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小明為大家整理了增加孩子自信的19個方法,非常有效,家長們不妨試試看。 1 認真對待孩子的需求 當孩子在客廳站著滿懷期望地提出:“爸爸,我需要你幫我拼個模型。”你在忙著回復郵件,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爸爸忙完手上的工作,就幫你,好嗎?” 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周末帶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見,可以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博物館呢?” 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能增強孩子的信心。 不要嘲笑孩子 孩子剛學某件新鮮事物時,犯錯是正常的,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可以循序漸進。但是家長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語氣,這篇文章有詳細的介紹,請戳?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在孩子剛開始學習新鮮事物的時候,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繼續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2 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 孩子提出問題時,你要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千萬不要假裝知道。但是事后可以通過查資料或者問其他人找到答案再告訴他。 讓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不懂的地方,不要妄自菲薄,但最重要的是不懂就學。 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氣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那本書拿給媽媽,好嗎?” 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人需要的,這是提高他自信心的好方法。 在家中陳列孩子的作品 讓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墻面上張貼他的涂鴉之作;在柜子上為孩子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制作。 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給孩子一個房間,或者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 擁有了自己的“領地”,孩子心里會充滿驕傲感,增添自信。 不要總進行對比 不對孩子說:“別人都會做這個了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也不要一味地指責。 如果家長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對比的話,孩子的自信心會很容易受挫。 讓孩子偶爾當當家 帶孩子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讓他交給收銀員,培養孩子消費的好習慣。 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自己分配零花錢的用途,會增加他生活中的自信心。 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衣服 給孩子購買衣物,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并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 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讓孩子獨立清洗自己的一些衣服,哪怕洗不干凈也可以嘗試一下。 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3 讓孩子多和同齡人玩耍 讓孩子多接近其他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按計劃做事 幫孩子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比如說制定好了練琴的計劃,執行時就可以提前提醒他:“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 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讓孩子自由探索 孩子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武斷制止他。 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傷了他探索的信心。 發揮孩子個性中的長處 幫助孩子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孩子是急性子,就鍛煉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煉他的條理性。 強迫他改變自己的特質并不是一個好辦法,更容易讓孩子失去自信。 教他認可自己的長相 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美的一面。 很多不自信往往源于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讓孩子從小見多識廣 帶孩子旅游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 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4 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在玩游戲或者其他方面遇到困難時,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家長可以從側面指點。 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表揚要具體 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贊許的具體理由,用贊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具體的稱贊能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