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簫《Winter》 寒夜(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冬至才至,轉眼間又到小寒。今年的小寒正處三九,天寒地凍。“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小寒標志著人們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了。 小寒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歷1月5-7日之間,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那么你知道小寒節氣的由來嗎?今天小編為你介紹小寒節氣的由來。 小寒的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于本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說。這是因為在上一個節令冬至時,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最少,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等到冬至過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盡管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 小寒三侯 1、雁北鄉: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2、鵲始巢: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并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筑巢。 3、雉雊:雉在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小寒風俗之探梅 古往今來,詩人們從不吝嗇踏雪尋梅的佳句篇章,小寒時節,臘梅已開,紅梅含苞待放的姿態翩翩動人,選一處梅花盛開的絕佳風景,細細賞玩,幽香縈鼻,古來佳話~ 小寒風俗之冰戲 所謂冰戲,就是我們常說的滑冰運動,不失為寒冬中的絕佳項目,《宋史》有:“故事齋宿,幸后苑,作冰戲。”《欽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有:“西華門之西為西苑,榜曰西苑門,入門為太液池,冬月則陳冰嬉,習勞行賞。”《倚晴閣雜抄》中關于北平舊時風俗,寫有:“明時,積水潭嘗有好事者,聯十余床,攜都籃酒具,鋪截銳其上,轟飲冰凌中,亦足樂也。” 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 南京: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古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 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使臟腑的陰陽氣血有所偏衰。根據中醫“冬主收藏”的說法,在這一寒冷節氣我們應該滋養陽氣、收藏精微物質,使臟腑功能得到補充。 大多數怕冷、手腳冰涼的女性還會伴面色暗黃無光澤,有齒痕,虛胖等情況,多半都是因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造成的。小寒多喝湯,具有養生療效的湯品經常食用不僅可以感覺暖暖的,還會從根本上調理脾胃,改善氣血不足的情況。 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 將羊肉洗凈,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姜、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 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 ![]() 梨可調肺涼心,消痰降火 冬季因為室內溫暖,而且天氣含早,很容易上火,所以這些梨就成為最佳的水果,醫書記載性寒,味甘,微酸,入肺胃心肝經。主治熱嗽,止渴,治客熱中風不語,止心煩、氣喘。能夠調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 心意,似雪飛舞,訴說情誼幾許; 牽掛,透心徹骨,彌漫溫暖縷縷; 問候,凌波微步,在你心中立足; 我借,雪花一片,送上美好祝福。 |
|
來自: 初升紅日zcjyue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