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 龍鳳訣
辨證分型 1、寒濕腰痛:甘姜苓術湯 2、濕熱腰痛:四妙丸 3、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湯、抵當湯 4、腎虛腰痛:右歸丸、左歸丸;無明顯陰陽偏虛者,青娥丸
方劑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腎著湯):腎著湯內用干姜,茯苓甘草白術襄,傷濕身重與腰冷,亦名甘姜苓術湯。
身痛逐瘀湯:身痛逐瘀膝地龍,香附羌秦草歸芎,黃芪蒼柏量加減,要緊五靈桃沒紅
右歸丸:右歸丸中地附桂,山藥茱萸菟絲歸,杜仲鹿膠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左歸丸:左歸丸用大熟地,枸杞萸肉薯牛膝,龜鹿二膠菟絲人,補陰填精功效奇。
中藥 五加皮: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利水 (五家分時不搶水) 桑寄生: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桑寄生是補墻胎)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續斷: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止血安胎,療傷續斷 (續斷不搶浙商泵) 狗脊:祛風濕,補肝腎,強腰膝(其絨毛有止血作用,外敷可用于金瘡出血) (狗急瘋時肝腎要洗) 鹿茸: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 (鹿茸沈陽,已經雪,強筋骨,挑重任,脫瘡毒) 紫河車:補腎益精,養血益氣 (紫河車瘟神不精,益氣血) 淫羊藿:補腎壯陽,祛風除濕 巴戟天:補腎助陽,祛風除濕 (巴羊腎陽強風濕)
針灸 治法:通經止痛 取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陽經穴為主 主穴:大腸俞 阿是穴 委中 配穴:督脈病證配后溪;足太陽經證配申脈;腰椎病變配腰夾脊。寒濕腰痛配命門、腰陽關;瘀血腰痛配膈俞、次髎;腎虛腰痛配腎俞、太溪 操作:寒濕或腎虛腰痛加灸法;瘀血腰痛阿是穴刺絡拔罐;痛勢較急者委中點刺放血
中診 腎與膀胱辨證(見于顫證) 脾腎陽虛證: 以腰腹冷痛、久瀉久利、五更瀉泄與陽虛癥狀共見為主要表現 與心腎陽虛證鑒別: 均可見腎陽虛衰、水濕內停表現,常見形寒肢冷、腰膝酸軟、浮腫、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等癥狀。不同表現在于:前者兼脾陽虧虛、運化無權的表現,常見久瀉久利、便質清冷等癥狀;后者兼心陽虛衰,血行不暢表現,常見心悸怔忡、唇甲紫暗等癥狀。
中基 腎(見于顫證) 瘀血: 一、形成: 1、血出致瘀 2、血行不暢致瘀 二、治病特點:阻滯氣機;影響血脈運行;影響新血形成;病位固定,病證繁多 三、癥狀特點: 1、疼痛:刺痛,夜間尤甚 2、腫塊:固定不移 3、出血:色紫暗黯或夾淤血塊 4、色紫黯: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舌質紫黯,或舌有瘀點瘀斑 5、肌膚甲錯、脈澀或結帶 編輯:小杏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