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描寫中,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她就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正是由于她的引見,才讓劉姥姥走進了榮國府。 劉姥姥作為一名山野村婦,為了生計,到京都的榮國府求一下救濟,雖然說她和榮國府沾點兒遠親(她女婿家的祖上與王夫人娘家的祖上連了宗),但是深宅豪門的榮國府豈能是她想進去就進去的?劉姥姥當然也明白這一點,但是她沒有打退堂鼓,而是想到了通過引見之人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引見的人正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 一般來說,凡是公侯之家,不光主人地位煊赫,就連仆人也飛揚跋扈,但是周瑞家的卻是個例外。當劉姥姥先來拜見的時候,周瑞家的不但沒有閉門不見,相反,卻是熱情接待。 正如書中所言:周瑞家的在內聽說,忙迎了出來,問:“是那位?”劉姥姥忙迎上來問道:“好呀,周嫂子!”周瑞家的認了半日,方笑道:“劉姥姥,你好呀!你說說,能幾年,我就忘了。請家里來坐罷。”劉姥姥一壁里走著,一壁笑說道:“你老是貴人多忘事,那里還記得我們呢。”說著,來至房中。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頭倒上茶來吃著,周瑞家的又問板兒道:“你都長這們大了!”又問些別后閑話。又問劉姥姥:“今日還是路過,還是特來的?”劉姥姥便說:“原是特來瞧瞧嫂子你,二則也請請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領我見一見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轉致意罷了。” 我當初在閱讀這一段的時候,以為周瑞家的純屬假仁假義,滿嘴客套話,但是后來故事情節的發展,讓我對周瑞家的逐漸改變了看法。當然,周瑞家的與劉姥姥的女婿狗兒家曾有過往來,而且在一件事上還曾得力于狗兒家,周瑞夫婦算是個懷情不忘的正人。正是由于周瑞夫婦的良好人品,才能幫助劉姥姥最終走進了榮國府,見到了榮國府的當家人----王熙鳳,而且在劉姥姥進榮國府的整個過程中,周瑞家的一直為其說好話,進美言,劉姥姥臨回家的時候得到了二十兩銀子和一吊錢的資助,這些錢財對于榮國府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對于劉姥姥一家來說,真可謂是天文數字啊。 劉姥姥自然要對周瑞家的表示感謝,便說道:“阿彌陀佛!全仗嫂子方便了。”周瑞家的道:“說那里話。俗語說的:‘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不過用我說一句話罷了,害著我什么。”正是這句“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道出了周瑞家的善良。 由此我想到現在,當別人有求于自己的時候,能幫上忙的最好盡力幫一把;實在是幫不上的,也不要給人家潑冷水、扯后腿;能夠間接幫上忙的,例如給人家指點一下迷津,替別人說上一句有幫助的話,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