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軌導讀 2017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正式實施機動車國五排放標準。就輕卡而言,大部分產品都在使用SCR后處理技術路線(即燒尿素的技術路線)。目前還有一款不燒尿素的國五技術,就是DPF技術。柴油機顆粒捕捉器(DPF)被公認為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顆粒凈化后處理技術,也是目前商用前景最好的后處理技術之一。 一、柴油機排放物應對措施 為了滿足國四、國五排放法規要求,目前國內常用的技術路線有以下兩種: 1) SCR系統——高效燃燒去顆粒,添加尿素降氮氧! 通過燃油噴射系統優化(高壓共軌、單體泵)和噴油提前正時以降低顆粒物(在機內減少PM優化發動機功率),再使用SCR技術降低因燃燒優化而產生的NOx排放(在排氣中添加尿素處理降低NOx)。 2)EGR系統——控制燃燒降氮氧,尾氣處理去顆粒! 通過EGR廢氣再循環技術降低排放中NOx(在發動機機內處理降低NOx),再用顆粒捕集器(DPF/POC后處理技術)捕集因使用EGR而略有增加的顆粒物,從而達到同時降低NOx和PM的效果。 國IV階段: 一般采用EGR+DOC+POC的控制策略: DOC可有效的降低HC和CO,去除PM中的部分SOF。降低PM效率可到10%~30% POC捕捉顆粒物,通過氧化燃燒被動再生。POC降低PM效率可達30%~80%,該系統沒有明顯的排氣背壓升高,不易造成排氣管堵塞。 國V階段: 一般采用EGR+DOC+DPF的控制策略: DPF需要附加主動再生系統,控制相對復雜;DPF降低PM效率可達80%~95%,正因為DPF的捕捉轉化效率非常高,所以有背壓升高和堵塞的危險。 3)國Ⅵ的排放會更加苛刻,單獨采取DPF或是單獨采取SCR都不能滿足國Ⅵ排放,因此國六階段將會采取DPF+SCR的技術路線。 國Ⅵ策略如下圖所示: 我們看到國Ⅵ階段排氣系統布置有較大的改變。排氣管分成了三段式的,第一段為DOC(柴油氧化型催化器)氧化排氣中未燃的HC(碳氫)、CO(一氧化碳)、SOF(可溶有機物)、效率達70%~80%; DOC可以氧化部分PM中的碳顆粒。 DOC作為POC/DPF催化器的前級將NO氧化成NO2,提高POC/DPF的入口溫度,NO2用來氧化C(碳)顆粒。DOC一般以金屬鉑和鈀為催化劑,因此對燃油中的S(硫)非常敏感,如果柴油中含硫量高,極容易造成DOC硫中毒。DOC作為SCR催化器的前級,將NO(一氧化氮)氧化成NO2(二氧化氮),增加SCR催化劑的還原性能。 第二段為DPF(柴油機顆粒捕捉再生器) DPF一般采用壁流式過濾器,依靠交替封堵載體孔進出口,強迫氣流通過多孔壁而實現顆粒的捕捉。前級DOC催化器氧化與柴油機缸內燃燒產生的NO生成NO2。進入DPF后,NO2分子鍵在較低溫度(250℃左右)即可斷裂,產生的氧氣與被捕捉的C顆粒燃燒行成CO2。柴油機大部分的普通行駛工況都能滿足DPF中的再生溫度(250℃~500℃)因此可以有效的去除PM。 最后一段為SCR系統,前期有詳細講解的相關文章,就不在此做過多的贅述! 二、DPF的實現方式 目前DPF再生方式有以下4種: 再生方式一(主動再生): 通過壓差傳感器監控排氣背壓,當背壓上升到一定數值后;ECU控制專用噴嘴往排氣管理噴射柴油,在排氣管中形成燃燒火焰使DPF內部溫度上升到600℃~620℃,將捕捉到的顆粒物燃燒成CO2排出去。 再生方式二(主動再生): ECU控制發動機噴油器在燃燒后期進行再生噴油,噴出的柴油通過發動機排氣行程排到排氣管,并在排氣管內燃燒使排氣溫度升高、使DPF內部溫度上升到600℃~620℃將捕捉到的顆粒物燃燒成CO2排出去。 再生方式三(主動再生): 在顆粒捕捉器采用電加熱方法形成高溫,將捕捉到的顆粒燃燒成CO2排出去。 再生方式四(被動再生): 采用在燃油里加添加劑,降低顆粒燃燒的溫度、使捕捉到的顆粒在較低的溫度下即可燃燒成CO2排出去。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再生方式為前兩種! 三、DPF注意事項 1、DPF后處理器對油品要求 必須添加滿足國V排放法規的低硫柴油(硫含量小于10ppm)以防后處理器中毒堵塞;同時為延長后處理器清灰里程;推薦使用CJ-4級及以上級別的機油。 潤滑油的灰分對DPF會造成較大影響,如果潤滑油的灰分大會較容易造成DPF堵塞。 潤滑油灰分:是油品完全燃燒后剩下的殘留物(不燃物)。 (如果柴油質量較差,容易導致DPF中毒、堵塞等情況,所以必須使用符合規范燃油) 2、DPF觸發再生的條件 1)里程數觸發再生(當到達一定里程時觸發DPF再生。) 2)DPF壓差信號觸發再生(通過壓差傳感器檢測排氣壓差,當達到一定值時觸發再生) 3)碳加載量觸發再生(通過ECU內部數據模型計算出碳加載量,通過此值再生) 如圖我們看到當碳載荷小于18g時采用被動再生,發動機正常運轉,此時儀表無明顯異常。 當碳載荷大于18g小于30g時采用主動再生,發動機正常運轉、排氣處理系統出口溫度高于正常范圍、高排溫燈持續點亮。 提示:此時,排氣口附近應遠離易燃品! 當碳載荷大于30g小于40g時采用駕駛者再生、即駕駛者的手動再生。達到被動再生條件時, 顆粒捕捉器燈常亮 ,原地再生可用;此時需要駕駛者提供再生的機會,改變發動機載荷,啟動原地再生。 當碳載荷大于40g小于45g時需要服務站進行再生處理,達到被動再生條件,原地再生可用。此種情況,顆粒捕捉器燈常亮。 發動機故障燈常亮、 當碳加載量大于45g時,需對DPF進行處理。此時需要停機,主動再生不可用、被動再生不可用。停機指示燈點亮 嚴重降扭,此時需要尋求服務支持。 3、再生請求的條件和現象DPF 再生觸發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即怠速會從原來正常的怠速自動升至 1000 轉/分(康明斯系統一般為1500轉/分),這樣做的目的是再生的起始溫度會大大增加,同時 DPF 燈會被點亮。 4、再生溫度要求 國五發動機 DPF 后處理器再生時對 T4(DOC 前溫度)、T5(DPF 前溫度) 溫度都有一個門檻值要求,為確保 DPF 再生過程中能夠有較好的溫度表現, 確保再生的質量和效果,同時保護整車的其它部件不受高溫影響,需要對排氣管路進行必要的包裹。 5、再生成功與否判斷提示 DPF燈會熄滅,怠速會從原來的1000轉降低到正常怠速700轉。 6、整車無法再生成功后人為強制操作方法 整車因條件受限無法完成自主再生或報出 DPF堵塞故障(基于 SOOTLOADING 第一級)時,可采取人為強制再生,人為強制再生是通過診斷儀完成的;一種是動態再生,一種是原地再生(通過輔助設備再生) 7、DPF 后處理器堵塞處理辦法 發動機報 DPF 后處理器堵塞(基于壓差)、DPF 后處理器堵塞(基于 SOOT LOADING 第二級)時,不能進行任何形式的主動再生;需要將 DPF 拆除,進行清灰處理或者更換新 DPF 后處理器;或者因 DPF 后處理器堵塞導致發動機動力不足或無法正常啟動的情況時,需更將 DPF 拆除進行清灰處理或者更換新 DPF 后處理器。 注意:更換新的 DPF 后處理器后需要通過診斷儀對 ECU 進行“DPF 重置”操作。在 DPF 損壞進行更換的時候,需要將 ECU 內部的關于 DPF 的值進行重置, 讓 ECU 識別這是一個新的 DP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