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三個個案。 第一個個案自述: 「孩子一歲半之前,體質總體還是可以,很健康,臉蛋紅撲撲的,很挺多肉肉的,自從一歲半發燒,支氣管炎、有點喘,打了三天點滴以后就經常生病。現在7歲3個月了, 123cm,40斤,個子體重都低于同齡的孩子。已經上一年級了,體質弱,注意力差影響學習。經常感冒,來回奔波于診所。說話總是細聲細語的,典型的面黃肌瘦(瘦得皮包骨頭那種)、皮膚松散,舌苔白厚,有眼袋,微紅,鼻梁和眼皮上都有青筋,大便經常都是前干后稀,粘乎乎,要拉挺長時間的,而且很容易便秘。」 第二個個案自述: 「我家情況比較復雜,小時候從三個月開始咳嗽,幾乎月月掛水,后來去兒童醫院,說是變異性哮喘,一直吸激素一年七個月了,現在又得了滑膜炎。」 這是第三個: 「我家孩子八個月細菌感染拉肚子,后服用重劑量抗生素治好,前后近兩個月。自那以后就開始便秘,不愛吃飯,飯量小不消化,近幾個月身高體重均無增長。她晚上睡覺不安穩,總愛滾來滾去。前陣子感冒之后,大便情況還是不好。有時兩三天才能便出一個圓球狀大便,大多數情況沒辦法就給他用開塞路。」 還有一些治療不當后的舌苔照: 與其說是個案,實際上更多的情況是一群媽媽聊起來將這類情況習以為常。 徐文兵老師有一次說:“現在接診治療的小孩厭食、多動、不長個、不換牙、過敏、哮喘等等(亞健康)疾病,(一問診)都是當初感冒發燒被誤治以后留下的后遺癥。今天三個摸上去冰涼的孩子,一個是過敏,幾乎對所有的食物過敏,皮膚陰囊瘙癢潰爛。另一個頭發稀疏,3歲的孩子皮膚開始老化……”說到底,這些都是脾胃出了問題。 于是我們不禁要開始思考。我們曾經的治療方式是否真的治愈了孩子? 孩子的生長情況因此而更好了嗎?每次生病的間隔更長了還是更短了?每次生病的復雜程度更高了還是更低了?食欲更好了還是更差了?大便和睡眠更好了還是更差了?敏感的情緒更多了還是更少了?隨著年齡的長大,身體的狀況更好了還是更差了呢?我們帶孩子更艱辛了,還是更輕易了呢? 治療方式分為兩種: 一種是以透支生命力為基礎的癥狀治療, 一種是以提高生命力為目標的治療。 這就涉及到一個話題就是:看病之前,我們需要第一個考慮的是,是要做治療,還是要治愈?如果要治愈,什么才是真正的治愈,是否發燒溫度降低就是治愈?是否不咳嗽了就是治愈?是否不流鼻涕了就是治愈?我們需要再進一步的思考觀察。 如果我們在孩子發燒的時候去藥店買來退燒藥,在不清楚發燒病機的情況下,只想讓孩子退燒。這種方式就是治療,不是治愈。并且這種治療,有很大的可能性會透支生命力。 如果孩子咳嗽了,我們在不清楚咳嗽病機的情況下,只想讓孩子停止咳嗽,只要是“止咳”的東西都給孩子嘗試。這種方式就是一種治療,不是治愈。并且這種治療,有很大可能性會透支生命力。 退燒藥和止咳藥。只是安慰了我們自己慌亂的心。 是的。孩子生病的當下,我們自己應該先干一碗淡定的湯藥。 以透支生命力作為基礎的治療,大多會損傷脾胃。中醫認為脾胃是孩子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發動機,孩子身體的各個機能都是因為脾胃的逐漸強壯而強壯。孩子的身高,體重,食欲,代謝能力,情緒的舒暢度,體能,都是脾胃的功能在后方一直推動而長大的。 因為脾胃最怕寒涼。如果是不辨證的情況下,誤用和濫用抗生素,退燒藥,駿猛的寒涼藥,就造成了一次對脾胃的損傷。看上去好像暫時病癥消失了,但這個損傷比較有可能對未來的生長的總體趨勢,造成一些影響。多一次這樣的治療,影響就多一些。 所以調養脾胃第一件事,就是讓脾胃不要受到傷害。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以看到脾胃功能逐漸恢復的可能性。這就像咱們在家,晚上要鎖好門,小區要有保安保證小區的安全,國家軍隊在邊防為我們的國家保護安全。雖然可能看上去他們什么都沒做,甚至我們大部分時候會忘記他們的存在。 而一直選擇損耗脾胃的治療方式,在這個基礎上,無論吃什么,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車水杯薪。而脾胃靠的從來都不是補。脾胃靠的是養和護,是堅定的護。 什么是以提高生命力為目標的治療呢?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是辨證病因,解決根本病因的治療。中醫的辨證思維的重點是解決身體內部環境出現的問題,而不是在癥狀本身。再回到那個被羊爸說爛的例子。 身體就像一間房子,如果這間房子忽然變得很臭,到處都有蒼蠅飛蟲,這就好比我們身體里的細菌和病毒,那通常我們第一個方法就是用強力殺蟲劑,把蒼蠅和細菌殺死。蚊子和細菌因為有害物質的介入而死亡,同時,房間里面的人和寵物,也因此會受到身體的損害。 而對于中醫辨證的思維方式來說,首先是考慮和蒼蠅們對話。 當然蒼蠅們肯定不會說人話。 那就可以與他們有個身體和靈魂的交流。中醫就通過望,聞,問,切,來了解到蒼蠅動向。知道了蒼蠅們是因為房間里有一堆發臭的剩菜剩飯而來。我們就知道了,要想房間變的干凈如初,先處理掉剩菜剩飯,把垃圾扔到外面的垃圾桶。然后把房間再整體的掃一遍,拖一遍,擦一遍,再點一根熏香。 蒼蠅們回到跟著剩菜剩飯去到外面的垃圾桶或者垃圾場享用美食。又或者去了別人的發臭的房間。 那細菌走了就算治療結束了么? 并不是。 我們是否應該要回想一下。這些蒼蠅曾經經常來嘛?每次來都是因為剩菜剩飯嗎?如果是。那還需要解決剩菜剩飯的問題。是誰的剩菜剩飯?是做飯的把握不好,還是對家人的胃口預期過高呢?還是飯菜比較油膩,吃了容易飽?還是家人之間每天的互動和溝通不到位,彼此不了解彼此的狀態和需要?如何能夠少剩飯?如果有剩飯應該如何及時的處理?中醫還可以幫助我們的是看清楚問題最根源的地方。 中醫會幫助這間房子做一個梳理。但更重要的事情都是從日常積累起來,這是這間房子的主人自己要面對的問題。 最后落實到,如何執行到少剩飯,不剩飯,剩了飯及時能夠妥善的處理,讓家里的垃圾管理做到盡可能的有規則,有秩序,有措施,有依據。到這里就完成我們所說的真正的“治愈”。 選擇每一次正治,都是對脾胃的滋養 遇到過一些孩子在一段時間的正治后,雖然可能過程非常堅信,但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孩子每一次的病程變短了,精神,氣色,大便,睡眠也能較快的恢復。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本來動不動就會驚厥的孩子不再驚厥了,本來總是咳喘的孩子慢慢的不喘了,本來過敏的孩子,沒那么過敏了……這就是在治療過程中一次次的將病因連根拔除。 如果蒼蠅是細菌病毒,那么殺蒼蠅就是殺死細菌。如果剩菜剩飯是我們的真正的第一層病灶,那則主要要解決的是剩菜剩飯的處理。那對于是否管理做飯和伙食,乃至是家庭的溝通,則就像是我們身體的管理好陰陽調和,各個臟器組織的調和。 所謂正治,就是找到根本病機,以提高生命力為目的的治療。讓我們的身體盡可能的進入一個良性的治療和疾病的動態循環中,進入到一個雖然可能曲折,但一直會前進的進程里。 醫生說要用抗生素怎么辦? 治療方式并非一種,而且我們是可以有所溝通和選擇的。 有的時候醫生更擔心的是朋友們對病情的焦慮而做出的建議。 那我們先需要了解和學習疾病背后的真正原因,了解可以選擇怎樣的方式來做治療。比如發燒咳嗽,我們完全可以選擇中醫辨證吃湯藥,如果我們會辨證,那也可以選擇適合的中成藥。如果暫時不會中醫辨證,那至少我們也可以找信任的西醫來做溝通,是否可以選擇自愈,如果非要用抗生素,那病后要學習需要怎樣的日常護理,來減少對治療產生的傷害。 已經有很多傷脾胃的治療怎么辦? 讓它過去,從現在開始。 孩子雖然容易受傷,但決定自己生命的身體仍然握在孩子自己的手里。只要不做傷害,就給了脾胃自己生長的機會。即便它受過傷,我們也完全可以看到孩子的脾胃在保護下自主的,驚人的變化。 很多人不相信孩子會自己恢復。 實際上,我們見證了許許多多。 治療并非醫生一人之事。醫生為我們打開了門,我們如何走進去,如何出來,都是自己的腳步。 文 | 郭莎拉 圖 | 郭莎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