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來問你一個問題, 每個人,都各自有著身不由己的立場和堂而皇之的理由 當自己正在傷害自己抑或是去傷害別人的時刻
對我來說,這個世界本來就不一定是非黑即白 所以自私與自我保護當然也就不一定是絕對可以被下定論然後批判的錯誤 當她只是個孩子,只是想要有個完整的家庭 當她只是個孩子,卻因為這個願望無知的被父親主導陪他演了一齣殘忍的戲 當她只是想要留住自己岌岌可危的工作,既無心又有心的編造謊言與利用自己身邊的親友 當她只是渴望著走入婚姻,不情願但努力的戴好新好後母與完美女友的面具
對我來說這個故事它一點都不狗血、也完全不是走心靈雞湯的路線 雖然時而彷彿走著鋼索驚心動魄、時而走心的動容 這一切卻是真實的懾人 血淋淋的描繪了可能是你與我、或是遇到過的每一個人 如何的在傷害別人的時候,說服自己只是在合理的自我保護 如何在自己犯了錯的時候,還是告訴自己別人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如何同時當一個勇敢又懦弱的人 在何時選擇當個善人 在何時選擇當個渾帳
對我來說它真實極了 如果你跟我一起投入到這個故事中 你會跟我一樣不時的恨透了這些曾經遇到過的狀況 職場、生活中的那些小人 帶給過你不如意的那些人 童年時曾霸凌你的那些人
可是反過來說 當你身為小人...... 當你帶給別人不如意了...... 當你也在某些時候霸凌過某個人......
不要告訴我你這一生從沒做過傷害人的事 那只是你的自以為
所以,在這個世界除了大部分的犯罪 對我來說,是從沒有非黑即白的
所以,對我來說 最難的永遠的不是去跟一個人道歉,而是去原諒一個人
一個有良知、有悔意、有自覺的人會做的到 只是時間或是長進有沒有讓你發覺自己的錯誤罷了
雖然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卻可能因為不甘心、因為憤恨、因為輸贏讓人遲遲無法決定
也因此 我們的肩膀都這麼重
這本書看到一半的時候 傳遞原諒石這個概念讓我回想起2000年的一部美國電影 讓愛傳出去 Pay It Forward 對我來說 關於原諒就如同當初結局留下的伏筆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 之於我,雖然也會忿忿不平 但如果可以放下肩上的大石再大步的往前走,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這是需要時間的 我深深的認為 一個故事所帶給你的,可以是充滿恨的覺悟、也可以是充滿愛的領悟 至於怎麼選擇 It depends on you.
SO 兩顆石頭 一顆寄給你需要被他原諒的人 另一顆寄還給你選擇原諒他的人 這可不是收集遊戲 最終、最好的結果,對我來說是願意真心釋懷的跟關係人一起把石頭丟了、然後一個華麗的轉身再瀟灑的邁步走 或者是像書中所說,讓這些石頭一顆顆的累積搭起一座沒有阻礙的橋梁、可以通過每個人的心牆 |
|
來自: sophia043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