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黑洞,人們自然而然就覺得黑洞是一個吞噬萬物的“洞”了,其實不然,黑洞并不是真正的“洞”,而是真正的天體或星體,黑洞的形成和白矮星與中子星一樣,都是由恒星燃燒盡后形成的新天體,只不過由于恒星質量不同而形成不同星體。說白了,黑洞、中子星、白矮星都是一個媽生的。所以說黑洞是貨真價實的天體或星體沒毛病。 黑洞看不見怎么發現它?黑洞是看不見的這大家都知道,但是既然看不到我們怎么能發現他呢?其實發現黑洞是靠物體被黑洞吸入之前由于高熱發出的紫外線和X射線觀測到的。我們也可間接觀測恒星或星際云氣團繞行黑洞軌跡,來獲取位置以及其質量。 黑洞有個套黑洞有個套,被稱為光子球,是一層薄薄的光子構成的球面。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在合適的位置上,黑洞的引力剛好能夠讓光子做圓周運動,光子及逃不掉,也不會被吸入。中子星、夸克星等也可能會有光子球。 史瓦西半徑史瓦西半徑是具有質量的物質都存在的一個形成黑洞的臨界半徑。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只要你把它壓縮到足夠小,達到史瓦西半徑,那它就會形成黑洞。地球的史瓦西半徑僅有9毫米而已。 黑洞有體溫黑洞也有溫度,只不過很低而已,黑洞的溫度與其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溫度越低。若黑洞只是太陽的幾倍重,它的溫度大約比絕對零度高出億分之一度,而更大的黑洞溫度則更低。 黑洞的區分和人一樣黑洞也是有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征,只不過黑洞沒有人那么復雜,黑洞只有三個物理量:質量、電荷、角動量。也就是說:對于一個黑洞,一旦這三個物理量確定下來了,這個黑洞的特性也就唯一地確定了,這稱為黑洞的無毛定理,或稱作黑洞的唯一性定理。 黑洞的合并兩個黑洞如果相遇,就會合并成一個黑洞,其過程會損失巨大的質量,損失的質量會變成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去。2015年9月14日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信號就是由于兩個黑洞合并產生的。而最近一次探測 是兩個中子星合并產生的。 什么是引力波最通俗的理解可以這樣認為,時空很硬,但可以被掰彎,引力波就是時空變形的那些褶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