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不敢看的電影,我認真地搜尋了一下我的腦子里的各種我看過的恐怖片,結論就是—— 不好意思,沒有。 之所以能修煉到我這境界,其實還是跟看多了有關,畢竟作為一個如今已經被加了v的影評人,好不夸張地認真跟你講,我就是從恐怖片發的家。 雖然現在我敢這么跟你吹,不過之前還不是這么個狀況,因為我也不是天生就在鬼片片場長大的,也沒有天生就掌握了金剛不壞之鐵膽,很久之前,在我還很“單純”的時候,“恐怖片”,甚至“鬼”這個字,都是我的雷區。 而我還有一個成天求我講鬼故事給她聽的發小兒,沒辦法,裝逼之心從小有之,我也只能硬著頭皮從百度百科搜了一堆鬼片的故事梗要講給她聽…… 那個階段是我對恐怖電影的啟蒙階段,看著百度對電影的圖劇情簡介,什么“恐怖的事件接連發生”、“嚇死了誰誰誰”、“誰誰誰不正常了之后”……我腦子里已經開始腦補出來一場又一場大戲了…… 后來真正意義上看了我人生的第一部恐怖片,是在中考考完的那天晚上,我自己一個人租了vcd,在家關了燈,黑燈瞎火跟神經病一樣貓在被窩里看完了這部日本版的《咒怨》。 啊,用我聊聊感受嗎?我用那陣子一宿又一宿的失眠告訴你,勞資一點都不害怕!!!一點都不!!! 正所謂,人性本賤,雖然失眠,雖然不怕得要死,我仍舊屁顛屁顛地跑去了租碟社把他家剩下幾部的《咒怨》系列美版日版的全看完了。 后來,我的恐怖片之路正式開啟了,中考放假的那個暑假我哪都沒去,把我家旁邊的那家租碟社的恐怖片幾乎租了個遍,雖然天天失眠,但我內心一點都不害怕呀! 在我整個觀影歷史上有這么幾部電影具有絕對里程碑的作用: 日本電影《恐怖爆發》、《切膚之愛》和《鬼伎回憶錄》,讓我徹底對“恐怖”倆字免疫了; 美國的《死神來了》、《電鋸驚魂》、泰國電影《惡魔的藝術》、《人肉米粉》等讓我對血腥電影免疫了; 日本豚鼠系列、《異常》、歐洲《人體蜈蚣》系列、《困惑的浪漫》讓我對感官下限免疫了; 法國的一系列挑戰倫理道德底線的電影,如《法國悲情城市》、《母愛的限度》、《不可撤銷》、《地獄解剖》等讓我對倫理底線免疫了。 至于日本亂鬼龍、青薔薇、歐洲嘔吐娃娃什么的……別問我,我不知道……我現在已經回歸小清新了。 哎……心好累,就這樣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