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常會遇到以下情況:求美者問肉毒素多久發揮作用,持續時間多久;醫生之間探討不同區域肉毒素的注射層次和劑量。在這個講究循證醫學的時代,本文將介紹各種肉毒毒素機制及不同種類肉毒素之間效能差異、明確肉毒毒素的適應癥以及肉毒注射操作的注意要點。 肉毒毒素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與突觸前膜受體結合,抑制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使神經-肌肉信號傳導發生障礙,引起肌肉松弛麻痹。目前肉毒毒素主要分 A 型和 B 型兩大類(表 1)。
表 1 不同類型肉毒毒素的起效時間和持續作用時間 從表中可知,A 型肉毒毒素相對持續時間較 B 型久,達 3-6 個月;而 B 型肉毒毒素的起效較快。 目前肉毒毒素的主要適應癥主要包括:皺紋、面部肌張力障礙、偏頭痛、手震顫、手部多汗癥、神經痛以及上肢痙攣等。 面部皺紋 面部皺紋(圖 1)主要分為動態性皺紋(面部表情肌收縮運動引起)和靜態性皺紋(年齡、吸煙、日曬等引起的皮膚真皮變薄)。
上面部皺紋主要是動態性皺紋,這與上面部表情肌功能豐富有關。而中下面部主要是靜態性皺紋。但這種分類并不絕對,比如對于上面部的眉間紋,年老的人群除了動態性皺紋外,往往同時還有靜態紋(圖 2、3)。
面部除皺使用的肉毒毒素的注射點和注射劑量都有較多的文獻研究和臨床報道, 各種類型的肉毒毒素參考劑量見圖 4。以降口角肌為例,Botox,Xeomin 以及 Dysport 的參考劑量分別為 2.5U、2.5U 和 7.5U)
面部肌張力障礙 面部肌張力障礙主要包括良性原發性眼瞼痙攣(BEB)和偏側面部痙攣(HFS)。良性原發性眼瞼痙攣是一種以雙側眼瞼不自主痙攣為特點的局部肌張力障礙(圖 5)。
良性原發性眼瞼痙攣主要由于涉及眼輪匝肌,注射層次主要皮下注射到眼輪匝肌(圖 6),標準治療頻率為 3-4 月一次,起始治療可分 5-8 個點注射,每個點注射 2 個單位; 視復診治療效果情況,治療劑量可增加至 6U 每個注射點。
偏側面肌痙攣是通常累及單側,以同側面部肌肉間歇性不自主收縮為特點的運動障礙。肉毒毒素注射目標主要在于放松相關的靶點肌肉(圖 7)
肉毒毒素治療同樣是 3-4 個月一次的皮下注射。不同類型肉毒毒素注射劑量見表 2。
表 2 Botox 及 Myobloc 治療偏側面肌痙攣的參考注射劑量(劑量單位為 U) 綜上所述,肉毒毒素在醫療領域已廣泛性的應用于從面部皺紋到肌張力障礙等一系列患者的訴求。目前關于 Dysport 和 Myobloc 這兩類 FDA 批準的肉毒毒素的研究仍相對較少,有待臨床醫師進一步臨床實踐和總結。此外,目前關于肉毒毒素研究的臨床證據等級多為 I-II 級,良好設計的多中心、隨機臨床研究仍有待關注。 參考文獻 1. Noland, M. E. Lalonde, D. H. Yee, G. J. Rohrich, R. J. Current Uses of Botulinum Neurotoxins in Plastic Surgery. Plast Reconstr Surg. 2016 Sep;138(3):519e-30e. 2. Small R.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for Facial Wrinkles. Am Fam Physician. 2014 Aug 1;90(3):168-75. 3. Anwar MS, Zafar H.Efficacy of botulinum toxin in 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 Desirable & undesirable effects. Pak J Med Sci. 2013 Nov;29(6):1389-93. 4. Sorgun MH, Yilmaz R, Akin YA, et al.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ifacial spasm over 16 years. J Clin Neurosci. 2015 Aug;22(8):1319-25.
|
|
來自: Jason哥1009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