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來人力資源忙忙碌碌,但真到了匯報的時候,也不能真把流水賬往上頭報。我們一定要記住一點,老板很忙,沒空看太多的內容,他們最希望的就是看你的思路,你的想法。所以,真正厲害的,不是你報告做得有多長,而是你怎么把你想要表達的內容用3分鐘/三句話說完,而且邏輯上得環環相扣。 一、年終總結的縱向邏輯 全年的工作,濃縮下來無非就這樣幾個重點:做了什么(計劃實施情況)/得到了什么結果,發現了什么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后面的改進思路,明年的計劃。 1、做了什么/得到什么結果:這個大家都意見很統一,用數據說話。招聘口子上篩選多少簡歷,面試多少人,入職多少人;培訓口子上,開了多少課,參訓多少人次,取得了怎樣的效果;績效薪酬上有沒有項目性的工作,取得了啥效果;離職員工多少人,離職面談覆蓋多少人;解決勞動糾紛/勞動關系問題多少件;如果有計劃的,對照計劃總結實施完成率。 2、發現了什么問題/什么需求: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問題,哪些已經解決了,哪些正在解決/啥進度了,哪些打算怎么解決,其中需要領導什么樣的支持。 3、改進的思路及要求:對問題的改進,以及對現有狀況的改進。 4、形成計劃:把改進思路轉成有時間節點的任務,就是年度工作計劃。至于對年度計劃劃分為季度、月度,這些視情況操作即可。 二、年終總結的橫向切入 今天彌勒老師的分享十分精彩,其中有個觀點實在是太有啟發,你的總結必須是符合領導意圖的。領導很忙,所以能否一擊即中領導意圖是很關鍵的。 那么,在我理解,領導最關心的往往是兩個核心:一是戰略,二是業務。戰略關乎企業未來三至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發展,每個老板都希望基業長青;業務則是公司的命脈,錢的來源,沒錢就啥都別談。 所以,我們HR的工作,圍繞著這兩個寬度去切入,總歸是沒錯的。 1、做了什么/什么結果:圍繞著公司戰略重點選擇匯報你的工作業績,突出這些工作對戰略的價值,以及對業績的關聯和貢獻; 2、發現什么問題/什么需求:找的問題一定是可能影響戰略重點和業績現狀的,需求一定是對戰略和業績有幫助的。 3、改進思路:針對問題和需求,改進的工作有哪些,預計對戰略和業績產生如何的積極影響? 4、形成計劃:針對公司戰略的推進計劃/針對公司業務的推進計劃。 三、歸納的技巧 我們作為職能部門來說,服務好老板很重要,服務的宗旨所有的行業公司都一樣:以客戶為導向,那么作報告就應當是以讀者為導向。你要清楚老板的思維邏輯,以這種邏輯去構建你的報告。甚至于,你要想到,怎么樣讓老板根據自己的需要快速地選擇讀報告的姿(shen)勢(du)。這里有一些小技巧分享給大家: 1、提煉 最后,在報告寫完之后,我們還是要重新回顧一下整體的邏輯性和文字精煉程度。老板喜歡厚厚的文檔,那只是拿來裝門面或者展示給別人看的(看我們公司管理多規范,光文件就這么多……)。但真輪到自己要看,那肯定是希望越言簡意賅越好。如果言語啰嗦,那么可能直接導致老板沒有耐心閱讀,如果你的報告很有料卻因為這個原因老板沒看,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報告寫完后,適當的時候做一些壓縮和減法,務必減少文字量。(如果你們的匯報用開會PPT等形式的,那就更需要減少文字量了,一堆人看著你在那兒演講,你啰啰嗦嗦講半小時,殺了你的心都有) 2、清晰的邏輯圖/圖表 用一些圖文結合的方法減少文字描述,其實是一種很重要的手段。一個學歷結構你描述清楚要花一大段文字,老板看著也費勁,這種時候用給一個餅圖,勝過千言萬語。 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學習一些PPT展示的思維模式,未嘗不可。 3、摘要、標題與重點突出 (1)摘要 在發給領導的時候,可以在郵件中進行摘要,確保老板實在沒有時間看你的附件,那至少也有個1-2分鐘讀完你的摘要,明白你的報告里大致有些啥內容。如果老板看完摘要覺得有哪個必要深入了解的,那么可以打開你的報告,里面有更深入的內容。 (2)標題與目錄 打開報告之后,如果標題清晰,那么領導可以根據標題迅速找到他想要關注的內容。 如果能有一個目錄,幫助領導快速定位,那就更好了。 (3)重點突出 就算領導定位到了相應的內容模塊,如果能把核心的文字再作重點突出,確保領導僅僅閱讀加粗突出的內容就能了解重點內容,那么又替領導節省一點時間。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