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泡腳是通過溫度和藥物,利用皮膚的御邪、分泌、吸收、滲透、排泄、感覺等多種功能,作用于局部 皮膚、肌肉、關節,改善三者的代謝、強化其功能,并且通過皮膚對藥物的吸收,針對局部及全身的疾病進行治療。能調和周身氣血,調整臟腑功能,治療多種疾病。 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它是人體上一塊蘊含無限寶藏的神秘“器官”。而足掌這個狹小的空間卻匯集了身體一半經絡。足為三陰經(肝、脾、腎)之始,三陽經(胃、膽、膀胱)之終,足部有52塊骨頭、66個穴位與五臟六腑有密切聯系。小腿 皮膚角質層薄,血管、神經、肌肉豐富,利用藥物吸收,所以我們常常選用小腿和足作為局部泡浴的部位。 泡腳盆的選擇 中藥泡腳對泡腳盆的要求是有講究的,既然是泡腳,就要體現出一個'泡'字來。'泡'在這里體現是,水要多,熱量要夠,時間要長。不能隨便拿一個盆放點水就行。那樣是起不到養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腳,而不是泡腳足療。 泡腳盆選擇要求 1、質地應無害、安全、保溫性能好。 2、高度一般泡腳盆的高度最好超過20厘米[沒過踝關節]。 3、結構可買一些具有物理治療功能的浴腳器。 選擇一個正確的泡腳盆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結合這些特點,建議選擇一些功能型的。 中藥泡腳方法 中藥水泡腳 也就是用煲好的中藥水來泡腳,泡腳方式于普通泡腳差不多,不過由于中藥泡腳都是選配藥方來針對一些疾病進行泡腳的,所以最好咨詢中醫后,讓中醫幫助調配好藥方,這樣可以針對性治療一些疾病。 泡腳片 其實使用中藥泡腳片來泡腳于直接煲中藥來泡腳的效果差不多,只是中藥泡腳片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只需要放到熱水中溶解即可,中藥泡腳片為泡騰片,溶解速度非常快。 泡腳流程 泡腳前 需要選擇泡腳桶,中藥泡腳一般使用木質材料的泡腳桶,這樣吸收藥物的效果更好;中藥泡腳水溫度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要沒過腳踝。 泡腳時 在泡腳的過程中,最好用手按摩腳部,按摩方法如下: 推法:腳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約1厘米處,為腎反射區。雙手大拇指并攏,用力摁住該位置,往上推36次,至腳底發熱為止。此法對腎虛、中氣不足者,有一定的益處。 壓揉法:腳底后跟內圓上方中間的位置,為失眠反射區。雙手大拇指按住該位置,用力壓36次,壓到有酸痛感為宜;再揉3到5分鐘,至發熱為宜。此方法對頭暈眼花、嚴重失眠者有幫助。 刮法:用雙手食指關節用力刮腳踝骨以下內外兩側36次,至有酸痛感為宜。對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幫助。 泡腳后 一般泡腳30到40分鐘即可,泡腳后,如果覺得中藥水臟的話可以用熱水洗腳,完成后要注意腳部保溫。 泡腳藥方 1.溫腎壯陽 配方藥材:陽起石、菟絲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茨實。 2.活血祛瘀 配方藥材:丹參、赤芍、澤蘭、王不留行、當歸、大黃、牛膝、川芎。 3.祛風除濕 配方藥材: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澤蘭、桑枝、獨活、赤芍、徐長卿、防己。 4.消除疲勞 配方藥材:黨參、北芪、茯苓、白術、川芎、陳皮、石菖蒲。 |
|
來自: wzh5050293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