒咽津”等養生方法,均由養護腎氣、腎精的常用方法。保養腎氣最關鍵的時令則在冬季,因為冬季是腎氣主時的季節。
主持生殖系統功能——男女生殖發育的關鍵 生殖、生育功能系統是人體重要的功能活動之一,也是生命繁衍生息的根本,這一功能是由腎氣所主宰的,《黃帝內經》說男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泄,陰陽合,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發去”,即男子十六歲時,腎氣充盛,有一種稱為“天癸”的物質來至,天癸即現代醫學所言的“性激素”,因此,男子精氣先滿后泄,具備了生育能力;當六十四歲腎氣衰后,天癸就竭盡,生育能力也就喪失了。
當然這種情況是針對一般人的體質而言,有先天腎氣盛者,或善于養生者,往往可以超出六十四歲依然有生育能力,如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在八十二歲高壽依然喜得貴子,所以《黃帝內經》在同一篇文章后又補充說“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就表達了養生對延緩腎氣虛衰上的作用;而先天腎氣不足,或不善養生,縱情恣欲者,四十歲之后便會喪失生育能力,這在生活中更不鮮見。
封藏之本——人體精氣的藏蓄之器 人體的功能活動主要是依靠陽氣的推動與溫煦,而這種功能活動又必須以精氣為物質基礎才能進行,這就像植物的生長,一方面要依賴陽光的照射,進行光合反應,另一方面,又要有水的灌溉、土壤的營養才能進行。中醫說“人身三寶精、氣、神”,認為精氣對人體是極為珍貴的。而人體的精氣能夠在人體周密保存的關鍵在于腎,腎氣充足,是保證精氣不妄泄的根本。
當然,腎氣不足在任何一個季節都可以看到精氣流失的癥狀,比如男性的遺精、滑泄,女性的崩漏、帶下過多,以及自汗、盜汗等,但根據五臟主令的理論,腎主冬季,因此,腎氣不足的患者在冬季更易出現以上腎不藏精的癥狀。
作強之官——決定著人的體力與智力 《黃帝內經》以古代君主人事體制的職位作比喻,認為腎臟為“作強之官,技巧出焉”,所謂作強之官,通俗一點說就是一個國家的勞動部長,諸凡作用強力之事均由腎臟主司,實則強調任體質強健與否是由腎所主。技巧,則是精巧、靈活之意,是人體智力的表現。
這兩句話想表達的含義就是一個人體質是否強健、智力是否聰穎均是由腎氣所控制,而腎氣主要來源于父母的精氣,因此,間接表達了體質、智力與遺傳的關系,即子代的體質、智力的基本決定因素,取決于父母家族的狀態。《黃帝內經》認為人的腎氣有一種自然的盛衰規律,40歲之后人的腎氣只有最鼎盛時期的一半,因此,很多人在40歲之后會感到體力和記憶力明顯衰退。
腎開竅于耳與二陰——耳與二陰為腎之“竅” 頭面的雙耳與前后二陰,是腎開竅的位置,因此,一方面腎氣的盛衰與否會在耳和二陰上表現出來,如老年人容易出現耳聾、耳鳴,也容易出現尿頻、夜尿增多或尿余瀝不盡的情況,這均是由于老年人腎氣已經衰退的緣故。便秘也是很多老年人的共有癥狀,這其中多數也是由于腎氣、腎陽或腎陰虛衰的緣故。因此,我們可以把人的耳與二陰看作是觀察腎氣狀態的一個窗口。當然,對于這類病的治療,也應該以補益腎氣、腎精為主要方法。
? 聲色氣味與腎臟——呻吟、黑、咸味皆屬腎
? 在“呼、笑、歌、哭、呻”五聲中,“呻”是腎氣所主的聲音,呻是呻吟的意思,我們都知道,老年人稍有不適就會呻吟不止,這并不是老年人嬌氣,喜歡將病痛夸張的表現出來,而是由于老年腎氣虛的緣故。同樣,一個并非年老的人如果動輒呻吟不止,往往可以表明他先天腎氣是不足的。
“ 青、赤、黃、白、黑”五色之中,黑色是入通于腎的,因此,補腎的藥物通常都是黑色的,如何首烏、黑芝麻、熟地、黑木耳、黑豆、黑米、黑花生等,這就為我們補腎氣腎精提供了一個參考。
“甘、苦、酸、辛、咸”五味 中,咸味是入腎的,但咸味入腎有它尤其特殊的一個屬性,就是它對腎有補和傷雙重的作用,我們看有的中醫大夫開的中藥處方中,經常會用到鹽炒的炮制方法,如鹽補骨脂、鹽巴戟天、鹽炒核桃仁等,是想增強這些藥物入腎的能力,說明了咸味有補腎的作用。但咸味稍過又最易傷腎,我們在前面談過腎氣是主宰人體生命的根本,因此,凡平素口重、食咸過度者,往往身體多病,不能長壽。
冬季寒邪最甚 ? “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象因素中,冬天寒氣最盛。我們在前面談過,對我們人體而言,陽氣是人體的溫熱之氣、生長之氣,對我們人體很重要,而在六氣之中,最容易傷人陽氣的莫過于寒邪了?!饵S帝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認為陽氣失常,可以引起生命的折損,就表明了陽氣損傷是很多疾病產生的重要因素?!饵S帝內經》在論述很多疾病的產生原因時,均從寒邪立論,如熱病、咳嗽、疼痛、痹癥、積證等。積證是指胸腹部的腫瘤,《黃帝內經》認為其發生,亦與寒邪侵入有密切關系。
因此,我們留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很多腫瘤患者常常是在春季發現病變或出現臨床癥狀,一檢查,腫瘤已經長了很大,到了中晚期。從腫瘤的生長規律來推測,其最早發病的時間應該是春季之前的冬季,因為冬季寒邪最甚。這與《內經》的認識是完全吻合的。當然,腫瘤的產生不是單單一個方面的原因,但寒邪至少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專家介紹 賀娟 教授、主任醫師
國醫大師王玉川工作站成員。臨床擅長精神心理類疾病如抑郁癥、焦慮癥、失眠、更年期綜合征、躁狂癥等;呼吸系統如過敏性鼻炎、咽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支氣管哮喘等;心腦血管如冠心病、心率失常、高血壓、腦血栓等;消化系統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習慣性便秘等;內分泌紊亂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結節、糖尿病等;婦科疾病如痛經、經前期綜合征、卵巢功能早衰等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