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是人體中極為重要的臟器,被稱為“先天之本”。其主要生理功能為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納氣,主水液,主骨髓,主志。腎主藏,是生養身體的根本,五臟六腑之精華皆由腎所秘藏,是身體的“能量庫”。 如果腎氣不足,就會出現精力下降、3秒完事、腰膝酸軟、下肢無力、頭發稀疏、健忘耳鳴、意志消沉等諸多表現。而我們有幸生在中土,有道家先賢給我們留下的5招固精養腎之術,引火歸元,讓你補足精氣,玉液還丹。 臥式固精法 睡前或起床前,仰臥床上,頭枕略高,兩腿伸直,腳跟并攏,兩手置于兩胯旁,姿勢自然、合適,兩眼輕閉,舌尖舐上腭,閉口,屏除雜念。 先呼一口氣,將肛門一提一縮,同時小腹內收后貼;吸氣時用意念引氣上行,由尾閭沿脊柱直達腦后玉枕,這時用眼往上一瞟,令氣經過頭頂,置于兩眉中間,稍停。 隨著呼氣,用意念引氣下行,連同口中津液,緩緩咽下,送至丹田,全身放松,特別是手腳放松舒展,此種下行意念不能太強烈,否則難以見功,以上為一周,再周而復始,大約半小時左右,以不疲勞為度。 練畢緩緩坐起,兩手掌相搓,待掌心發熱,用手搓面部數次,再搓兩足心,直到發熱為度。練功期間,最好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及興奮作用的藥物,禁止房事。 引火歸元法(手心搓腳心) 引火歸元法(即手心搓腳心)。腳底板上有一個腎經的穴位叫涌泉穴,而我們的手上是勞宮穴。我們可以平時沒事的時候坐在床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腳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腳心。 這樣做有助于讓腎發揮收藏的功能,把氣往下引,把上面的虛火拽下來,這樣氣就不會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 撮谷道(提肛術) 處于安靜狀態下,全身放松,用順腹式呼吸法(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收縮),并在呼氣時稍用力收縮前陰和肛門,吸氣時放松,重復10次。 玉液還丹法 心液還于腎為玉液還丹。玉液、金液是周天過程中產生的唾液。唾液極為古代修道修行人士所重視,并給予多種稱謂,如金漿、玉醴、甘露、自家水、醴泉等。漱咽之,并名“胎食”,玉液是在小周天過程中產生的唾液。
《黃庭內景經》中說它,能“開通八脈血液始,顏色生光金玉澤,齒堅發黑不知白”。金液是指在大周天過程中產生的唾液。內丹術中認為,這是腎水中的精氣上升之故。 因按五行學說,金生水,金為水母,蘊藏在腎中(即丹田中),在大周天中可以隨精氣的運轉而上升至口,化為甘甜的唾液,其對身體的效用,更超過玉液。 當玉液或金液增多,而“津液滿口,如井水然,微漱數遍,徐徐以意引下重樓(氣管),漸過膻中(兩乳之間),鳩尾(劍突下),中脘、神闕(臍)至氣海(下丹田)止”(《性命圭旨》)。 在咽下時,最好要閉目內視,似乎看到它在下降。內丹術中還認為這種唾液,是在周天中產生,而又咽歸丹田,與一般唾液有質的不同,所以也稱為玉液還丹或金液還丹。 “益腎元氣茶”補足精氣,讓消失的指甲月牙重現! 人的手指甲根部白色呈月牙狀的部分叫半月痕,俗稱“健康圈”。它是人體健康的指示燈,顯示人體精氣、寒熱狀況。 除去小指頭外,其他手指都應該有半月痕,且應占指甲的1/5左右。當身體健康狀況變差時,半月痕會減少或顏色發灰。半月痕越小表示身體精氣越弱,容易出現手腳冰涼、抵抗力下降等情況。 想把手上的半月痕補回來,可以喝“益腎元氣茶”,方藥:取首烏、生地和枸杞子各5克,黃芪和菊花各3克,大棗3枚,冰糖適量,用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每天一次。 首烏平補肝腎,生地、枸杞子滋陰補腎,黃芪、大棗健脾益氣,菊花和冰糖能平衡其他幾味藥的熱性。此藥茶有滋陰益氣,溫肝補腎之效,長期飲用,會增加身體元氣,通常每過1個月就會補上一個手指的半月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