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浩瀚宇宙 總會有人拿宇宙中的恒星數量與地球上的砂粒數量進行對比,以說明在宇宙中我們究竟有多么渺小,不過僅僅一句“宇宙中的恒星要比地球上的砂礫還多”是遠遠沒有說服力的,因此今天我們來詳細算一下吧。 我們拿建筑工地用的沙子來算,構成砂礫堆的小碎石直徑約為1mm,在這里將它當作長寬高皆為1mm的正方體,而其密度約為1.5KG/m,1m=1000000000mm,也就是說每立方米中有10^9(10億)枚小碎石,重1.5KG。 地殼的質量約為2.9×10^22KG,占地球質量的0.42%,假設地殼所有的東西皆為砂礫,那么整個地殼應該含有約2×10^31個小碎石,也就是兩千萬億億億個小碎石。 而在地球上的郊外晴朗的夜空用肉眼看星星,雖說是繁星點點,但是總歸來說還是很少的,僅僅有6000枚左右。不過我們能用肉眼看到的絕大多數僅僅是銀河系中距離我們100光年以內的恒星,而銀河系橫跨12萬光年,含有恒星1000億顆。 而哈勃望遠鏡曾經對準宇宙中一塊很小的黑色空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觀測,在那里發現了20多萬個未知的、如銀河系般的星系。而在可觀測到的宇宙的這920億光年的空間中,約有20000億個銀河系般的星系。 假設每個星系平均含有1000億顆恒星,那么宇宙中總恒星量就是10^23顆。 乍一看,這么算地球上的沙子不比宇宙中恒星數量多得多得多? 我們將數據合理化看看。 相對于沙子來說,地殼中含有最多的應該是水、巖石和泥土,這三者占了地殼的99%以上,而沙子僅僅是極少數風化掉的巖石,所占比例收縮到地殼總質量的千分之一是可以接受的,那么砂礫的數量就縮減到了2×10^28個,且砂礫并不全是由1mm的小碎片構成,超過2mm的也大有其在,因此數量再縮小100倍可是合理的,那么數量就變成了2×10^26個。 而對于恒星來說,鑒于近幾年人類對于星系數量的評估由原來的幾十萬個上升到了兩萬億個,我相信隨著觀測精度的提高這一數字還會持續增加。因此,恒星數量再提升幾個數量級也是很正常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