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份滋養的親密關系(上) 一棵蔥的故事 妻子加班回家,猜想老公這個點已經吃飯了,自己累一天,想吃碗熱湯面,于是在家門口小賣部買了一顆蔥回家煮面。滿心歡喜的回到家,卻看到老公掛著臉坐在沙發上。老公看到妻子問到,你拿根蔥干嘛?妻子說,我想下點面吃。老公冷冷的說到:你不知道冰箱里有蔥嗎?妻子聽老公這么說,心里難過也覺得很受傷。 其實這種場景在夫妻之間是很常見的,生活中即使沒有一些現實事情發生,或者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怎么對方就不高興了,怎么兩個人就吵起來了呢?上面的故事,其實是因為妻子回來比較晚,老公在等待的過程中,心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此微妙的變化我們常常是不自知的,帶著這種不自知而卷入情緒的溝通,常常雙方都很受傷。 如何建立一份滋養的親密關系,讓我們彼此在關系中獲得滋養和幸福感。課上趙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方向,需要包括三個方面。設置,溝通,以及個人成長。 一、設置 設置就像是佛家說的戒,也像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遵守的法律,它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個基本保障。有了界限,我們會更清楚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做是安全的。對每個人來說有了基本的安全感和公平感。對于親密關系來說,同樣也需要戒,即使再親密的關系,依然是兩個獨特的個體在相處,一方隨心所欲,另一方一定會有不舒服。關系中任何一方有不舒服,對于關系的品質和持續性都有影響。親密關系中的設置主要需要注意幾點,1)平等性,就是設置本身是雙方都有獲益,這樣雙方才有動力共同遵守和維護,這樣的設置才是有效,能夠對關系起到保護作用的。2)個性化,每個人對同一事情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別人的親密關系中有效的設置未必適合你們的關系,可以思考如何創造屬于你們的專屬的設置。3)彈性化,設置是可以不斷調整的。總的方向,是雙方會覺得這樣的約束,對于關系的品質是有幫助的。推薦給大家幾個可能關系中都會適用的設置,參考看看。 1、 積極暫停:如果開篇的故事里,其實都不清楚老公心里發生了什么微妙的變化,妻子因為受傷而和老公爭吵,老公只會更加的不滿。妻子會更加的受傷。所以如果兩人溝通過程中,如果一方感覺自己的情緒或者對方的情緒可能要失控,而做出一些破壞關系的表達或行為,一方有權提出暫停溝通,雙方先冷靜一下。因為當我們帶著情緒去表達問題,對方其實已經聽不到我們真正想表達的時候,TA需要花很大的能量去面對情緒能量帶來的不舒服。TA可能也會因為這種不舒服,而開始攻擊。然后我們覺得需求沒有被滿足,還被指責,可能會更加的憤怒。這樣一場惡戰就吹響號角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先暫停溝通,彼此冷靜一下,看看自己的情緒是什么,對方的情緒是什么,看看我們彼此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這樣一個設置還有個好處,有時候爭吵的時候,一方突然不說話,反而會激起對方的憤怒,覺得這是要放棄關系,這是冷戰的信號。有這樣的設置,其實在彼此心里達成共識,這個時候的暫停是積極的,和冷戰對于關系的破壞性是不同的。這個時候的暫停,其實是彼此為了能有一個更有品質的關系所做的努力。 2、 不對人格進行攻擊:我們人格被攻擊時候,會激起內心很大的不適感和受傷感。當這種不適感和受傷感太強烈,很容易就想要切斷關系,或者做一些傷害關系的事情。即使一開始因為愛,可以包容或者壓抑,但是這股能量一直都在,可能哪天一刺激,或者積累一段時間就爆發了。對于關系中的彼此都會很受傷。最后關系也就斷了。 3、 接受“這個人就是這樣”:當關系中他人讓我不舒服了,我就特別希望他能夠改變,這樣我就舒服了。可是我們每個人成為今天的樣子,一定都是有原因的,是他覺得舒服的方式。所以一方面在關系開始前,要想清楚,比較固化的行為方式是不容易改變的。企圖以愛的名義來要求改變,對方其實會很痛苦。如果確定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先接受對方就是這個樣子。如果對方行為讓我們不舒服了,先看看這個行為為什么讓自己不舒服了,我的焦慮是什么? 有時候,我們希望對方改變的行為真的是對他有好處的,當我們看清楚自己的焦慮,不是帶著一定要改變的態度,而是抱著尊重和理解的態度去和對方談,了解一下對方的想法,會發現可能會找到一些共識,和行為改變的可能性。 上篇(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