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8 《尋夢環游記》:您確定孩子可以看的懂么?
最近,這張電影海報刷爆了小五哥的朋友圈 與其對應的,是基本上每個人都會給這張圖配一段文字 “除了性教育,我們還缺死亡教育。” 1 生死,是人生的必修課 前段時間因為三種顏色的事,大家開始關注對孩子性教育。 可實際上,在中國,孩子缺失的不僅是性教育,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在我們的觀念里,死亡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也是及其不吉利的,不能直接說“死”,要說“沒了”“逝世”,連日常生活中都有這樣那樣的忌諱避免觸及“死亡”的字眼。 比如說 “4”同“死”,這就導致了大部分樓房的電梯里沒有“4”和“14”這兩個按鍵,通常都會被“3A”“13A”這兩個數字代替。 我們的潛意識告訴我們,“死亡”太可怕了,諧音都不要看到。
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觀念告訴我們: 死亡是一件值得悲傷的,難以面對,痛徹心扉的事。 但從來沒有人教育孩子,死亡是一件正常的事。 2 《尋夢環游記》:死亡,只是分離 據說這部評分高達9.6的影片本來是不允許上映的,但是審片的時候一堆大老爺們兒看完都抱頭痛哭,于是破格允許亡靈這種非主流題材上映。 影片主要講述小男孩米格爾的故事,米格爾從小就對音樂充滿了熱愛和夢想,但音樂偏偏是他家族的禁忌。 因為他的曾曾祖父為了追尋音樂夢想,拋妻棄子,使得米格爾的大家庭視音樂為詛咒,不允許米格爾追夢。 不甘于放棄夢想的米格爾,在一次與家人發生嚴重沖突后,跑去偷偶像(已過世的歌神德拉科魯茲)的吉他,想要參加音樂比賽。 然而在墨西哥的傳統節日亡靈節來臨之時,米格爾陰差陽錯闖進了一個五彩斑斕,光怪陸離的亡靈世界,邂逅了自己已經逝世的親人們。 為了回到現實世界,米格爾與過世的家族先人、落魄樂手埃克托展開了奇幻歷險,開啟了一段震撼心靈、感動非凡、永生難忘的旅程。 總之,這是一個關于愛,關于家庭,關于原諒的故事,有笑、有淚、有夢想、有收獲。 而影片向大家展示的墨西哥亡靈節也與中國的“清明節”“中元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當天小鎮上舉辦各種慶祝活動,燈火璀璨,熱鬧非凡。人們在家里擺放逝者的照片,等待他們“回家”團聚。這個節日沒有因死亡元素而變得嚴肅、沉重,反而因為愛與親情、理解與支持顯得溫暖人心、充滿希望。 這跟《尋夢環游記》想要表現的死亡觀念有關,在《尋夢環游記中》體現出來三種死亡形態:
死亡是每個人在成長中必將面對的話題。所以,和孩子討論死亡是必要的,只有當孩子正確理解死亡,他才能更加尊重和愛惜生命。 3 帶孩子看電影之前,要做什么準備工作 由于《尋夢環游記》外來因素過多,孩子們不一定能看懂。就拿影片中的“亡靈節”來說,是墨西哥的一個傳統節日,傳說中這一天,是去世先祖們從另外一個世界來到人類世界,與自己子孫后帶「團聚」的一天。特別之處在于,因為有了“記憶”,這天并不像中國的“鬼節”一般悲傷,反而因為連接和溫情顯得更加歡樂。 小五去刷《尋夢環游記》的那天,恰巧前排是一個年輕媽媽帶著七八歲的小崩豆。 當影片演到亡靈節當天小鎮舉辦的各種慶祝活動時,小崩豆表現出了孩子該有的好奇心。
…… 然后媽媽就讓小崩豆閉嘴好好看電影別說話了。 小五估計,小崩豆的這場電影應該是白看了。 所以說,帶孩子看電影之前,簡單的給孩子科普一下必要的元素,是很有必要的。 在這里,小五給大家介紹一個最簡單的辦法,讓孩子讀一本有關于“墨西哥亡靈節”的小繪本故事。 比如《Dia for Maria》
故事主要講述瑪利亞家的小貓拉多納去世了八個多月,瑪利亞想在亡靈節來臨之際紀念一下拉多納。在征得媽媽同意后,瑪利亞跟小伙伴阿德里安娜和格洛麗亞一起在亡靈節前一天紀念自己死去的小寵物的故事。 同《尋夢環游記》一樣,本書所描述的亡靈節并沒有太多的悲傷因素,瑪利亞跟媽媽在亡靈節前去市場買了紙旗、糖骷髏和萬壽菊供瑪利亞紀念拉多納。 而瑪利亞跟小伙伴阿德里安娜和格洛麗亞,則分別帶來了小狗皮米恩塔和公雞勞爾的照片。當然了,能在亡靈節拿出來的照片,肯定是已經去世的小寵物。 三個小伙伴們在一起互相分享自己與寵物的種種過往,談話中沒有傷感,只是對已經死去的小寵物們得思念,死亡在本書中并不是一個敏感的話題,這跟《尋夢環游記》要表達的主題一樣——最可怕的不是離開和死亡,而是被所愛之人遺忘。
本書的最后,瑪利亞跟媽媽在亡靈節當天去墓地看望瑪利亞的姑媽特蕾莎,書中介紹:在慶祝的最后一天,我的家人去到墓地,當地的每個人都來了,這里燃放著煙花,甚至還有一個樂隊在演奏呢。 特雷莎姑媽的墓碑前堆滿了鮮花、甜面包和蠟燭。 而瑪利亞的媽媽,則告訴了瑪利亞一個小秘密——有關于姑媽特蕾莎和寵物拉多納的小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