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仙老師在氣脈手訣靈應(yīng)口訣里多次談到了形而上的“一”這個佛道文化里神秘的概念。張老師的法訣,如上訣第4訣之“一氣貫通丹田明”、第18訣之“道貫一氣通”。如下訣第9訣之“天地三玄一字真”、第11訣“一字合真氣”。 一氣,可以理解為“一氣”,重點是氣,一是形容詞形容氣的唯一性、單一性。也可以理解為“一即是氣”。這在道家哲學(xué)里多有闡述,“道生一,一生二”,則一是氣,二是陰陽。 一字,可以理解為“一個字”,法訣里的任何一個字,經(jīng)典里的任何一個字。在佛教的說法里,任何一個字、任何一句法語,都可能使人成就。就像禪宗教人參個“無”字,使很多禪僧開悟。有人讀經(jīng),讀到某個字就開悟了。 一字,可以理解為“一”這個字。因為在道家、佛家,“一”字,本身具有特殊的意義。比如老子《道德經(jīng)》里說:“道生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一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zé)o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講了“一”對于萬物、人類、神靈的重要,有生命的、無生命的、高級生命低級生命,都需要這個神秘的“一”。這個時候,“一”就是道,就是遍及萬有一切的氣,是生命的能量,也是生命的靈性。道教發(fā)展出了“守一”法。一者道也,道者氣也。守一則守道氣也。道氣萬千變化,丹道的修煉,就是巧妙地利用這萬千變化而去升華生命,解放靈性,與道合真,永得逍遙。拿經(jīng)典來印證,則知: 《道德經(jīng)》第十章云:“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莊子·刻意》云:“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 《莊子·在宥》廣成子云:“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余歲矣,吾形未嘗衰。” 《太平經(jīng)》云:“欲解承負(fù)之責(zé),莫如守一。”“人知守一,名為無極之道。……圣人教 其守一,言當(dāng)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yīng),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 張道陵《老子想爾注》云:“身為精車,精落故當(dāng)載營之。神成氣來,載營人身, 欲全此功無離一。”“一者道也,今在人身何許?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諸附身者悉世間常偽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獨一處。一散形為氣。” 《西升經(jīng)》云:“天地物類,生皆從一,子能明之,為知虛實,…… 丹書萬卷,不如守一。” 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地真》云:“余聞之師云: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故仙經(jīng)曰:子欲長生,守一當(dāng)明。思一至饑,一與之糧;思一至渴,一與之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