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偏方——骨關節疼痛(風濕、類風濕)(下) 老鸛草方 用料:老鸛草10克。 制作:老鸛草3碗水煮至1碗水,煎至濃汁飲用,或代茶飲。 功效:祛風燥濕,活血通絡。此方用于調理風濕病。 備注:獻方人山東萊蕪張志貴。 提示:老鸛草的傳奇來歷。老鸛草是中國著名的醫藥學家孫思邈在煉丹和炮制多種治疑難病的妙藥時發現的。孫思邈在深山多日觀察,發現老鸛鳥在陡峭的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種無名小草,且此鳥一日比一日飛得雄健而有力。這一現象使他深受啟發,認為此草定有藥用價值。于是,隨即采回很多這種無名小草,煎熬成濃汁,讓前來應診的風濕病患者服用。幾天之后,奇跡發生了,原來雙腿及關節紅腫的患者均已腫消痛止,并且可下地而行走。后來孫思邈給此藥草起名字“老鸛草”,因此藥是老鸛鳥認識發現的,應歸功于老鸛鳥。由于中藥老鸛草對風濕病確有顯著的療效,民間習用的老鸛膏和老鸛草外用膏藥治療風濕痹證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狗脊追地風骨碎補方 用料:狗脊、追地風、骨碎補各15~20克,60 度以上白酒2斤。 制作:狗脊、追地風、骨碎補泡白酒半月,越長越好。此酒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功效:此方具有消炎消腫、祛風排濕、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一方多用,造價便宜,外用內服,安全有效。 備注:獻方人廣東廣州林玉英。此方是一老者告之,其本人08年扭傷,抹一晚上即好;同事患靜脈曲張小腿疼痛也抹好;有一患嚴重的神經性頭痛病人外抹止痛;鄰居一老嫗骨折多月,臥床不起,患處紅腫疼痛,用后消腫止痛;其老伴半夜腿涼,抹后,2小時有溫度。此人將藥酒給過多人,后來跟蹤調查效果皆理想。 反饋:遼寧盤錦儲寶香,此人2013年12月初,因出車禍摔傷,造成左側肋骨下邊軟組織損傷,睡覺不敢翻身,用了3盒跌打藥未好。此時正好聽到《健康快車》上有人獻此方,趕緊到藥店購買了藥材。因為著急等不及泡15天,在受傷后的第5天即使用。每天有時間就外擦,早晚各一次,10天見效,即能翻身,一個月痊愈。 鮮姜干棗方 用料:鮮姜、干棗、紅糖各1斤,60度純良老白干酒1斤。 制作:鮮姜、干棗剁碎,在不銹鋼鍋中熬煮,水沒過即可。大火燒開20分鐘后,轉小火2小時,期間不斷攪拌。最后加一斤紅糖,煮10分鐘后,再倒入1斤老白干酒,隨即熄火蓋蓋兒,密封在容器中。1日一次,一次1碗,吃完再服2片撲熱息痛,立即捂汗,讓汗出透。切記:不能見風。 功效:解表散寒,益氣養血,活血化瘀。 備注:獻方人遼寧陽郭女士。此人家里世代從醫,其曾祖父精心研制得此方。本人坐月子時患產后風,全身關節疼痛,手指變形。其父將此方給本人使用,用半付即好,此方對風濕也有效果。2001年去鞍山遇見一男學生,因踢球出汗后受涼,患強直病不能轉身,用3付即愈。 提示: 此方最好春秋兩季食用。高血壓、心臟病、嚴重體虛者不能。 扁蓄草雞蛋方 用料:扁蓄草1小把,紅皮雞蛋3~5個。 制作:扁蓄草慢火煮爛,后用此水煮雞蛋。早上空腹飲湯食蛋,300個紅皮雞蛋為1付,1付見效。 功效:適用于關節疼痛。 備注:獻方人山東煙臺盧威敏。此人患過類風濕關節痛,癥為指關節變形,渾身關節疼,不靈活,至不能躺下,嚴重影響生活起居,用此方一付見效。 提示:扁蓄草又稱扁竹、蔦蓄、篇蓄菜,中藥蔦蓄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蓄的地上部分。全國各地均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