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吃飯,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我們幾乎過什么節都是請客吃飯,圣誕節也吃,元旦節也吃,過一陣是春節,又是吃。 我的主業是讀金庸,金庸自己據說就很會吃,在北京喝豆汁都能喝得一滴不剩。不光會吃,他還能寫,請客吃飯這種經常都做的事,他居然能寫到催淚。 在他的筆下,有幾場請客吃飯,寫得特別感人。 今天我們來看幾段。 一、香香公主的爸爸請陳家洛 一看請飯的雙方,大家可能都覺得這位老爸應該把陳家洛暴打一頓。 但還真沒有。這一頓飯,其實很感人。 這是《書劍恩仇錄》里回部的一頓飯,叫做“偎郎大會”,回部里的未婚男女才有資格吃。大會主持人是木卓倫,是眾人的領袖,也是香香公主的爸爸。 所謂“偎郎”,是少女去偎情郎,由女方主動,用錦帶繞男方的頸,拉男方跳舞,一場就可以定終身。 宴會上燃著熊熊火堆,飄揚著悠揚的琴聲。大家分享著抓飯、烤肉、蜜瓜、葡萄干、馬奶酒。烤肉的吃法很特別,每人手里拿一個鹽巖雕的小碗,把烤肉在鹽碗中一擦,就可以吃了。 少女們紛紛出手,用錦帶套在意中人的項頸之中。陳家洛也在現場,作為一個拘束的漢人,看得滿臉通紅。 很快,飯局的最高潮到了——香香公主站了起來,拿著錦帶,款款走向陳家洛。人們都轟動了,沒想到第一美女也有了意中人。陳家洛更是暈頭轉向,不知道今夕何夕。 之所以說這一頓飯感人,其實和陳家洛無關,而是因為香香公主的父親木卓倫。 他看見愛女忽然也去偎郎,大出意外。一般來說,女兒找男朋友,父親是需要一些時間做心理準備的。這位父親明顯沒有做好準備。但他在現場的反應,卻很讓人感動。 書上說,他很是高興,眼中含著淚光,全神注視。 他在真心為女兒高興,甚至淚目。他相信她的眼光,一心盼望女兒幸福。這是一個好父親,和女兒一樣直爽、真誠、純樸。 看到這一段,我就忍不住想,如果他曉得了后來的結局,女兒因為陳家洛而死了,會是什么心情? 二、趙敏請張無忌 這是《倚天屠龍記》里的飯局,趙敏請張無忌。 趙敏在感情上是完全主動的,就連吃飯也全部是她主動約的。 第一次單約張無忌,地方就是趙敏選的,是大都偏僻街道里的一個小酒家。吃的也很有意思——涮羊肉,簡單、方便,又親近。 她是蒙古郡主,和漢人女孩子不一樣,不耐煩太多的套路和鋪墊。在熱氣騰騰的餐桌上,她上來就單刀直入,直接表達了愛慕: “張公子,你喜不喜歡常常見見我?” “你說是我美呢,還是周姑娘美?” 張無忌方寸大亂,招架不住,心想我的天啊,“番邦女子真是性子直率,口沒遮攔。” 這頓飯之后,他們又分分合合了幾次,發生了一些誤會,似乎漸行漸遠。 直到有一天,張無忌又來到大都,信步游韁,居然無意中又走到了那家小店。連他自己都吃了一驚: “怎地無意之間,又來到此處?我心中對趙姑娘竟是如此撇不開、放不下嗎?” 他走進店,卻發現趙敏也在那里呆坐著。 這一次小酒店的意外重逢,讓他們的心真的連在了一起,再也分不開了。 每當他倆吃飯,張無忌總是很多顧慮,比如不敢喝她的酒,每一口都要她先嘗。還有一次,他甚至不和趙敏同桌吃飯,寧肯躲到邊上去啃大餅。他似乎總覺得漂亮女孩子會騙人。 趙敏對此狂翻白眼。她鄭重告訴張無忌:本姑娘不會害你。 她對此還發過誓。這誓言完全是草原郡主的風范,又直接又坦率,連名字也用的是本族的真名: “若再起半分害你之心,我敏敏特穆爾天誅地滅。”——本郡主是很會騙人,但相中你之后,再沒有騙過你。 三、郭靖請哲別 這也是很感人、也很特別的一次請客吃飯。 和之前幾場不一樣,主題不是男女間的感情,而是男人間的情誼。 被請的人,叫做哲別,是蒙古草原上的神箭手,連鐵木真都中過他的箭;而請客的人,是郭靖,當時草原上一個六歲的小牧民。 那一天,哲別打了敗仗,受傷逃遁,機緣巧合地躲到了郭靖家。他問了小郭靖兩個問題:有弓箭沒有?有吃的沒有? 郭靖的回答很干脆:有! 他給了哲別兩樣東西,一樣是自己玩的小弓小箭;另一樣,則是家里的幾塊熟羊肉。 這就是小郭靖能給客人拿出來的最好的東西了。哲別接過熟肉,狼吞虎咽,吃完之后要送給郭靖一只粗大的黃金鐲子,郭靖卻說:接待客人,不可要客人的東西。 他還向哲別承諾:絕對不會透露你的蹤跡。 追兵很快到了,對小郭靖各種鞭打、拷問,打得他滿臉是血,他也只是傻叫道:“我不說,我不說!” 旁邊的鐵木真都被他搞得無語了。這個孩子,不說“不知道”,卻說“我不說”,真是傻的可以,也確實犟得可以。 最終,神箭手哲別歸降了鐵木真,也成了郭靖的弓箭師父,傳了他天下無雙的神箭。到后來,郭靖和鐵木真翻臉,南逃歸宋,是哲別拼著命保護了他: “你當年舍命救我,我今天就不能舍命救你嗎?” 小郭靖請哲別的這頓飯,簡單樸素,卻又豪氣干云,讓人想起李白的幾句《俠客行》詩: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贏。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草原上的人,不懂這些詩,但他們在行動上做到了。 從木卓倫到郭靖,他們的身份、地位、年紀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有相同的地方: 給客人們拿出來的,都是自己最好的食物,也是最貴重的承諾。 在今天,這樣真誠的食物,還有這樣讓人放心的承諾,顯得越來越稀缺了。 前不久,我看到一個很感人的視頻,叫做《草原上的承諾》。 一個90后的女孩、也是一家食品廠的廠長——祝丹丹,在康巴諾爾草原上執著地做一件事——種植天然無污染的蔬菜。 這里的草原,美得讓人想哭。 可這里的生活也很單調,附近最近的超市都要8公里。當我們在大城市里燈紅酒綠地嗨皮的時候,90后的她卻在這里每天默默種菜。 為什么非要到這里種菜呢?祝丹丹說,這里的土壤比較原生態,沒有污染,加上晝夜溫差很大,病蟲難以存活,不用農藥,蔬菜讓人放心。你看視頻里的蔬菜多么新鮮水靈。 雖然她不會武功,但卻和金庸筆下的故事很像,這也是一種草原上的承諾。 祝丹丹她們種出的棒棒的蔬菜,都供應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一種我們幾乎每個人都特別熟悉的食品——康師傅。 這個品牌誕生已經不知不覺25年啦,很多人包括我都是從小吃到大。如今,康師傅方便面里的蔬菜大部分都來自這片草原,就是為了安全、健康,保證天然無污染的地理環境。 如同書中草原上的俠客、好漢們一樣,食品,要給客人最好的;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