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委員會戰略專業委員會八屆十次會議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做好廣電科技工作”。 新上任的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許家奇,在會議中提出2018年廣電將著力抓好十項重點工作,其中重點之一就是:重新編制衛星廣播電視發展規劃。 戶戶通工程已實施了六年,雖然已發展一億多用戶,但也經歷了許多波折和問題。 1、法規的沖突 一方面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制定的129號令《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個人不允許安裝衛星電視。 另一個方面這幾年按照我國最新惠民政策,戶戶通已發展1.1億戶,戶戶通也屬于衛星電視,卻沒有相關文件規定來支撐個人安裝戶戶通的合法性。 地方部門更是把129號令作為尚方寶劍,阻礙戶戶通的發展。因為人家也是依法查處,我們竟然無言以對,因為我們找不到戶戶通的合法文件來反駁。地方部門對戶戶通設備的查抄看似合規卻失了民心。 2、管控的副作用 對直播衛星的安裝當然要進行管控,但當管控違背了市場規律,管控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其它部門利益,那么代價是很大的。 從2015年到今天,科技司、直播中心一直在進行打擊免定位,但事實證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免定位總是能卷土重來。 基站定位的弊端也顯現出來,不斷有戶戶通設備出現“位置信息改變,請聯系客服”,用戶需要找原賣家才能重新點擊移機、授權,許多找不到原賣家或原賣家早已改行的,機頂盒將無法正常收看。 要解決免定位和位置信息改變,說難也難,說簡單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取消安裝范圍限制。戶戶通播放的都是可以管控的國內節目,為何給老百姓看個電視還要分白名單和黑名單? 戶戶通的市場化是大勢所趨 直播衛星戶戶通首先響應國家惠民政策,在偏遠、落后地區免費發放和收看,其它地區引入市場機制,那么所有的管控副作用將迎刃而解。從設備銷售、設備維護,以及增值節目營銷,以直播中心為指導和監管,建立以市場為主體的一體化服務體系,把戶戶通做到優質通、長期通。 總局這次會議把“編制衛星廣播電視發展規劃”提上議程,同時伴隨著第四代北斗智能融合機頂盒的上市,2018年直播衛星戶戶通將會有什么樣的改革措施?我們拭目以待! |
|
來自: 昵稱cVZ45YVi > 《衛視星海尋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