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單詞、語文詞義、古文詩詞、歷史地理的年代事跡、數理化公式等,學習過程中必須要記住的東西很多。 但是有的孩子就是記不住記不牢東西,而考試和平時的循序漸進的學習中,暗記是無論如何避免不了的“技巧”,也就是說,如何讓孩子掌握適合自身的最容易記的“學習方法(而不是暗記法)”將極大左右著最終考試的成績。 這里有必要闡明一點,我在和孩子父母的接觸中,大多數父母都把“學習方法”和“記憶技巧”混繞在了一起,認為學習方法就等同于記憶方法(這也是一些無良培訓學習記憶機構的宣傳誤導)。 好的學習方法是人一生中必須掌握的東西,一生中學習時會用到的東西,而記憶技巧只是一種技巧,是一種技能,在不同時間和階段需要切換運用。
以下介紹的8中記憶技巧,是8種不同味道的“調料”,可以讓孩子多多嘗試,總能找到集中適合自家孩子的高效記憶技巧。 1、邊唱邊跳的記憶技巧記憶過程中,與一味“輸入”,讓情報信息“裝滿”大腦相比,活用感情或者和感覺組合起來記憶內容時,會更容易定著在大腦中,而且不容易遺忘。 具體的把感覺和感情交織入記憶過程中時該怎么做才好? 最容易的例子就是合著音樂,活動身體的方法。 你可以想象一下幼兒園或者保育所的孩子,邊唱英語童謠邊揮動手臂扭動身體的姿態,其實這是效率非常高的記憶技巧(暗記術)。 合著音樂“輸入”學習內容,視覺和聽覺同時作動,聽音樂時的感想也一起被“輸入”,所以更容易留存記憶中。 當然,不只是英語,所有的教科書都可以活用這個技巧。 大一點的孩子要覺著害羞的話,邊踱步邊揮動手臂邊記憶等,只要是運動的記憶都好,想象空間很多。 2、不馬上看答案的記憶技巧做題的時候,為了確認是否自己已經記住,會看答案,但是,改一下“看答案”的時機,會記起來更快更容易。 不擅長暗記的孩子為確認會做完題后馬上看答案,做完1題看答案,再做下一題·,再看答案...... 但是,其實這才是“記不住”內容的主要原因。 做完題要記憶的時候,看答案的時機自己可自由決定,但是頻繁地看答案會在不自覺當中形成「反正忘了可以看答案」的“怠慢”的意識。 這種意識形成習慣后,會在大腦中對要記憶的內容進行“這不是必要馬上要記住”的處理,當然不會固定到大腦當中。 所以,做完題目要記住內容和解法等的時候,不是做一題看一題的答案,而是做完一頁后統一確認答案,然后把所有題目和答案朗讀7遍,就會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 只是改變一下看答案的時機,能暗記的內容量也會大變。 3、最大限活用「讀·寫·聽·說」的記憶技巧學習記憶的時候,不同的人會采用不同的記憶技巧: * 有的人只看 * 有的人看的同時在紙上不停地亂筆寫 * 有的人會無數次朗讀 * 有的人會錄音放給自己聽...... 這些方法都可以看成是基本的“暗記術”,但是這些記憶技巧也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所以,切記: 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從頭到尾只用一種技巧,一邊倒的運用,比如大部分人都用的默記。 人是感覺動物,而感覺不止是看-視覺的一種,把所有感覺調動起來,也就是說最好的記憶技巧就是同時動用“看·讀·聽·寫·說·動”來記憶是最科學并且符合人的記憶流程的方法。 比如,在乘地鐵上學去的路上可以看教科書并同時聽自己朗讀錄下的教科書的重要內容;在教室內和同學討論自己的對今天所學的理解,把自己的認識說給同學聽;回家后朗讀重要的學習內容,同時亂筆把朗讀的內容寫下來......等等。 1、的邊唱邊跳其實也是動用五感記憶的技巧,在記憶時能動用的“五感”越多,記憶起來也越容易越快速越持久。 另外,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容易記住的感覺和不易記住的感覺,為了能讓所有的感覺最大限讀地得以“開放活用”,可以讓自己或者鼓勵孩子摸索找到最適合自己感覺的記憶技巧,可通過把各種記憶技巧都嘗試一段時間來確認。 4、把新學內容和自己已有的知識聯結起來+把知識用形象和簡潔易懂的事例表達的記憶技巧只是把內容無底線地“塞入”大腦的記憶,肯定會有底限,比如英語單詞一次性無理記住100個單詞,1天不到的時間中80%都會忘記。 另外單純把情報往頭腦中塞時會對自己產生壓力,會讓學習過程變得很辛苦。 所以,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可以通過把新內容和自己原本已經掌握的內容之間建立聯系和導圖的形式來記憶,就會快速記住和不易遺忘。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要記住海豚的英語怎么說,英語是dolphin,因為日語是自己的專業,所以馬上可跳出日語的說法“イルカ”和dolphin建立聯系,然后就是形象記憶,“海中的豚,大海中的一頭豬在拼死游泳”,這樣的感覺。 再舉個例子,比如要記住經營管理上的關鍵詞“戰略、戰術、執行等”的區別,如果只是囫圇吞棗地記住專業術語,真的很難記住,但是你可以讓這些詞和自己熟悉的一些事聯系起來并建立想象——我要去旅行,要去哪里就是戰略,怎么去,是乘車去,還是自駕去,或者乘飛機火車去,這就是戰術,如果決定自駕去,那么路上在哪里要停車加油,在什么地方可以吃飯補充體能,在哪個城市可以住宿等,這些事先的計劃安排就是執行......如此一來,對于浙西隱晦難讀的術語的理解和記憶就會很簡單,而且印象深刻。 建立知識的聯結和想象后,情報就會清晰地在大腦中被整理儲存,和只是云里霧里的單純的記,在記憶的容量、記憶的想起、記憶的速度、記憶的保持等方面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建立知識的聯結和想象,只要是自己認為可行的都可以,沒有規定和要求,和念珠一樣,只要把所有珠子串在一起后,學習時會有一種記憶的樂趣,而且無壓力。 5、暗記的內容說給別人聽的記憶技巧知識只有在“輸入”和“輸出”的兩方得以保證的前提下,才算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知識。 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在學習時只有“輸入”,幾乎沒有“輸出”(這也是中國式的灌輸式教育和歐美式的培育人才的啟發性教育的云泥差)。 只是”輸入“的學習,會讓學習的知識在大腦中無法被正確處理,反而會讓這些知識被當成“不要的知識”予以忘卻,所以,記憶的時候最基本的是“輸入,但是最最不可缺的則是”輸出“的過程。 ”輸出“的方法在上面技巧3、中也有提及,“寫”是最容易的“輸出”方法,但是最有效的“輸出”方法是“說給別人聽,說給自己聽(”。 這感覺就是「費曼學習法」,費曼學習法是一個過程,“說給別人聽—>隔住,無法簡單明了地說—>回過頭來看書理解—>再說—>......—>反復,直到能說明白”。 但是作為記憶技巧的“說給別人聽,說給自己聽”只是單純的一個動作,一個輸出的動作,很簡單卻效果。 說給別人聽和或說給自己聽,畢竟需要能讓別人明白的簡單易懂的“細細咀嚼”的內容說明,而這個細細咀嚼在這里非常重要,因為“輸入”的知識在自己的理解力告訴回轉的狀態下,這時開始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 因此,學習過程的最后,“說給別人聽”是大家一致公認的可獲得最高學習效果的行動之一,當然如果沒辦法說給別人聽,那就把理解的說給自己聽,用記憶獵豹學習耳機可非常高效地達到和說給別人聽一樣的效果,總之學習時這個步驟一定不能少。 6、用順口“語感”歌謠唱誦的記憶技巧頭條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英語單詞和社會學科的類似“兒歌”的快速記憶的內容,把知識串起來,編織成帶有韻律和語感的兒歌形式的唱誦是很好的記憶技巧。 比如一些有名的廣告語,“今年過節不送禮,送禮就送腦白金”,朗朗上口,很容易記得住。 而且為了把知識串起來編織成記憶內容的過程,其實也是在把要記憶的內容建立聯結的過程,是大腦的“體操”和想象力的訓練,還帶有游戲化的含義,可以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 當然,一開始把這些內容編成“兒歌”可能會很辛苦,只要抓到訣竅之后,之后短時間也能完成。 7、讓想象(妄想)膨脹的記憶技巧平時暗記和記憶的之上,更好地是養成“妄想”的習慣。 妄想,一聽之下不是好印象的詞,但是作為讓大腦告訴運轉的手段來說,則是非常有效的。 暗記的內容馬上會忘記的一個原因是“不能想象和關聯“,比如”蘋果“這個單詞, * 水果的一種 * 紅紅的圓圓的,像孩子紅撲撲的笑臉 * 吃起來甜甜的,還能榨成蘋果汁 這樣的聯想自然更容易記住,如果不能產生這樣的聯想就很容易忘記。 蘋果的例子很簡單,但是如4、的“戰略戰術”等抽象詞的理解時,這個聯想就能產生巨大的作用。 ”妄想“需要的就是自由隨意地把這些詞語、內容編織一些適合的情景來留住記憶。 比如記人的名字時,可以多想這個人的臉有什么“不一樣的,奇怪的地方”,要記文字的時候,可以想一下把這個詞作為名字的人,“莽”想到“王莽”,巨眼豹子頭......活用和勤用“妄想”來記憶知識,學習效率會成倍提高。 8、為便于「想起」而記錄的記憶技巧關于記憶的三個流程,「銘記」「保持」「想起」,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多次提及,保持不會被大腦影響,但是銘記和想起則能通過外力的刺激和改變,即通過方法能有效增強記憶的必須著重的地方。 銘記可通過加強各種刺激的方法(科學的方法),而遺忘性大的人最關鍵的要因不是記住,而是不能想起,所以為了讓「想起」更容易的技巧當然是能有效改善記憶效果的技巧。 身邊隨時備一本小筆記本和一支筆,把一天中所有發生的事用關鍵詞的形式記下來,當然還有學習時的筆記,都是能讓“想起”更高效作動的好習慣。 暗記法之一的“總之亂筆寫'是一種有效的實踐方法,動手寫記住當然好,但是這里重要的不是”寫“的本身。 極端的說,就是不寫,用手模仿寫所朗讀或者默看的內容,本質上也是一樣的,那么既然用筆記本來記錄,可想而知,這是為了在遺忘的時候能”想起、記起”的手段。 這里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亂寫也是為了能讓“想起”更容易,所以無所謂寫得好看和整齊,也就是與記筆記整潔干凈與否相比,一看就能馬上讓自己想起所學內容的功夫才是最重要的備忘本或者筆記的“關鍵”所在。 小結暗記的訣竅是“如何在短時間內高效率的把知識情報信息定“輸入”大腦中。 這里我介紹的8個暗記術(記憶的訣竅),如果自家孩子也能上課巧妙地得以活用,那么甚至可以不需要特為花時間來記憶...... 另外,不同的人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東西,所以多多接觸和嘗試各種記憶技巧(暗記術)是好事,但是也沒必要全部掌握,自己認為這幾個是最適合自己,記起來最容易也快的技巧,那么多用它們來學習記憶,切換著活用就能讓學習記憶變得更輕松有效率。 父母需要挖掘這些暗記術,并引導孩子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孩子找到最合適最有效的記憶技巧,這是父母必須要做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