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大晉王朝》之二十一:王朝末路

     夢想童年594 2018-01-02

    欒氏春秋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公元 416 年二月,后秦姚興病卒,終年五十一歲,其子姚泓繼帝位。姚泓是姚興的長子,性格寬和仁慈,喜愛文學,但沒有治世之才,而且懦弱無威,因此許多的兄弟都不太服氣他。

    劉裕早就有北伐之心,因為內部事務太多,又顧忌姚興的能力,所以一直沒有動兵。現在內患已除,姚興又正好死掉了,他沒什么本事的兒子姚泓繼了位,這正是北伐的大好機會。于是劉裕留劉穆之在京,親自率大軍起兵六路于義熙十二年(416)八月丁巳日出師北伐。


    晉兵所到,一路披靡,漆丘守將王茍生,項城守將姚掌等人紛紛投降,新蔡太守董遵據城而守,被檀道濟攻破城池后殺死。接著又攻克許昌、陽城、滎陽、成皋、虎牢 ,直指洛陽。


    這時后秦的精銳軍隊都在安定郡防御胡夏。姚紹建議放棄安定,抽出十余萬精銳兵力回防。但梁喜等大臣考慮到劉勃勃得到安定后如果繼續南下,京城將腹背受敵,建議姚泓調集關中兵力援救洛陽,不要動用北部的軍隊。姚泓采納了梁喜的建議,調集了兩萬騎兵,由越騎校尉閻生、武衛將軍姚益男率領去救洛陽,又命令并州牧姚懿自帶一支軍隊由蒲阪南下助攻。


    征南大將軍姚洸在洛陽守城。本來堅守城池不出,等待援軍是很穩妥的辦法。可是姚洸手下的司馬姚禹、主簿閻恢和楊虔都已經被王鎮惡收買了,他們強烈建議姚洸出兵迎戰。寧朔將軍趙玄反對說:“只要守住洛陽,敵人決不敢繞過洛陽西進。那我們就是為保衛長安立下一功。如果出城決戰被擊敗的話,我們很可能無力守城。洛陽若被攻下,長安就危險了。”姚禹、閻恢和楊虔以趙玄膽小為由,再次請姚洸派兵出戰。姚洸于是命趙玄帶兵出戰。趙玄嘆道:“我出戰必死 ,但我死得其所。只是你不用忠臣之言,肯定會丟失洛陽! ”遂帶兵出戰。


    這時,王鎮惡、檀道濟、沈林子和劉遵考四路兵馬已經從各自的戰線奔到洛陽合兵一處,士兵多過趙玄好幾倍 。所以趙玄出城后便被包圍,趙玄力戰而死。姚禹趁勢打開城門,姚洸這時候明白已經晚了,只好出降。閻生和姚益男走到半路上聽說洛陽已被晉軍攻破,只好停兵不進。到這個時候,東晉已經收復了黃河以南的河南和山東所有地盤。

    這時,后秦的內部又出現了叛亂。太原公、并州牧姚懿并沒有按照姚泓的命令南下援助洛陽守軍,而是在蒲阪自稱皇帝。姚泓一面派堂弟姚贊去守潼關,以防御東來的晉軍;另一面讓姚紹帶軍去蒲阪平叛。姚懿本來還想拉攏鎮守匈奴堡的寧東將軍姚成都和他一起叛亂,姚成都大罵道:“國家危險到這個樣子了,你不但不能救,反而還想當皇帝。你看有幾個人肯真心輔佐你?”于是帶兵去攻姚懿 。


    姚懿本就軍心不穩,一戰便敗,退守蒲阪。不久,姚紹也率大軍到了。姚成都和姚紹很快就攻入蒲阪,把姚懿生擒。這時姚泓的堂弟,征北將軍齊公姚恢在安定發動叛亂 。上文說過,安定的士兵都是精兵,是用來防備胡夏的。姚恢帶這樣一支軍隊叛亂,那是極危險的。姚恢認為姚泓一方面要派兵東拒晉軍,一方面還要派兵到山西平叛,關中必然空虛。而自己有大軍十萬,肯定能一路殺到長安,奪取政權。雖然他想得很有道理,但現實卻是無情的。姚紹很快從山西趕回來,在靈臺攔住了姚恢的軍隊。兩軍對陣后,呈膠著狀態,誰也不能前進一步。這時姚贊率潼關的守軍趕回來,從姚恢的后路殺入,姚恢大敗后被殺。


    王鎮惡所率的晉軍趁秦國內亂連連攻破澠池、蠡吾、陜津,開始強攻潼關。姚泓命姚紹帶五萬士兵去加強潼關的防守,同時又派人向北魏求援。


    姚紹帶兵五萬來到潼關后,認為王鎮惡兵少,便出關與之決戰,反被擊敗,王鎮惡并趁勢奪了潼關。姚紹退入定城,死死守城,這回再不敢出戰了。這一次他采取了較為正確的軍事策略。他派姚鸞在大路設防,姚贊在黃河設阻,斷去晉軍的糧道。晉軍前進被定城所阻 ,糧草又被斷去,很快就出現了糧荒。沈林子和王鎮惡一方面穩住軍心,一方面向劉裕求援。

    劉裕此時已經開通了巨野舊河道,可以一路由水運將糧草輜重運到黃河,再由黃河運輸到前線。但黃河北岸是北魏的地盤,要想從黃河進行大批量的運輸,還得北魏愿意才行。于是,劉裕派人給北魏送去重禮,要求借道。北魏這個時候已經換了皇帝。皇帝拓跋珪早年去賀蘭部的時候,見到一個極美的美女,可惜的是這個美女已經結婚了。為了得到這個美女,拓跋珪派人暗殺了她的丈夫 ,然后把她即賀氏娶回宮中,封為夫人。后來賀夫人生下一個兒子叫做拓跋紹。可能是上天報應,拓跋紹打小就是個兇狠無賴之徒,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在大街上搶劫,把行人連衣服都剝得精光。拓跋珪對這個兒子很是不喜歡,曾經讓人把他拴住倒懸在井中,直到快死了才拉出來。拓跋紹也對父親非常憤恨。


    百官聽了都很驚訝,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拓跋珪已經死了。百官頓時議論紛紛,人猜疑拓跋珪的暴亡與拓跋紹有關。但因為拓跋珪只有兩個兒子,另一個兒子失蹤,這個兒子殺父,他們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便都回家去了。


    百官中有一部分人比較機靈,急忙出城尋找到拓跋嗣 ,把拓跋嗣請了回來。拓跋嗣一回來,大家有了主心骨,很快就有握兵權的將軍主動把拓跋紹擒獲,交到拓跋嗣手里 。拓跋嗣命令把拓跋紹和他的母親賀氏,以及拓跋紹帳下的所有兵將以及充當內應的宦官、宮女全部殺死,然后繼皇帝位。

    到北魏拓永興五年(413),拓跋嗣迎娶姚興的女兒西平公主為妻,先給以皇后的待遇,但因為沒能鑄成金人,所以只好封為夫人,但對西平公主極為寵愛,勝過后宮中所有嬪妃。北魏和后秦也因此關系十分親密。東晉攻伐后秦的時候,后秦向北魏求援,劉裕向北魏借道。


    拓跋嗣經過反復考慮,決定拒絕晉軍借道。拓跋嗣派司徒長孫嵩都督山東諸軍事,派振威將軍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十萬大兵駐守黃河北岸,派黑槊將軍于栗沿黃河北岸的重要渡口構筑堡壘,防止晉軍過河北襲。


    晉軍因為北魏不肯借道,所有船艦只能盡量靠著南岸西行,晉兵在岸上用長繩拉纖前進。但因為風大浪急,有些纖繩斷了,戰船就漂流到北岸。北魏軍便奪去船只,殺死船上晉兵。劉裕如果派兵登岸還擊,魏軍便逃走;等晉軍退回去,魏軍就又返回岸邊。因為魏軍是騎兵,所以晉軍也拿他們沒辦法,前進速度明顯受阻。而王鎮惡又因為斷糧,屢屢來催,弄得劉裕很是苦惱,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一直在想辦法。這天晚上,劉裕又在思考。傳說這時候他抬頭望月,見天上半輪彎月,正在穿云破霧而行,突然悟出一個奇陣來。劉裕立刻招來相關技術人員,連夜準備和趕制了戰車一百輛、連臂大弩一百張、四尺鐵槊一千余根、大錘一百把。第二天武器齊備之后,劉裕命七百士兵用這些武器在黃河北岸擺出一個新月形的戰陣,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卻月陣”。


    這個“卻月陣”以兩千七百人大敗對方三萬人,成為歷史上經典戰役中的經典。而后來再沒有人用過這個陣形 ,又是少見中的少見。所以有必要在此詳細的解釋一下。“卻月陣”以河岸為月弦,月弓的弧形對外,形成一個新月形陣地。一百輛戰車中每車配七個人,一張連臂大弩,十多根四尺鐵槊,一把大錘。布陣后,有兩千士兵在水中作預備軍,攜帶大弩百張。一旦敵方開始進攻,立刻從河中進入陣中,每輛戰車上各加設二十名士卒,并在車轅上架有盾牌,以保護戰車。

    長孫嵩因為見晉軍只有七百多人,便派了三萬騎兵去沖,欲把這七百人全部趕到黃河里喂魚。在進入射擊距離后,晉軍先用大弩射,這種弩射得很遠。所以長孫嵩的部隊在很遠的地方就開始挨揍,等他們前仆后繼以極大傷亡的代價沖到比較近的距離時,晉軍又把四尺鐵槊上在大弩之上,用鐵錘來擊發。這種新式武器殺傷力極大,只要碰著不死也得半殘,就是被掃個邊,也得拉下二斤肉來。而半月形的陣地又注定魏軍在沖向敵陣的時候要越來越密集,人擠人,人挨人,魏軍攻得越近,那四尺鐵槊就越能多多地殺傷殺死敵人。一個四尺鐵槊彈射出去,一開始還只能打倒三四個人,等魏軍逼近后,便能打倒七八個,甚至十多個,以至于晉軍的陣地前尸積如山,成為天然的屏障,后面的人根本就沖不進來。魏軍死傷慘重,攻擊效果卻不明顯,很快失去信心,紛紛后撤。


    劉裕急派振武將軍徐猗之率五千騎兵渡河,追擊魏軍 。但魏軍畢竟還有一萬多人,在被徐猗之追上之后,反而給徐猗之一個反包圍。幸好朱超石趕來增援,魏軍才又撤退 。晉軍也不再追,返回南岸。


    這次勝利,給了魏軍一個狠狠的教訓,魏軍再不敢襲擾晉軍,劉裕西進的速度大大加快,為伐秦戰爭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王鎮惡得到后勤補給之后,帶兵襲擊了在陸路設卡的姚鸞和在水路設卡的姚贊。姚鸞戰敗被殺,姚贊戰敗退回定城。姚紹再一次派長史姚洽、寧朔將軍安鸞、護軍姚墨蠡、河東太守唐小方在黃河北岸的九原依險修筑工事,想在這里斷絕王鎮惡的糧道。但劉裕派沈林子、檀道濟、劉遵考、毛德祖等數路兵馬,以優勢兵力強攻下九原,把姚洽、安鸞、姚墨蠡、唐小方全部殺死。


    至此,姚紹斷敵軍糧道,堅守待敵自退的戰略全部破產,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堅守城池,盡量拖延滅亡的時間。姚紹身體本來就不好,在這樣的刺激下,身體惡化,不斷地吐血,很快病亡。姚贊繼任為統帥,但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堅守不出。

    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八月,劉裕大軍攻破武關,向后秦發起最后的總攻。沈田子、傅弘之一部由武關北進攻青泥,抄長安的后路;劉裕親率主力由潼關從正面攻向長安。


    姚泓也率五萬人馬先出城到青泥進攻沈田子。他想先擊滅這支兵力不多的晉軍,解決后顧之憂后再與劉裕的晉軍主力決戰。姚泓的戰略意圖是十分正確的,但在戰術運用上他不如沈田子這名老將。沈田子雖然只有四五千人,但他先發制人,在秦營正在忙著扎營的時候發動攻擊,并利用穿插戰術大敗后秦兵,秦軍逃回長安。


    劉裕這一路并沒有強攻定城,而是按照王鎮惡的建議從黃河入渭水,走水路繞過定城,直奔長安。姚贊擔心被包圍,便棄定城,退守鄭城。劉裕故技重施,再以水路帶重兵到達姚贊的后方。姚贊又棄鄭城,退守灞東。灞東就在長安東門外不遠的灞水之東,也就是說劉裕已經來到了長安城下。姚贊退無可退,便在灞東與劉裕的大軍決戰,從雙方士兵的戰斗力、將領的軍事指揮才能以及兵力對比可以看出,失敗的肯定是后秦。秦軍全軍覆沒,姚贊和姚泓退回長安城。王鎮惡追入平朔門,城內的秦軍根本不能抵擋,很快就被擊潰。姚泓退守內城,這個時候秦軍已成驚弓之鳥,士氣低落,毫無戰斗力可言,不斷有人逃走。姚泓知道大勢已去,便在第二天帶著妻子兒女和百官出降。姚贊不久也率姚姓宗族向劉裕請降。劉裕把姚泓留下,其他姚氏宗族全部在長安處決。姚泓也不過多活了幾天,被送到建康讓晉安帝司馬德宗參觀了一下,便也殺掉了。后秦遂滅。

    司馬休之父子、司馬國璠兄弟、魯軋、韓延之以及桓氏子孫都逃到了北魏。劉裕本打算在長安屯兵駐守,以此為根據地掃平西北。但在建康坐鎮的劉穆之于十一月突然病亡。為了穩定京中形勢,劉裕只得帶兵回去。他把自己十二歲的兒子劉義真任命為都督雍、梁、秦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雍、東秦二州刺史,成為長安的最高領導,以王修為長史,王鎮惡為司馬,沈田子和段宏為中兵參軍 ,傅弘之為雍州治中從事史,五個人共同輔佐劉義真。一切安排妥當之后,劉裕才放心回師。但他忘了一點,沈田子和王鎮惡一直就有私人恩怨,自己把這兩個人放到一塊兒 ,又沒有一個能夠鎮得住的人當主帥,那是很危險的。這為后來長安丟失埋下了隱患。

    天賜六年(409)十月,拓跋珪要立長子拓跋嗣為太子 。按北魏的舊風俗,只要是立太子,一定要先把太子的母親殺死,這雖然是為了防止太后和外戚專權,但也很殘忍。拓跋嗣的生母是劉貴人,劉貴人就要被賜死。但拓跋嗣對母親很孝順,大哭著乞求拓跋珪饒母親一命。拓跋珪說 :“當年漢武帝殺鉤弋夫人,就是為了防止母后干預朝政和外戚作亂。古人也做過這樣的事,這有什么奇怪的。我們這樣做是為了國家長久啊。”拓跋嗣沒辦法,只好回到東宮 。但是天天痛哭,沒完沒了。拓跋珪心煩意亂,便派人再召拓跋嗣入宮。拓跋嗣干脆帶了兩個心腹趁夜逃走了,心說 :“我不當太子,總行了吧。”


    賀夫人聽說拓跋嗣逃了,于是便請拓跋珪立拓跋紹為太子。賀夫人為了兒子前途,甘愿赴死的精神實在可嘉。但這又觸到了拓跋珪痛處,他大怒道:“朕最恨的就是婦人干政,所以才有殺母立太子的規矩。你來干政,那你是找死。”當即命人把賀氏拖出去,等天亮后處決。拓跋紹知道這個消息以后,立即率領心腹武士,并買通宮內宦官、宮女,連夜翻墻入宮,殺入天安殿,將拓跋珪亂刀砍死。拓跋珪時年只有三十九歲。


    第二天一大早,百官在端門外等著上朝。上班的時間早就過了,宮門卻遲遲不開。一直等到中午,宮門的門縫里才傳出一個聲音:“我有叔父,也有兄長。你們打算立誰為帝?”這是拓跋紹的聲音。


    劉裕前腳剛走,后腳赫連勃勃就帶大兵來攻長安了。赫連勃勃就是劉勃勃,他稱王后改姓“赫連”,“赫連”的意思是上天之子,與天相連。自己的同宗都改姓為“鐵伐” ,意思是:剛銳如鐵,皆堪伐人。赫連勃勃在國力強盛后,于公元 413 年 3 月,命令叱干阿利為工程總指揮,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筑城作為臨時都城。阿利雖然對搞工程,搞設計很在行,但這個人脾氣火暴,性情殘忍。他命令筑城工匠用蒸熟的土筑城,筑完后檢查,如果用錐子能扎入一寸,就殺掉筑城者,并把尸體也筑到城墻中去。因此,城墻筑得非常堅固,硬得可以磨礪刀劍。城筑好后,赫連勃勃自稱“聯方統一天下,郡臨萬邦”,故取名“統萬”。統萬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廣十步,宮墻高五仞,城內臺榭高大,飛閣相連。城開四門,東為“招魏”,南為“朝宋”,西為“服涼”,北為“平朔”。如此取名,表明赫連勃勃有統一天下的野心。但統萬城并非萬年不克之城,在赫連勃勃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元嘉二年(425),統萬城便被北魏拓跋燾攻占。


    赫連勃勃還讓叱干阿利監造兵器,結果造兵器的工匠也倒了霉。叱干阿利規定:弓箭射不透鎧甲就殺死制弓人 ,弓箭能射透鎧甲則殺死制甲人。等兵器造好后,又死了一大批造兵器的工匠。


    后秦和東晉交戰的時候,后秦軍最終不得不從安定撤兵回援長安,赫連勃勃趁機占據安定,得到了秦嶺以北的大片土地。等劉裕帶大兵東歸之后,他便兵分三路南下進攻長安。一路以太子赫連為前鋒都督,率騎兵二萬進攻長安,自己親率八萬大軍在后。一路由三子赫連昌向東阻住晉兵從潼關西援的路;第三路由王買德向南進攻青泥,阻斷晉軍從川蜀北援的路。


    長安雖以劉義真為名義上的主公,其實權力掌握在王修和王鎮惡手里。兩個人派沈田子、傅弘之北上拒敵。沈田子認為胡夏兵多將廣,其野戰能力也很強,不能在外決戰,便退守劉回堡。王鎮惡得到這個消息后大罵沈田子是膽小鬼,并親自帶了一百名親兵,去劉回堡催戰。沈田子本來就對王鎮惡很有看法,又聽說王鎮惡大罵自己膽小怯戰,并要帶人來監督自己,非常生氣,便有了殺王鎮惡之心。王鎮惡剛來到劉回堡,便被沈田子派族弟沈敬仁埋下的伏兵殺死。沈田子這一瘋狂的舉動把傅弘之驚訝壞了,他問沈田子:“你怎么把總司令給殺了!”沈田子毫不在乎地說:“王鎮惡要謀反,我奉太尉(指劉裕)密令殺之。”傅弘之和沈田子在一起共事很久了,他知道沈田子是個愣頭青,而且與王鎮惡一直相處不睦,他懷疑是沈田子報私仇,于是道:“既然王鎮惡謀反,那他是死有余辜。但畢竟殺死王鎮惡不是一件小事,我和你一起回長安解釋一下這件事,這樣比較好。”


    沈田子一口答應,讓沈敬仁守城,自己和傅弘之趕回長安。傅弘之先派親信趕到長安把這件事報告給王修。王修急忙派兵等候在城內,等沈田子一入城,就把他捉了起來。沈田子強辯自己是奉了劉裕的密令殺死王鎮惡。王修說:“你把密令拿出來給我看。”沈田子當然拿不出來,于是被王修斬首。傅弘之持劉義真的命令回到劉回堡,很輕松地就奪了軍權,斬了沈敬仁,然后率眾迎戰胡夏太子赫連的軍隊。兩軍在池陽進行了一場大戰,赫連大敗后撤,逃至寡婦渡又被傅弘之追上,又一次大敗。赫連兩萬人馬折去了一半,只好退兵。

    晉軍前線大捷的時候,長安城內發生了內亂。因為王修對十二歲的劉義真管教很嚴,喜歡玩耍的劉義真對王修一直很不滿。出了王鎮惡這檔子事后,劉義真手下那幫陪他玩耍的寵臣又說王修要謀反。劉義真也不管真假,反正他很討厭王修,便以這個理由把王修給殺了。殺死王修后 ,軍政大事就都得由劉義真一個人來定奪了。劉義真于是把所有的軍隊全部調到長安城中,他以為兵力集中在長安城內,這樣就非常保險了。但結果是正準備撤退的胡夏軍隊又卷土重來,把長安圍得如鐵桶一般。圍好之后并不攻城 ,而是分兵守住險要,斷去長安的糧道和援軍。劉義真的十多萬大軍和老百姓在長安城內待了半年之后,就吃光了所有的糧食。劉義真也不敢出戰,便派人向父親劉裕求救。劉裕回到建康后,被封為相國、宋公,加九錫禮,儀服禮儀和皇帝一樣,就差穿龍袍坐皇位了。但劉裕仍然沒有打算馬上當皇帝。不久,他接到長安的情報,王鎮惡、沈田子、王修皆死于內亂,而十幾萬晉軍全被圍困在長安城中,糧食也吃光了。劉裕大驚失色,急忙派輔國將軍蒯恩趕往長安,接應劉義真東歸;又任命相國右司馬朱齡石為都督關中諸軍事、右將軍、雍州刺史,也一同前去,代守長安。


    朱齡石和蒯恩趕到長安,催促劉義真出城。劉義真在他手下那幫寵臣的勸說下,離開長安前在城內大肆搶劫,雖然名義上是不給胡夏留下東西,但受害最深的還是老百姓。劉義真帶著搶來的東西,出城緩緩東行。胡夏知道晉軍畢竟擁有十多萬兵力,并沒有敢正面與晉軍發生沖突,而是以三萬騎兵在后襲擾。傅弘之勸說劉義真放棄這些搶來的東西,輕裝而行,但劉義真舍不得。


    于是晉軍只能且戰且退,還要保護財物,十分疲憊。退到青泥北的時候,胡夏的王買德率兩萬騎兵殺到,赫連昌又率三萬騎兵從潼關趕來。胡夏的軍隊三路夾擊,其中兩路又是生力軍。而晉兵早已疲憊不堪,明顯處于劣勢。傅弘之和蒯恩與胡夏軍隊苦戰了七八天,最終兵敗被俘。劉義真這一次倒是很堅定地放棄了一切財物,什么也沒敢要,帶著親兵拼命逃竄,竟然逃了出去,連身邊的親兵也都被他甩掉了,只剩下他一個人。不久,中兵參軍段宏帶著十幾騎找到劉義真。一行人翻山越嶺總算逃回東晉。


    赫連勃勃勸降傅弘之不成,把他剝光衣服綁在屋外,稱什么時候他愿意降了,再把他放回來。時值農歷十一月 ,外面正下著雪,傅弘之在外大罵不止,一直到被凍死。其他被俘的晉軍全部被赫連勃勃下令殺死,晉軍士兵的人頭堆成京觀,又名為“髑髏臺”。


    因為劉義真走的時候擄掠長安,百姓深恨晉軍,到了晚上便奪城門迎胡夏軍。朱齡石雖然挫敗了這起奪門事件 ,但從此事中他感覺到長安不可守,便焚毀長安宮殿,退出長安。途中被赫連昌包圍,朱齡石和他的弟弟朱超石及全軍全部戰死。

    赫連勃勃進入長安后自稱皇帝。大家都建議赫連勃勃遷都長安,赫連勃勃認為北魏才是他最大的隱患,如果以東北部的統萬城為都,可遏制北魏西進。于是命太子赫連守長安,自己帶大軍返回統萬城。


    再說劉裕得知青泥大敗,關中盡失,不由大慟,登城墻而北望,痛哭流涕。不久劉義真回來,劉裕降劉義真為建威將軍、司州刺史,接著又打算北伐胡夏。但由于東晉當年曾發生一次大面積的水災,百姓困餓,盜賊蜂起,國力比較匱乏,加之胡夏的赫連勃勃與后秦的姚泓不可同日而語,前者是人杰,后者為狗熊,北伐的勝算并不是很大 ,劉裕最終放棄了北伐。本想再多建一些功業的劉裕這時候基本上沒什么大事可干了,而且他可能也感覺到自己時日不多,于是就加緊了代晉建宋稱帝的步伐。他稱帝的第一步是算命,看自己什么時候稱帝最合適。算命的結果是“昌明之后尚有二帝”。

    昌明就是司馬曜,昌明是他的字。這句讖語的意思是 :“東晉在司馬曜死后,還應當有兩個皇帝才會結束。”劉裕很相信這個,于是就派中書侍郎王韶之把吃得香、睡得著 、沒病沒災、成天樂呵呵的傻皇帝司馬德宗給弄死。王韶之弄死司馬德宗的時候,還費了一番工夫,因為司馬德宗的弟弟司馬德文每天陪在他身邊侍候飲食起居,從不離開。王韶之等了好多天也沒找到下手的機會,到了十二月戊寅

    這天,司馬德文正好生病了,出宮休養治病。王韶之趁司馬德文不在,就帶人把司馬德宗勒死。司馬德宗死后,劉裕又立司馬德文即皇帝位。


    司馬德文雖然知道自己的哥哥是被劉裕害死的,但也沒有辦法。其實就是當不當皇帝這件事,都不是他說了算的。兩年后,在劉裕的再一次操縱和導演下,百官一致上書要求司馬德文禪位。


    司馬德文雖然心中痛楚,卻不得不裝作很高興的樣子說道:“其實在桓玄篡位建梁朝后,晉朝就失掉了天下。多虧宋王劉裕又恢復晉朝,使晉朝又得以延續了近 20 年。今日禪位,我非常愿意。”欣然提筆寫就讓位詔書,然后帶著自己的家屬走出了皇宮,把這個充滿陰謀與欲望的地方 ,讓給了劉裕。司馬德文被劉裕封為零陵王,遷居秣陵縣城,由冠軍將軍劉遵考帶兵監管。公元420 年 6 月,東晉滅亡。自晉元帝創立江東,到晉恭帝禪位于宋,東晉共歷十一主,一百零四年;東西兩晉合計共歷十五主,前后一百五十六年。

    劉裕于當月稱帝建宋朝,追尊其父劉翹為孝穆皇帝,生母趙氏為孝穆皇后;尊奉繼母蕭氏為皇太后;立劉義符為皇太子;以司空劉道憐為太尉,封長沙王;追封劉道規為臨川王;其余功臣增位晉爵各有封賞。又追封劉穆之為南康郡公,王鎮惡為龍陽縣侯。一個新的朝代———南朝開始了。

    東晉滅亡后,西涼也就轉向宋朝稱臣。西涼原本是向后秦稱藩,但由于后秦的國力日漸衰弱,顧不上管理涼州的事務,因此西涼總受北涼的欺負,經常被沮渠蒙遜帶兵搶劫和侵略。西涼李暠遂于公元 405 年向西遷都至酒泉 ,并向東晉稱臣,被封為酒泉公。但后來北涼仍襲擾不斷,一直侵蝕西涼的領土。


    公元 417 年二月,李暠病死,其子李歆繼位。西涼與北涼的戰爭仍是連年不斷。直到公元 420年,沮渠蒙遜假稱南伐西秦,暗中帶重兵埋伏在川巖。李歆以為北涼伐秦,必然國內空虛,舉三萬騎兵進攻北涼的都城張掖,途中被北涼軍伏擊,西涼軍大敗。李歆出征的時候曾經慷慨激昂,認為自己必勝,并拒絕了尹太后的勸說,戰敗之后,他覺得沒臉再回酒泉了,便領敗軍再戰。但連戰連敗,最后死于亂軍之中。沮渠蒙遜乘勝攻占酒泉。

    李歆的弟弟李恂其后以敦煌為都,自稱冠軍將軍、涼州刺史,繼續西涼政權。沮渠蒙遜繼續派軍討伐,圍攻敦煌。李恂據城而守,北涼軍屢攻不下,又引水倒灌敦煌,終于攻破城池,李恂自殺,時為公元 421 年,西涼滅亡 ,歷二主,共二十二年。

    李歆的第三個兒子李重耳逃至北魏,他的五世孫為李淵,即唐朝的開國皇帝。而劉裕則為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后代。一個開國皇帝是漢朝王室子孫,一個滅國王子是唐朝開國皇帝的祖宗。漢唐兩個大朝,竟在此時以這樣的一種形式碰了一次面,也算是一個難得的巧合。


    西涼被滅,按說宋國應當征討北涼,為自己的藩國報仇,但中間隔著一個西秦,漢中險地交通也不方便,而且年近六十的劉裕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了,健康狀況急轉直下,所以無暇征討北涼,卻開始考慮自己的后事了。這個時候,被廢為零陵王的司馬德文只有三十六歲,正當壯年,而且身體倍兒棒,劉裕知道自己一定會死在司馬德文前頭,為了不給子孫留禍患,他派瑯琊侍中張偉帶毒酒去秣陵去鴆殺司馬德文。


    張偉不忍謀害故主,不去又難以交代,就飲毒酒自殺了。劉裕聽說后,也嘆息不已,但為了他宋氏的江山,還是不能放過司馬德文。于是又派司馬德文的大舅子,褚皇后的二哥褚淡之帶了一批武功了得的大內侍衛去殺司馬德文。褚淡之到后把褚皇后叫出去聊天,他帶來的那些武功好手則翻墻進入司馬德文室內,逼司馬德文喝下毒酒。司馬德文拒絕:“佛教說:人凡自殺,轉世不能再投人胎。”這些人便把司馬德文摁倒在床上,用被子把他給捂死了,然后又跳墻出去。褚皇后和二哥說完話回來后,發現司馬德文已經氣絕。褚皇后伏尸大哭,禇淡之裝作不知情的樣子也跟著掉了幾滴淚,然后勸了勸妹妹,料理了司馬德文的喪事之后,回去復命。時為公元 420 年 9 月。


    劉裕一共有七個兒子,長子劉義符為太子,但劉義符愛和一幫混混在一起胡鬧,這讓劉裕很是擔心,加上他的身體每況愈下,便開始考慮換太子的問題。他派謝晦考察老二廬陵王劉義真。謝晦考察后回來報告說:“劉義真有辯才,但無德量,德輕于才,實非人主。”


    公元 421 年,劉裕的三兒子劉義隆才十四歲,年紀還太小,劉裕暫時并未考慮把他列為太子人選。老四劉義康只有十二歲,其余三個兒子更小。劉裕最終還是沒有廢掉太子劉義符。公元 422 年春,劉裕有一段時間臥床不起 ,后來病情轉好,但到了夏天又突然惡化。劉裕任命徐羨之 、傅亮、謝晦三人為輔政大臣,同時暗令劉義符防備謝晦有不臣之心。不久后劉裕病亡,年六十歲,在位兩年有余。


    劉裕從把持晉朝政權到做宋朝皇帝的這一段時間所采取的治國政策是很積極的。由于他出身貧寒,生性節儉,所以很注意休養生息,愛惜民力。后宮的嬪妃很少,宮女和太監自然用得也少,宮內開支并不多。劉裕更不喜珍寶奇異之物。當年他出征后秦的時候,有人送上來一個琥珀枕,光色華麗,十分漂亮。劉裕讓人把這個琥珀枕搗成粉分給將士作金瘡藥。嶺南曾經獻上一種筒細布,做工精致異常,劉裕認為這種東西太耗費人力,但用處并不大,屬于奢侈品,于是命有司彈劾嶺南太守,并下令禁作此布。


    劉裕平定關中后,他得到了姚興的侄女姚氏,由于姚氏太漂亮了,連不近女色的劉裕也被她打動了心,對姚氏十分寵愛。臣下謝晦勸諫他不要因女色而荒廢政務,他當晚就將姚氏送出宮去。劉裕宮中所用的東西,能用銀器的絕不用金器,能用銅器的絕不用銀器。他還把自己貧賤時用過的農具在宮中專設一展覽室陳列起來,以告訴后代要克勤克儉。劉裕的女兒出嫁的時候,嫁妝中沒有一件錦繡金玉的衣物。


    劉宋初期,劉裕收復北方的青、兗二州,西至關中,大致擁有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成為東晉南朝時期疆域最大的一個王朝。劉裕即位前后,吸取了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抑制豪強兼并。他殺了奴客縱橫的京口大地主刁逵,把刁氏成萬頃的土地和大量財產分給貧民;后又殺了隱匿人口的余姚大族虞亮。有鑒于晉朝時荊州等地大將擁兵自重,屢為禍亂,他削弱強藩,集權中央,裁并荊州府的轄區,限制其文武將士的額員。為防止權臣亂政,他特下詔:凡日后大臣外出征討,一律配以朝廷軍隊,軍還交回朝廷。


    由于東晉士族隱匿戶口,大大減少了官府收入,劉裕下令整頓戶籍,厲行土斷之法,清理僑人戶籍,使僑富戶口編入所在郡縣。他還廢除一部分屯田池塞以賑百姓,并禁止豪強封錮山澤。國家出現財政赤字的時候,劉裕曾經想增發貨幣,造五銖錢。但經過太常范泰的勸說后,他終于沒有實施這個其實是變相掠奪民財的政策,轉之以依靠發展生產來充實國庫。劉裕下令:凡政府所需物資,不準像過去那樣濫行征發,而是派有關官員以錢購買。適當降低農民租稅,廢除苛繁法令,讓百姓在寬松的環境中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劉裕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比較明智的帝王 ,算得上是一代有為之君。

    北魏皇帝拓跋嗣聽說劉裕死了,便命司空奚斤為大將軍,率兵南下,欲收復河南、山東等地。這時在河南省汝河與潁河流域,活動著一支一兩萬人的隊伍,這支隊伍是晉朝宗室司馬楚之組織起來的,他們占據長社,與宋國為敵。這一段時間內,宋國并沒有發兵攻打他們,而是派刺客去刺殺司馬楚之。但刺客沐謙不但沒有下手,還投奔了司馬楚之。后來劉裕病重,又一直操心選太子的事,便沒有來得及剿滅司馬楚之。當然,司馬楚之的實力也不足以讓宋國擔心,所以才得以存在下來。這次北魏南征,司馬楚之主動聯絡北魏,被北魏任命為征南將軍兼荊州刺史,與奚斤一起進攻河南。司馬楚之進攻雍上,奚斤進攻滑臺。


    虎牢關的司州刺史毛德祖連忙派司馬翟廣馳援滑臺,又派長社令王法政去守召陵,將軍劉憐守雍上,防御司馬楚之。司馬楚之攻打雍上的劉憐,因為劉憐堅守不能攻下;奚斤圍攻滑臺,也不能攻下;只有尚書滑稽乘虛攻下防守薄的倉垣,陳留太守嚴稜則主動向奚斤請降。但魏軍占領倉垣和陳留并不能改變戰局形勢,晉軍和魏軍仍被宋軍所阻擋,不能南下。


    于是拓跋嗣親自率軍五萬,向南進發,并向奚斤下了死命令,如果攻不下滑臺,就要治罪。奚斤遂親自沖到第一線和士兵一起攻城,魏軍士氣受到鼓舞,攻城力度明顯增加,很快攻破滑臺。守吏王景度棄城而逃,司馬陽瓚率兵與魏兵巷戰,最終被俘后遇難。奚斤乘勝擊敗迎面碰上來的翟廣援軍,直抵虎牢關下。毛德祖固城而守,魏軍屢次強攻,損兵折將,不能登城,再次被阻。這時魏軍的黑矟將軍于栗出兵河陽,進攻洛陽的輔城金墉。毛德祖則派振威將軍竇晃沿黃河南岸布防,堵截于栗。


    魏軍又派將軍叔孫建等部隊向東迅速渡過黃河進攻青州和兗州。宋國的豫州刺史劉粹,則派屬將高道瑾據守項城,徐州刺史王仲德帶兵據守湖陸,阻截魏軍。魏軍的娥清、期思侯、閭大肥等部進攻碻磝,兗州刺史徐琰稍一接觸便向南逃跑。于是魏軍的這部分很快攻破了泰山、高平、金鄉等郡 。叔孫建便由此向東逼近青州,青州刺史竺夔據守東陽城,同時向建康求救。

    宋國派南兗州刺史檀道濟會同冀州刺史王仲德,出師東援;廬陵王劉義真這時也派龍驤將軍沈叔貍,率軍支援。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第二年,最終魏將于栗在奚斤部隊的配合下突破了竇晃的防線,大敗竇晃,直逼金墉城。據守金墉和洛陽的河南太守王涓之聽說魏軍來了,棄城而逃。魏軍不戰而得金墉、洛陽。于栗被拓跋嗣任命為豫州刺史,鎮守洛陽。這時,魏軍得以抽出所有兵力集中到虎牢關那里猛攻,虎牢關越加吃緊,奚斤、公孫表等部日夜猛攻,魏軍的后繼部隊源源不斷。毛德祖拼命抵御,并挖通六條地道,夜里從地道中出來偷襲魏軍,將魏軍擊退。但魏軍被擊退并不亂陣腳,毛德祖又不敢追擊迫敵決戰,只能占了便宜后迅速回城。所以魏軍很快又重新集結攻城。


    毛德祖又用了一個反間計,假裝和公孫表通信,卻故意讓奚斤看到。奚斤查獲書信后,立刻密報拓跋嗣,正巧太史令王亮和公孫表有矛盾,便借這個機會向拓跋嗣說了公孫表的許多壞話。拓跋嗣于是迅速派了欽差大臣,飛馳到公孫表的營中,把公孫表給勒死了。公孫表本是一員勇將,他一死,毛德祖便減輕了許多壓力,虎牢關竟然因此又守了三四個月。


    在山東方面,拓跋嗣命令叔孫建急攻東陽城,又任命刁雍為青州刺史,命令他率部協助叔孫建攻城。刁雍就是被劉裕殺掉的前豫州刺史刁逵的同族,刁逵被殺后,刁氏全族被殺。只有刁雍逃到后秦,后秦滅亡后又逃到魏國。


    東陽守吏竺夔一共只有兩千來人,他先派人把所有的莊稼都收割了,然后守城不出。魏軍進入青州后,因為不能就地籌糧等待后勤補給,浪費了一些時間。濟南太守桓苗趁這段時間趕到東陽城,與竺夔合兵一處共同守城。


    魏軍不惜代價地強攻,多次造成險情,并且有一次已經攻塌了一段城池,竺夔和桓苗在城缺口拼命搶堵,用尸體填埋缺口,總算擊退魏軍。這時魏軍中流行起瘟疫,有一大半士兵染病。叔孫建要退兵,刁雍極力要求繼續進攻 。正在爭執時,宋軍的援軍檀道濟部到了,魏軍遂迅速撤退。檀道濟是扔了輜重急行軍,到了東陽城時糧草已盡,士兵們也餓了一天了,所以也不能追擊魏軍,便留在東陽城修筑城防。


    魏軍在東部無法前進,而且碰到了宋軍主力,只好把進攻重點全部集中在西邊,集中了更多的兵力強攻虎牢關 。拓跋嗣親自在軍中督戰。


    虎牢關已經被圍七個多月,每天都在打仗,士兵已經死傷大半,在魏軍前仆后繼的強攻下,虎牢關在十多天后被攻破。但毛祖德已經事先在城內又修了三重城,魏軍本來以為成功了,卻見眼前又有一重城墻,只好又拼命往里攻。攻了一重又一重,攻到第三重時,宋軍檀道濟部已經兵至湖陸,劉粹來到項城,沈叔貍一部則在高橋。檀部被魏兵阻住,而劉部和沈部則因畏懼魏兵強盛,不敢與之決戰。魏軍得以從容攻破虎牢關,參軍范道基率二百人突圍南逃,毛德祖被俘后受到很好的待遇,但因傷重而死。虎牢關被攻破后,司、兗、豫三州諸郡縣全部為北魏占有。


    拓跋嗣本來還想乘勝南征,但也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罷兵回都。他回到平城后很快病死,太子拓跋燾繼位。拓跋燾聽從丞相崔浩的話,停止戰爭,休兵養民。宋軍連打敗仗,也失去了反攻信心。兩國遂罷兵。

    宋國丟失了大片土地,這讓當年跟著劉裕打江山的這幫將臣很是窩心,但皇帝劉義符倒沒覺得有什么,照玩不誤。這引起了下面這幫老將老臣的不滿。徐羨之、傅亮和謝晦三人雖然掌握朝綱,但他們更想要的是一個能帶領宋國一統天下的明君,而不是一個大權旁落,只知玩樂的昏君。于是,三個人和太后商量要廢掉劉義符。但廢掉劉義符后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更讓他們難受的劉義真會名正言順地成為皇帝。劉義真就是當年丟掉長安的那一位,后來又因為夸夸其談,被劉裕認為不能擔當未來天子的重任。而且這個人建立私黨,拉攏有自己的一批人,根本不把這幫老臣們放在眼里。也就是說如果劉義真當上皇帝,這幫老臣都將被打擊下臺。于是在廢掉劉義符之前,他們先一齊攻擊劉義真,以“潛懷異圖”、“訕主謗朝”的罪名將劉義真廢庶人,送到新安郡監視居住。后又派人把他勒死。


    除掉劉義真后,三個人通過太后發動兵變,廢掉劉義符,擁立劉裕的三子劉義隆為帝,劉義隆時年十七歲。劉義符被廢為營陽王,徙往吳郡,在路上又被徐羨之派人殺死,時年一十九歲。


    徐羨之、傅亮和謝晦把這一切都干完之后,突然后怕起來。廢帝、殺帝,這是歷代權臣才會做的事。劉義隆和他們并不怎么親近,擁立劉義隆的事也并非是劉義隆的意愿。如果劉義隆要計較起來,他們三個就是每個人長九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傅亮決定面對現實,劉義隆要算后賬,他也認了;徐羨之則心存僥幸,他問傅亮劉義隆可以和歷史上哪個皇帝相比。傅亮說可以和晉文帝司馬昭、晉景帝司馬師相比。徐羨之說,既然皇帝是個明君,那一定能理解我們的一番苦心。傅亮回答他說:“那也未必。”謝晦則請調為荊州刺史,并且暗中把所有自己用過的舊兵和部將都調到荊州,以防不測。


    劉義隆上臺后處理朝政,批閱奏章,管理國家,每天都過得很忙,從來不提三位輔政大臣廢帝殺君的事,這讓徐羨之和謝晦漸漸放下了心。直到登基后的第三年,劉義隆突然利用自己的親信士兵在京中將傅亮和徐羨之除掉。


    在荊州的謝晦得到消息,知道自己也不可免,遂舉兵造反 。劉義隆早就把檀道濟召到建康為帥,并調集了兵力準備平叛。知道謝晦造反后,檀道濟從建康出兵,江州刺史王弘 、彭城王義康、豫州刺史劉粹等人也先后出兵,一齊討伐謝晦。謝晦雖然善戰,但出師無名,軍心不定,再加上他的對手從各方面都要比他要強大得多。謝晦很快兵敗,被押至建康后殺死。謝晦一黨大多被誅。劉義隆加封檀道濟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兼江州刺史,并提拔了一大批新進將領,很快朝中之人都成為劉義隆的親信。劉義隆從此算是真正掌握了宋國的大權。

    北魏拓跋燾登基以后,柔然趁拓跋嗣去世,再次大舉南攻魏國。前文說過,柔然在豆代可汗的帶領下變得十分強大,與北魏經常發生大規模戰爭,爭奪北方霸權。公元410 年 5 月,北魏和柔然曾進行了一次大戰,柔然戰敗,豆代可汗在敗退途中病死。他的弟弟藹豆蓋可汗繼位,但四年后被北燕所殺,社侖的堂弟大檀,即紇升蓋可汗繼位 。大檀繼位后,繼續和北魏開戰,并放棄前嫌,實行聯合北燕和后秦的策略,使北魏十分被動。雙方多年戰爭,互有勝負。大檀這次率六萬騎兵先攻陷了北魏故都盛樂,再包圍云中城,北魏的北方邊境一時吃緊。拓跋燾早在十二歲時就在河套參加過抗擊柔然的戰爭,所以對柔然的戰術也頗為熟悉。他力排眾議,親自率三萬騎兵急赴云中救援。柔然依仗人多,重重包圍趕來救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及所部。拓跋燾命令所有弓箭手集中射向柔然大將于陟斤。于陟斤被北魏軍射殺后,拓跋燾趁勢率軍大縱深地向前穿插突破,北魏將士氣勢大振,奮力突擊柔然軍。柔然軍頓時被攪得一片混亂,大敗而逃,一直逃到漠北才敢停下。北魏軍遂解平城之圍,并趁勢收復盛樂。


    第二年,赫連勃勃病逝。因為長子赫連璝與父親赫連勃勃曾發生矛盾,赫連勃勃要廢掉太子,赫連先行兵變,但被其弟赫連昌所殺,所以次子赫連昌成為太子,繼承了帝位。拓跋燾決定趁機討伐胡夏,但一些將臣認為,如果柔然趁北魏西征,國內空虛時進攻北魏本土,那是很危險的 。建議先進攻柔然,把柔然滅掉或趕到沙漠的北部才能保證安全。崔浩道:“胡夏的統治很殘暴,早就不得民心,赫連昌又是個愚蠢的人,胡夏國土也不大,此次進攻胡夏一定會迅速勝利。等柔然南攻時,我們早就已經班師回來了。”拓跋燾遂派奚斤率五萬騎兵向南襲擊蒲阪,將軍周幾向西南襲擊陜城,河東太守薛謹為先鋒,拓跋燾親領大軍 ,向西進攻統萬城。恰好遇到天氣突然降溫,黃河結冰,拓跋燾臨時又做出決定,親率兩萬騎兵,迅速過河,以急行軍速度進兵到統萬城下。赫連昌沒想到拓跋燾來得這么快 ,根本就沒有時間調集部隊,也沒有準備長期守城的儲備,只能把城中的軍隊集合起來倉促應戰。

    雙方大戰不久,夏軍即敗,退回城中。魏將豆代田帶一支小部隊緊跟著殺入。夏軍借助復雜城防,拼命抵抗,豆代田所帶的魏軍竟又被擋出城外。因為統萬城十分堅固 ,城墻高大堅固,拓跋燾沒有強行攻城,在城外劫掠一番,退兵回國。這時,周幾攻破了弘農關(函谷關),但不久在弘農病死。奚斤暫時接管周幾的軍隊,繼續進攻蒲阪。


    蒲阪被魏軍攻破后,夏將乙斗逃往長安。長安守將為赫連助興,是胡夏皇帝赫連昌的弟弟,他聽說奚斤帶八萬大軍來攻長安,棄長安,退守安定。關中險地竟不戰而棄,被奚斤輕易得到。


    北魏得關中后,便與涼州接壤。北涼王沮渠蒙遜,氐王楊玄,為了避免魏軍乘勝滅了他們,都主動向北魏納貢稱藩。拓跋燾接受了兩國的稱藩后,繼續操演士兵,準備攻城器具,打算對胡夏進行最后的一擊。


    不久,赫連昌派弟弟平原公赫連定,率兩萬騎兵南下 ,要收復長安。奚斤帶兵與之激戰,數月不分勝負。拓跋燾遂乘統萬城空虛再次出兵西征。這次仍是率輕騎三萬,全速前進,迅速到達統萬城下。


    拓跋燾這次先派三千士兵進攻統萬城,其余士兵埋伏在深谷兩旁。赫連昌見魏軍人少,便出城迎戰。魏軍且退且戰,一直退到深谷,伏兵四起,大敗夏軍。赫連昌想逃回統萬城,但歸路被切斷,只得逃往上邽。魏司徒長孫翰率八千輕騎一路追擊,但赫連昌實在是逃跑得太快了,還是沒能追上。


    拓跋燾乘勝攻城。統萬城的城池雖然堅固,但由于主力在城外全部潰散,主將和皇帝都跑光了,城內既沒有高級將領指揮,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剩下的夏兵也全部逃散 ,所以魏兵很快攻入城中。胡夏的文武官吏以及后妃公主,全部被俘,只有赫連昌的母親,被一些親信侍衛護著拼命殺出,得以逃脫。


    拓跋燾攻下夏都之后,把所有財物分給將士,留常山王拓跋素鎮守統萬城,自己率軍回到平城。這時柔然則聚集起兵力來準備南征北魏,見魏軍主力回師,只好作罷。拓跋燾又命令奚斤帶兵北還。奚斤則上書稱,這正是消滅胡夏國的時機,決不可放過。拓跋燾便命令宗正娥清,太仆邱堆,各率一萬軍隊去支援奚斤。又調給奚斤精兵一萬 ,良馬三千匹。


    在陜南與奚斤對峙的赫連定聽說統萬城失守,又見魏軍不斷有援兵到來,只好放棄與奚斤的對峙,退守上邽。奚斤打算先進軍安定,與娥清、邱堆合兵后,再攻取上邽 。


    但營中突然流行起馬瘟來,許多馬都病死了,由于缺馬,行軍速度和后勤補給都受到嚴重影響。奚斤只好停兵不進 ,并且派出小股部隊四處尋糧。赫連昌趁機掩殺這些小股部隊。魏軍不但人馬受到損失,糧草也難以為繼,大家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整天靠喝稀飯度日。


    監軍侍御史安頡勸說奚斤與夏軍決戰,奚斤因為軍中少糧而不敢出擊,安頡道:“像你這樣拖下去,只能是糧食越來越少,最后斷頓。大軍無糧,早晚會被夏軍攻破。不如出兵,決一死戰。奚斤仍是不聽,只是等待援軍。安頡干脆和將軍尉眷私下挑選了一些精兵,把幾天的口糧一齊領來,飽飽地吃了兩頓。第二天安頡、尉眷帶兵與赫連昌決戰,正巧遇到了沙塵暴,魏軍處于上風向,夏軍只好紛紛撤退,夏軍由于撤退得比較及時,兵力方面的損失并不大,但最慘的是赫連昌在混亂的撤退中被安頡給活捉了。


    胡夏的皇帝被活捉,這給胡夏以相當大的震動。赫連昌長得很英俊,說話也謙和,而且善于騎射,因此被押到平城后,拓跋燾對赫連昌很喜歡,對他非常優待 ,封他為會稽公,又把妹妹始平公主嫁給他為妻。平時打獵什么的都帶著他。


    安頡則因功被封為建威將軍,兼西平公,尉眷被封為寧北將軍,兼漁陽公。奚斤沒想到自己的裨將立下大功,將自己比了下去,深以為己恥。這時赫連昌的弟弟赫連定從上邽又轉移到平涼并稱帝。奚斤便把所有的軍糧拿出來 ,率兵急速行軍,去進攻平涼。沒想到赫連定早在路上設下伏兵,大敗魏軍,并擒獲奚斤、娥清、劉拔三將。這時太仆邱堆正好押著糧草來到安定,聽說奚斤大敗,連糧草也不要了,趕緊帶兵趕回長安守城。赫連定乘勝進逼長安,邱堆所帶士兵不多,不敢守城,又棄長安退到蒲阪。

    拓跋燾聽說邱堆不但把糧草都送給了敵人,還輕易放棄長安,立刻派安頡帶兵去蒲阪,先將邱堆斬首,再帶領所有士兵阻擊夏軍。拓跋燾為了徹底擺脫北面柔然的不斷襲擾,以便專心對付南邊的宋國并統一北方,于是決心集中力量打擊柔然。


    公元 429 年 4 月,拓跋燾與崔浩制定了一套非常嚴密的消滅柔然的戰略計劃。柔然是游牧民族,春夏的時候部族們各自放牧,秋冬的時候則集中起來向南進攻。拓跋燾利用柔然的這個規律,在他們放牧的時候,兵分兩路,一路由司徒長孫翰領兵由西道通過大娥山,另一路拓跋燾親自率軍由東道通過黑山,越過大漠,在可汗庭合擊柔然。兩路軍隊全部為輕騎兼馬,不帶輜重,在栗水時遇到柔然主力后迅速出擊。柔然一點兒防備都沒有,被殺得落花流水。大檀向西逃竄,大檀的弟弟匹黎一部在反擊中被長孫翰的兵全部殺死。


    六月,拓跋燾領軍沿栗水西進至菟園水 ,分兵搜捕大檀及其部眾,在東西寬約五千里,南北縱深約三千里的廣大土地上,魏軍不斷消滅逃散的小股柔然部隊 。原來被柔然征服的高車等部眾三十余萬人也乘機倒戈,歸附北魏,幫助魏軍對付柔然。拓跋燾一直追到涿邪山才引兵東還。大檀因為遭遇到幾乎滅國的慘敗,悒悒而亡。他的兒子吳提繼位后,向魏國稱藩乞和,拓跋燾遂以柔然為北藩。


    這時宋國的劉義隆已經幾次三番去信要求北魏還給宋國黃河南岸的地方,見北魏毫不理睬,便命右將軍到彥之 ,安北將軍王仲德,兗州刺史竺靈秀,共率五萬精兵北伐。又命驍騎將軍段宏,率騎兵一萬,主攻虎牢,豫州刺史劉德武,領兵一萬人作為后援,從弟長沙王劉義率兵三萬,坐鎮彭城,為總指揮。又派殿前將軍田奇再一次去北魏告誡拓跋燾,宋國只是收復黃河南岸的地方,并沒有打算去爭奪黃河北岸領土,希望北魏能夠主動讓出來。拓跋燾讓田奇告訴劉義隆:“我剛生下來的時候就聽說河南之地是屬于北魏的,你們這是侵略行為而不是收復失地行為。宋國要來盡管來,看你們有沒有本事奪得這片地方。”


    因為北軍不慣水戰,而且拓跋燾怕任用河南之地的司馬楚之、魯軋、韓延之等人會激起宋國同仇敵愾,于是把所有軍隊都撤到黃河北岸,并調集北方軍隊在河北集結。宋軍一路北上,先到碻磝,再西進滑臺,再到洛陽,再到虎牢,一路都是城門大開,魏兵盡退。到彥之見進兵這么順利,以為魏軍總算是想明白了,所以主動讓出了地盤,遂命諸將分守各地城池。王仲德告誡到彥之說:“到冬天河水枯干,黃河結冰時,魏軍一定會南侵。我們要做好準備。 ”但到彥之并沒有放在心上。果然到了這年冬天,魏軍突然南下,宋軍倉促集結應戰,結果大敗。魏國冠軍將軍安頡乘勝進攻洛陽,而洛陽竟然還沒有備足糧食。宋將杜冀守了幾日,吃光了糧食就棄城逃走了。魏軍又直攻虎牢關。虎牢關的守將尹沖向到彥之求援。到彥之派裨將王蟠龍率軍增援。但王蟠龍在七女津被魏將杜超伏擊,宋軍戰敗,王蟠龍戰死。尹沖本來就兵少,聽說援軍被擊敗,便不死守,和滎陽太守崔模一起投降了魏軍。


    到彥之一看這個陣勢,便退守東平,并請朝廷速派援軍。劉義隆趕緊命征南將軍檀道濟帶兵北上。魏國也再次增兵,派壽光侯叔孫建,汝陰公長孫道生,帶兵南下。魏國的援軍來得快,宋國的援軍來得慢。很快魏軍三支軍隊一齊向到彥之的主力攻來,到彥之再次下命令全軍撤退。將軍垣護之勸到彥之與魏軍一戰,到彥之不聽,王仲德則勸道: “現在我軍與對方還有一千多里地,滑臺也駐有重兵 。


    這時候南逃,軍心必失,滑臺也難保。我的意思是不如先移軍到山東,與滑臺成掎角之勢,然后再看情況定奪。”到彥之于是帶兵向濟南前進,剛到了歷城,魏軍已經迅速追擊而來。這時到彥之下定決心逃跑,誰也勸不住他了。到彥之命令全軍放棄舟船,登岸南逃,一路狂奔,逃到彭城 。鎮守須昌的竺靈秀看主力已經逃跑了,自己守孤城也很危險,于是也棄城南撤,退到湖陸。


    只有彭城的劉義欣慨然道:“天子命我鎮守彭城,我當與城共存亡,決不南撤。”在劉義欣的榜樣下,山東守將都守城不撤,沒有出現像河南那樣的大逃亡。


    魏軍進兵到濟南,太守蕭承之只有一千多士兵,實在是沒辦法守城。他干脆把四門打開,玩了個空城計。魏軍果然認為城中有伏兵,竟然在城外待了一天后退兵了。同時,魏軍又南攻到湖陸,竺靈秀這回跑得更徹底,連軍隊都不要了,帶了幾個親信南逃。劉義隆被這些逃跑將軍們激怒了。他下令將竺靈秀殺死,將到彥之和王仲德免職關押。任命垣護之為北高平太守,同時命令檀道濟加快行軍。檀道濟在進兵途中受到魏將叔孫建和長孫道生的阻擊,走得很是艱難。不過,總算是一路敗少勝多,還能夠前進。叔孫建和長孫道生邊打邊退,退到歷城的時候,叔孫建在一次偷襲中把檀道濟的儲糧給燒了。檀道濟只好停軍,加緊運糧。


    魏軍利用這一段時間猛攻滑臺,滑臺守將朱修之守了近四個月,因為實在是沒什么吃的了,就是城里的老鼠都被吃光了,最后終于城破被俘。


    檀道濟由于后勤不濟,將士們都吃不飽飯,沒辦法保持戰斗力,又聽說滑臺已失,只好退軍。檀道濟在退兵時 ,把所有的大米都鋪在糧倉的上邊,而下面則堆滿沙子。魏軍見宋軍并不缺糧,不敢過分進逼。檀道濟得以全軍而退。魏國終于將當初放棄的失地河南全部收回,宋將朱修之因為固守四個月滑臺得到魏國的尊重,被封為侍中,拓跋燾還在皇親國戚中選擇了一個女子嫁給他為妻。司馬楚之一再請求南征宋國,魏主沒有答應,只是任命他為散騎常待。


    胡夏新皇帝赫連定戰敗魏軍,生擒魏帥奚斤,收復關中后,卻沒有趁勢東進攻魏。結果,魏國從從容容地先在北邊打服了柔然,然后在南邊打跑了宋國后,剛騰出手來,便開始對付胡夏了。拓跋燾親率大軍從統萬城出發,進攻平涼。赫連定則從安定出兵,增援平涼,途中夏軍主力遇到魏將古弼所率一部。古弼雖然兵少,但利用伏兵獲勝,赫連定退守鶉觚原。拓跋燾又派尉眷等數路軍隊與古弼匯合,以主力軍圍攻鶉觚原。由于夏軍在鶉觚原的營中無井,水源又被魏軍斷掉,夏軍無法堅守,只好突圍。經過血戰,赫連定帶一部軍隊逃到上邽,但大部分夏軍,以及赫連定的弟弟烏視拔禿骨等百余名將相公侯全部被俘。



    晉朝歷代皇帝

    公元265-420

    西晉(265-317

    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承父親司馬昭的晉王之位,數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奐將帝位禪讓給自己,國號大晉,建都洛陽。





     司馬炎

     

    第一代

    西晉武帝

    晉朝開國皇帝

    265-290.05

    30-55

    236-290.05.16

    享年55

    河南溫縣人

    陵寢:河南偃師峻陽陵

    次子司馬衷繼位


    司馬衷

     

    第二代

    西晉惠帝

    290.05-306.11

    32-48

    259-306.11.17

    享年48

    河南溫縣人

    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陵寢:河南洛陽太陽陵

    司馬炎第25子司馬熾繼位





    司馬熾

     

    第三代

    西晉懷帝

    306.11-313.02.01

    16-45

    284-313.02.01

    享年30

    河南溫縣人

    永嘉之禍被劉聰俘虜

    313年被劉聰毒害

    陵寢:不明

    司馬炎之孫司馬鄴繼位

    司馬鄴

     

    第四代

    西晉愍帝

    313.06-316.12

    14-17

    300-318.02.07

    享年19

    河南溫縣人

    陵寢:不明

    被劉聰派人殺害

    西晉滅亡





    東晉(317-420

    少數民族內遷,建都洛陽的晉朝(西晉)亡國,公元317年瑯琊王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





    司馬睿

     

    第一代

    東晉元帝

    東晉開國皇帝

    317-323.01

    42-48

    276-323.01.03

    享年48

    河南溫縣人

    陵寢:江蘇江寧建平陵

    長子司馬紹繼位

    司馬紹

     

    第二代

    東晉明帝

    323.01-325.10

    26-28

    298-325.10.18

    享年28

    河南溫縣人

    陵寢:江蘇江寧武平陵

    長子司馬衍繼位





    司馬衍

     

    第三代

    東晉成帝

    325.10-342.07

    5-22

    321-342.07.26

    享年22

    河南溫縣人

    陵寢:江蘇江寧興平陵

    同母弟司馬岳繼位

    司馬岳

     

    第四代

    東晉康帝

    342.07-344.09

    21-23

    322-344.09

    享年23

    河南溫縣人

    陵寢:江蘇江寧崇平陵

    長子司馬聃繼位





    司馬聃

     

    第五代

    東晉穆帝

    褚太后掌政

    344.09-361.05

    2-19

    343-361.05

    享年19

    河南溫縣人

    陵寢:江蘇江寧永平陵

    司馬衍之子司馬丕繼位

    司馬丕

     

    第六代

    東晉哀帝

    361.05-365.02

    21-25

    341-365.02

    享年25

    河南溫縣

    陵寢:江蘇江寧安平陵

    司馬丕同母之弟司馬奕繼位





    司馬奕

     

    第七代

    東晉廢帝

    365.02-371.11

    24-30

    342-386

    享年45

    河南溫縣

    陵寢:江蘇吳縣吳陵

    元帝少子,桓溫立司馬昱為帝

    司馬昱

     

    第八代

    東晉簡帝

    371.11-372.07

    52-53

    320-372.07

    享年53

    河南溫縣

    陵寢:江蘇江寧高平陵

    第三子司馬曜繼位





    司馬曜

     

    第九代

    東晉孝武帝

    372.07-396.11

    11-36

    361-396.11.06

    享年36

    被寵信張貴人所殺

    河南溫縣

    陵寢:江蘇江寧隆平陵

    長子司馬德宗繼位

    司馬德宗

     

    第十代

    東晉安帝

    396.11-419.01

    15-38

    382-419.01.28

    享年38

    河南溫縣

    陵寢:江蘇江寧休平陵

    其弟司馬德文繼位





    司馬德文

     

    11

    東晉恭帝

    419.01-420.06

    34-35

    386-421.09

    享年36

    河南溫縣

    陵寢:江蘇江寧休平陵

    劉裕奪位稱帝,東晉滅亡

    后又派人以棉被悶死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电影福利免费|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日韩有码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好大好硬好爽免费不卡| 色播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av| 久久五十路丰满熟女中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 少妇和邻居做不戴套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福利| 强奷漂亮人妻系列老师|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APP|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欧美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国产亚洲AV电影院之毛片|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大香区一二三四区2021| 2020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中文一区字幕对白|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无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