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既是導致腎臟損害的原因,又是慢性腎臟病(CKD)進展的關鍵因素;控制高血壓可以延緩CKD的進展,保護腎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近期,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發布了《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旨在幫助醫生認識規范使用降壓藥物的重要性,指導醫生在不同血壓水平、不同高血壓并發癥情況下恰當、合理地使用降壓藥物,提高自身的治療水平。 一、降壓藥物選擇原則 高血壓合并CKD患者降壓藥物的選擇除了普遍適用的降壓療效、安全性及依從性外,還需要綜合考慮是否合并糖尿病、蛋白尿,心腎保護作用以及對特殊人群如血液透析、腎移植、兒童、老年等腎臟病患者的藥物選擇注意事項。 選擇的藥物主要包括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鈣通道阻滯劑(CCB)、噻嗪類利尿劑、袢利尿劑、α-β受體阻滯劑等,其中ACEI或ARB為首選藥物。 二、指南推薦 依據不同國家的指南,遵循如下原則降壓:高血壓合并CKD患者降壓治療的靶目標可以按照糖尿病、年齡、蛋白尿進行分層。 1. 降壓靶目標 ?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CKD患者血壓控制在<140/90 mmHg,如患者能夠耐受,血壓目標值可以再適當降低為<130/80 mmHg。尿白蛋白≥30 mg/24h時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 ? 老年患者:60~79歲高血壓合并CKD患者血壓目標值<150/90 mmHg,如患者能夠耐受,可進一步降為<140/90 mmHg。≥80歲高血壓合并CKD患者血壓目標值<150/90 mmHg,如患者能夠耐受,可以降至更低,但應避免血壓<130/60 mmHg。 ? 透析患者:我國建議,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收縮壓<160 mmHg(含藥物治療狀態下)。腹膜透析患者血壓目標值<140/90 mmHg,年齡>60歲患者血壓控制目標可放寬至<150/90 mmHg。 2. 降壓藥物 腎性高血壓往往需要聯合使用2種或2種以上降壓藥物。高血壓合并CKD藥物治療推薦見表1。 表1 高血壓合并CKD藥物治療推薦 ? 腎素-血管緊張素- 醛固酮系統(RAAS)抑制劑的地位很重要,可以作為優先推薦。在CKD1~3期高血壓患者使用單藥不能達標時,常采用以RAAS抑制劑為基礎的聯合治療方案。CKD3~4期患者需謹慎使用ACEI和ARB,建議初始劑量減半,嚴密監測血鉀、血肌酐水平及GFR的變化,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和類型。常規的聯合降壓藥物為ACEI/ARB+二氫吡啶類CCB、ACEI/ARB+噻嗪類利尿劑或二氫吡啶類CCB+噻嗪類利尿劑。多數血壓難以控制的患者可采用ACEI/ARB+二氫吡啶類CCB+噻嗪類利尿劑組成的三藥聯合方案。這些聯合方案可獲得較好的降壓療效,減少下肢水腫及高鉀血癥等不良反應。對于仍不能達標的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第4種降壓藥可加用α-β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中樞性降壓藥等。α-β受體阻滯劑雙受體阻滯作用對CKD合并高血壓患者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對CKD4~5期的高血壓患者常在無腎臟透析保障的條件下應用以CCB為基礎的治療并聯合α-β受體阻滯劑,慎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長期觀察發現2種RAAS抑制劑的聯合并未獲得更好的效果,但也未發現更多的不良反應,較適合于膜性腎病伴大量蛋白尿者(腎內科應用)。 ? 不能將RAAS抑制劑定義為腎毒性藥物,因為該類藥物僅引發肌酐水平升高。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除了可以利尿和降壓外,還可以抗鹽和抗鈉,而CKD患者對水、鈉、鉀的調節功能下降,如果應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可能會引發高血鉀;螺內酯有雌激素樣作用,可能引起男性乳房發育;依普利酮可以避免螺內酯的相關不良反應。 ? α-β受體阻滯劑可以用于任何分期的CKD合并高血壓患者,且不易被透析清除。 ? 噻嗪類利尿劑降壓作用效果好,安全,價廉,與ACEI/ARB聯合為固定復方制劑,不僅具有利尿作用,更可從高血壓時過度興奮的RAAS方面發揮作用,達到利尿和阻斷AT1受體的雙重作用。既往認為CKD4期(GFR<30 ml/min)開始應用噻嗪類利尿劑效果可能不理想,而推薦用袢利尿劑(如呋塞米)代替。新的觀點認為即使已經達到CKD4期,為達到降壓目的依然可以使用噻嗪類利尿劑。 三、藥物使用注意事項 1. 服用藥物時間:腎臟病患者高血壓表現為夜間血壓升高,42%呈現非杓型,22%為反杓型血壓。在不增加服藥次數和藥物劑量的情況下,睡前服用一種或多種降壓藥對非杓型血壓患者是一項經濟、簡單、有效的控制CKD高血壓、降低不良事件風險、保持eGFR的方法。 2. 大量蛋白尿和腎功能不全者宜選擇攝入高生物價蛋白,并限制在0.3~0.6g/(kg·d);有蛋白尿的患者應首選ACEI或ARB作為降壓藥物。ACEI和ARB在減少蛋白尿和延緩腎臟病進展方面作用相當,最佳降蛋白劑量為雙倍劑量,ACEI+ARB并不優于單藥劑量。臨床研究顯示,與僅使用ACEI或ARB的患者相比,聯用這兩種藥物的患者腎衰竭和高鉀血癥風險均增加1倍以上。在聯用ARB/ACEI的患者中,86%仍發生蛋白尿或癥狀性左室收縮功能不全,此外,低血壓發生率也增高。 3. 應用ACEI、ARB、利尿劑的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腎病患者(白蛋白尿>30 mg/24h),需監測血肌酐和血鉀水平。 4. 對老年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或合并心力衰竭、脫水及糖尿病的CKD患者應注意降壓藥物治療要個體化,從小劑量開始,緩慢降壓,1~2周內平穩緩慢降壓,降壓過程中同時監測腎功能和血鉀水平的變化。老年患者多為鹽敏感性高血壓,可以通過檢測24小時尿鈉評估食鹽攝入情況,并由此指導利尿劑的使用。 5. 妊娠期女性禁用ACEI、ARB。 6. 聯合用藥的注意事項: ? 限制鈉鹽攝入量(<6 g/d)或加用利尿劑可以增強ACEI/ARB的降壓和降尿蛋白作用。 ? ACEI/ARB可與α-β受體阻滯劑和CCB聯用。ACCOPLISH研究顯示,在延緩CKD進展方面,ACEI(貝那普利)+CCB(氨氯地平)優于ACEI(貝那普利)+利尿劑(氫氯噻嗪)。 ? ACEI/ARB與非甾體抗炎藥、環氧合酶2抑制劑或保鉀利尿劑聯用時應謹防高鉀血癥。 ?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為保鉀利尿劑,宜與排鉀利尿劑聯用,當與AECI、ARB及其他保鉀利尿劑聯用時需高度謹慎。螺內酯和依普利酮與CYP具有交互作用,與此類藥物聯用時也應慎重。 ? CCB尤其是二氫吡啶類CCB易致液體潴留,宜避免聯用其他血管擴張劑。二氫吡啶類CCB還可影響代謝,并能與環孢素及他克莫司相互作用。非二氫吡啶類CCB與β受體阻滯劑聯用易致嚴重的緩慢性心律失常,在進展性CKD患者中尤為明顯。 7. 用藥劑量:需綜合考慮藥代動力學、并發癥及聯合用藥等情況,若藥物經腎臟排除,尚需根據GFR調整用藥劑量。 8. 降壓藥物使用流程:在無禁忌證的情況下,ACEI或ARB能延緩CKD進展,是高血壓合并CKD患者的首選降壓藥物。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出現大量蛋白尿時常選擇ARB,可以減慢腎臟病進展。建議使用《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篩查干預中國專家共識》推薦的篩查與治療流程和JNC8推薦的血壓管理流程。 9. α-β受體阻滯劑臨床適應證、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1)適應證: ? 合并交感神經興奮型高血壓,包括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高血壓、中青年高血壓; ? 合并糖脂代謝紊亂的高血壓; ? 難治性高血壓。 2)禁忌證: ? NYHA心功能分級為Ⅳ級的失代償心力衰竭患者,需使用靜脈正性肌力藥; ? 哮喘、伴或不伴支氣管痙攣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 嚴重肝功能障礙患者; ? 二至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心動過緩(心率<50次/分)或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包括竇房阻滯)者; ? 心源性休克高風險者(年齡>70歲、基礎收縮壓<110 mmHg、心率>110次/分等情況同時存在者); ? 明顯低血壓(收縮壓<85mmHg)或伴低心排血量(如末梢循環灌注不良); ? 對該藥過敏患者。 3)使用注意事項: ? α-β受體阻滯劑與洋地黃均能減慢房室傳導速度,故對已使用洋地黃者應慎用該藥; ? 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和心力衰竭可引起一過性腎功能障礙; ? 開始用藥和增加劑量期間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狀況,如發生支氣管痙攣應及時減少劑量或停藥; ? 手術、長時間禁食、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有嚴重過敏史及正在接受脫敏治療者需慎用。長期用藥須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及心率、血壓、心電圖等,及時處理不良反應; ? 兒童、孕婦、哺乳期女性慎用。 來源: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第2 版).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7,9(7):28-126. |
|
來自: 昵稱46693717 > 《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