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歷朝代更迭數千年,王侯將相如滔滔江水滾滾涌來,共同將中華文明向前推進。而這其中能征善戰者眾多,名將層出不窮,他們無不是開疆辟土,開創新政權的功臣;亦或是抵御外來侵略,保家衛國的民族英雄,成為歷史長河中最閃耀的星星,名留青史…… 明朝有這樣一位將軍,他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干將,先后協助朱元璋平定各大小軍閥,北上攻克元朝大都,結束了蒙古的百年黑暗統治,他就是徐達。 徐達出身農民,從小和朱元璋就是玩伴。元朝末年,由于執政者兇殘無道,百姓無法容忍,頓時各地農民揭竿而起準備推翻蒙古人的黑暗統治,這其中就包括徐達和朱元璋。 在領兵起義時期,徐達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幫助朱元璋歸化了周邊諸省的地方武裝。不久,朱元璋掌握軍隊指揮權之后,徐達就更成為其十分倚重的得力干將。他先后南逾長江天險,攻占南方諸多重要城市;后又率領大軍北上討伐元順帝,最終攻克北京,統一了華北地區。那為什么徐達能占據古代名將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呢?他除了帥兵北伐元朝,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權又有其他什么功績嗎? 這其中一共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徐達收復了長期被外族侵占的燕云十六州地區,也就是現在的京津冀以及山西北部地區。這一地區戰略地位顯著,長期以來就是中原漢人政權防御北方外族族侵略的重要緩沖地帶。北方少數民族每逢秋冬糧草不足時,就以此為跳板南下洗劫富庶的中原王朝。自從五代這一地區被割讓以后,以宋朝為代表的漢人王朝因為失去了這一保護屏障,幾百年間屢次受到少數民族的侵略。 徐達收復這個戰略要地以后,重新為明王朝建立起阻隔北方少數民族南下的這一重要天然屏障,也正因此才為北京成為以后中國的首都奠定了基礎。 其次,縱觀中國王朝的興衰史,基本上每一個政權的興起都是從北方開始然后輻射全國,唯獨明朝是反其道而行之,出現這一奇特現象徐達占有重要的因素。從戰國七雄開始,秦朝就是從西北起家,向東南方向一路滅亡其他六國,第一次在華夏大地上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國家;另外之后的漢唐元清諸朝,都是從北方起兵,然后南下建立起全國性政權;即使是到建立新中國時也是由北向南推進,解放戰爭中首先解放遼沈地區,繼而南下渡江才占領民國首都南京…… 公元1356年,徐達率軍占領南京等地,后又擊潰割據南方諸省的陳友諒的軍閥武裝,為進行北伐戰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徐達自幼熟讀兵書,格局寬廣,再加上他性格溫良善于采納他人的建議,于是制定出最佳北伐路線。他甚至元大都守城軍隊數量龐大,不容易攻破,就采取步步為營的策略逐步向北推進。他先后進軍山東、河南等地,鏟除能夠支援北京的元朝軍隊,后等到北京孤立無援之際,進軍京津冀地區,對北京進行環圍之勢,最終一舉攻克了北京城。 徐達率大軍兵臨北京城下時,元順帝趁夜黑風高潛逃內蒙,一時間元朝軍隊軍心渙散。此時北方諸省均被明軍占領,朱元璋以摧枯拉朽之態統一了全國。同時已完成了中華文明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建立王朝政權的歷史,北強南弱的格局得到了逆轉! 最后,從世界上來看,明朝是第一個將成吉思汗后裔政權推翻的地區。北方的俄國被其統治了兩百多年,直到15世紀才獨立出來,成立了莫斯科公國;西邊的蒙古族汗國一直到16世紀才被滅亡……明朝的建立成為由成吉思汗席卷全世界所建立的游牧文明政權滅亡的開端,也是以蒙古族為代表的游牧民族逐漸走向沒落的開始,人類文明從此走向了另一個階段。 總之,徐達一生征戰沙場,不僅為滅亡元朝的暴動統治立下卓越的功勛,也在不經意間影響了現如今中國的政治生態格局,古代第一名將頭把交椅非他莫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