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體內有一個生物鐘,我們日常的飲食方式、睡眠,甚至身體的激素水平、體溫和新陳代謝都遵循著它的節律。當外部環境與內部生物鐘之間存在暫時的不匹配時,比如我們穿越幾個時區遇到“時差”時,身體就會發生“不適”。那么這種不適對于我們的健康會有怎樣的影響呢?趕緊往下看吧! 諾貝爾獎與生物鐘 近日,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頒發給了三位發現了地球生命節律的分子機制的美國科學家——杰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 或許你會問什么是地球生命節律的分子機制。別急!小編給你翻譯:它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生物鐘”。 顛倒生物鐘的危害 而這三位科學的發現就是解釋了生命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生物的生物鐘究竟如何工作,以及它如何調控著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并通過這些發現,得出關于顛倒生物鐘對人體健康危害的3個結論。 什么是顛倒生物鐘呢?最接地氣的解釋就是——熬夜。熬夜會打亂人體內的精妙生物鐘,疾病也會隨之而來;熬夜會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熬夜還會促使腫瘤發生。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熬夜很傷身! 還不止于此! 打亂生物鐘帶給身體的影響還不僅僅局限于此!有跡象表明,我們的生活方式與體內生物鐘所規定的節奏之間的偏差,還會使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現抑郁癥…… 不信? ![]() ![]() 關鍵詞:生物鐘 免疫系統 《自然 - 通訊》發表的一篇關于小鼠研究揭示生物鐘和一天中的時間如何影響免疫應答的研究發現,生物節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物鐘,與 24 小時長的晝夜交替相互作用對身體影響的機制,能幫助制定藥物靶向策略,以緩解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物節律所描述的生物鐘能根據一個 24 小時循環周期調控地球生物的活動。通常認為,保持良好的生物節律有利于人體健康,而打亂生物節律(比如上夜班)則可能引發免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癥。雖然,這背后的分子聯系并不明確。但是這個發現足以讓我們認識到“遵循生物鐘”對維護免疫系統的重要性。 關鍵詞:生物鐘 human period 2蛋白 癌細胞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生物學家發現,負責調節人體睡眠周期或晝夜節律的蛋白質還可以保護人體避免零星形式癌癥的發生。 生物科學Finkielstein介紹:該蛋白質為human period 2,環境因素包括睡眠周期中斷,會使human period 2蛋白功能受損。具體來說,正常情況下的human period 2蛋白直接與腫瘤抑制蛋白相互作用,以控制癌細胞分裂。然而由于突變或發生某種方式變化后,當human period 2蛋白不起作用時,那么它就無法完成其防止癌細胞分裂的功能。這個發現也從側面解釋了乳腺癌在長期上夜班的護士和空姐中高發的原因。 目前研究人員正利用病患開展研究,以確定human period 2蛋白質以及產生該蛋白的基因發生故障后,哪些人會有患癌癥的風險。這些研究結果可能有助于開發新的、更有效的預防策略。 關鍵詞:抑郁癥 生物鐘 伴隨著抑郁癥出現的睡眠紊亂或者其他生理節奏混亂,有可能對大腦產生影響。關于大腦基因活性的研究表明,抑郁癥患者的日常生物鐘可能是紊亂的。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相當令人吃驚。”特拉維夫大學研究生物周期節律的生理學家NogaKronfeld-Schor說,“我們已經有證據,說明生物鐘紊亂和抑郁癥有聯系。” 雖然,這項研究沒有證明到底是抑郁癥導致了晝夜節律的紊亂,還是晝夜節律混亂導致了抑郁癥,但加州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傅嫈惠表示,它證實了兩者之間是有聯系的,并且有可能是相互影響,使抑郁癥趨向惡化。 關鍵詞:睡眠 腸胃 吃飯時間不固定容易造成慢性胃病已眾所周知。然而睡眠不規律也可能在無意中讓腸胃“受傷”。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汪榮泉教授在門診中發現,睡眠不規律,比如時常值夜班、輪班的工作人員更容易出現腸胃不適。 胃腸道也有自己的工作規律,特別是大腸,每天有幾個固定時間,蠕動會加快,而如果打亂生物鐘的工作節奏,腸道就會發出'抗議’,長此以往,便會導致胃腸運作不利,出現腹瀉、脹氣、便秘和腹部疼痛等不適。 汪教授指出,即便因為工作關系很難保持規律飲食與正常睡眠,也要注意腸胃的保養,在加班間歇吃點點心,別餓得難受后狼吞虎咽地進食。 看完了這些,親們,以后你還會不分白天和黑夜,打亂生物鐘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