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有8對脊神經根,支配頭頸部及上肢的感覺、運動及反射。頸椎不同節段的病變,影像不同節段的頸脊神經,將產生不同的神經癥狀,故了解每一頸脊神經根所支配的運動肌肉、感覺區域及反射情況,對判斷定位頸椎的病變節段非常重要。
頸叢 cervical plexus由第1~4頸神經的前支構成,位于胸鎖乳突肌上部
的深方,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1.枕小神經 lesser occipital
nerve(C2)沿胸鎖乳突肌后緣上升,分布于杭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的
皮膚。
2.耳大神經 great auricular
nerve(C2、3)沿胸鎖乳突肌表面行向前上至耳廓及其附近的皮膚。
3.頸橫神經 transverse nerve of
neck(C2、3)橫過胸鎖乳肌淺面向前,分布于頸部皮膚。
4.鎖骨上神經 supraclavicular
nerves(C3、4)有2~4支行向外下方,分布于頸側部、胸壁上部和肩部的皮膚。頸叢深支主要支配頸部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
5.膈神經 phrenic
nerve(C3—5)是頸叢最重要的分支。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側,繼沿該肌前面下降至其內側,在鎖骨下動、靜脈之間經胸廓上口進入胸腔,經過肺根前方,在縱膈胸膜與心包之間下行達隔肌。隔神經的運動纖維文配膈肌,感覺纖維分布于胸腹心包。隔神經還發出分支至膈下面的部分腹膜。一般認為,右膈神經的感覺纖維尚分布到肝、膽囊和肝外膽道等。膈神經損傷的主要表現是同側的膈肌癱瘓,腹式呼吸減弱或消失,嚴重者可有窒息感。膈神經受刺激時可發生呃逆。
臂叢brachial
plexus是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1胸神經前支的大部分組成,經斜角肌間隙走出,行于鎖骨下動脈后上方,經鎖骨后方進入腋窩。臂叢的支分布于胸上肢肌,上肢帶肌、背淺部肌(斜方肌除外)以及臂,前臂、手的肌、關節、骨和皮膚。組成臂叢的神經根先合成上、中、下三個干,每個干在鎖骨上方或后方又分為前、后兩股,由上、中干的前股合成外側束,下干前股自成內側束,三干后股匯合成后束。三束分別從內、外、后三面包圍腋動脈。
1.胸長神經 long thoracic
nerve(C5~7)起自神經根,經臂叢后方進入腋窩,沿前鋸肌表面伴隨胸外側動脈下降,支配此肌。損傷此神經可導致前鋸肌癱瘓,出現“翼狀肩”。鎖骨下部分支發自臂叢的三個束,多為長支,分肌支和皮支,分布于肩、胸、臂、前臂和手的肌與皮膚。
2.肩胛下神經(C5~7)發自后束,沿肩胛下肌前面下降支配肩腫下肌和大圓肌。
3.胸內、外側神經(C5~T1)起自內側束和外側束,穿椽鎖胸筋膜,支配胸大肌、胸小肌。
4.胸背神經 thoracodorsal
nerve(C6~8)起自后束,循肩胛骨外側緣伴肩胛下血管下降,支配背
闊肌。在乳癌根治術中,清除腋淋巴結群時,應注意勿損傷此神經。
5.腋神經 axillary
nerve(C5、6)在膠窩發自臂叢后束,穿四邊孔,繞肢骨外科頸至三角肌深方。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圓肌。皮支(臂外側上皮神經)由三角肌后緣穿出,分布于肩部和臂外側上部的皮膚。肢骨外科頸骨折,肩關節脫位或腋杖的壓迫,都可能損傷腋神經而導致三角肌癱瘓,
臂不能外展,三角肌區皮膚感覺喪失。由于三角肌萎縮,肩部骨突聳起,失去圓隆的外觀。
6.肌皮神經 musculocutaneous nerve(C5~7)自外側束發出后斜
穿喙肱肌,經肱二頭肌和肱肌間下降,發出肌支支配這三塊肌。其終支(皮支)在肘關節稍下方穿出深筋膜延續為前臂外側皮神經,分
布于前臂外側的皮膚。

頸1神經根

頸2神經根

頸3神經根

頸4神經根

頸5神經根

頸6神經根

頸7神經根

頸8神經根

胸1神經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