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將“光年”誤認為是時間單位,因為“年”是時間單位。但“光年”是長度單位,是計量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的距離的單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 由于宇宙中的天體距離十分的遙遠,比如太陽和地球的距離,織女星和地球的距離等等,這些天體之間的距離計算若是使用千米,米等作為日常的計量單位,那么人類需要計算數字就太多了,不利于人類的科學研究。 在1838年,德國天文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貝塞爾首先使用'光年'一詞,作為天文學測量上的單位。他測量出天鵝座61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是10.3光年。 光年,即光在真空中用去一年時間所走過的距離。距離=速度×時間,光速約為每秒30萬千米(每秒299,792,458米),1光年為9460730472580800米。 太陽與最近的恒星半人馬座α星相距43萬億千米,用光年的單位計算就是4.545光年。而我們所處的星系——銀河系的直徑約有十萬光年。這樣對于天文學家來說,計算十分的方便。 光由太陽到達地球需時約八分鐘,即地球跟太陽的距離為八“光分”。但是,為了方便起見,科學家把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定義為'1天文單位'。太陽與地球的距離為1天文單位,與水星為0.4天文單位,與金星為0.7天文單位。 而一光年約等于63240天文單位。 光年的計算公式為: |
|
來自: 昵稱41082923 >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