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拔罐、刮痧是中醫外治法中最為常用的幾個方法,但大家對每一種方法都詳細了解過嗎?艾條熏一熏、刮個痧、拔個罐真的就那么簡單隨意嗎?君不見,日前新聞報道一大叔連續拔罐月余,貧血入院嗎?更有人艾灸后渾身乏力,側夜難眠。今天傳艾艾灸為大家揭開艾灸、拔罐、刮痧的神秘面紗,相信一定能幫到您!
拔罐 拔罐是中醫中藥的外治法之一,中醫理論認為,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于體表,造成局部淤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 在實際的臨床治療中,雖然拔罐幫助很多人解決了痛苦,甚至從根本上達到治愈的效果,但拔罐并非適合所有人。因為拔罐的過程中,會讓陽氣有所流失,所以拔罐只適用于氣滯血瘀、濕熱體質的人,這類人容易經絡堵塞,拔罐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開始劃重點了◆ 對于氣血虛弱的人則不適用,氣血虛弱的人平時容易沒有精神、容易倦怠,再使用拔火罐這種“泄氣”的方式就不妥當,還有老人、兒童、衰弱的病人也不適合盲目使用。 拔罐的特長是對付“外邪”、“瘀阻”,如果濕氣太重、氣血不暢的人,拔罐可以起到清理疏通的作用。但是陽虛、氣虛的人就不適合了,皆因拔罐耗氣血,這類人會越拔越虛。 老師,什么樣的人是陽虛、氣虛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 陽虛癥狀: 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頭目眩暈、精神萎靡、健忘失眠、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脈沉弱、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浮腫腰以下為甚、身上皮膚按之凹餡不起等。 對于氣虛來講情況比較復雜,種類比較多,有腎氣虛、肺氣虛、脾氣虛,心氣虛等,癥狀也各不相同,但虛證有一些相同的表現多為:面色蒼白、聲音虛弱、 呼吸短促、四肢乏力等。 如果大家分不清自己的體質,可以后臺留言自己的身體情況給我,傳艾學院幫您判別。 文字有點長了,插個圖片吧,大家可以放松一下,再繼續看重點 老師,拔罐有什么注意事項嗎? 特別提醒
刮痧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中醫認為,刮痧可以舒緩人體某些部位的長期勞累造成的酸痛,緩解人體疲勞,起到調整人體經脈流轉、順氣活血的作用。 以下是重點,請同學們幾種注意力了 艾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