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紅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前)高15、寬10.2、厚3.8厘米 遼寧省建平縣采集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這件是已知紅山文化玉豬龍中形體較大,形制最規(guī)整的一件。白色蛇紋葉巖,肥首大耳,圓睛、吻部前突,口微張,獠牙外露,體蜷曲如環(huán),扁圓厚重,背部有一穿孔。玉豬龍明確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對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會地位、等級、權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規(guī)格制成的原始“禮器”。 天遼地寧,地處中國東北的遼寧是一片寫滿傳奇的土地。這里既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多民族文化的交匯地帶,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在中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和作用。距今28萬年前,人類開始在遼寧大地繁衍生息,逐漸從蒙昧邁入文明。距今五千年前,紅山先民創(chuàng)造的文化預示著遼河流域文明的曙光,青銅時代的方國文明,奠定了華夏民族統(tǒng)一的基礎。秦漢以來,匈奴、鮮卑、高句麗、契丹、女真等族此消彼長,先后建國,在與漢文化的碰撞交匯中走向融合,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歷史與多彩的文化。本展覽旨在以豐富的文物資料,為廣大觀眾展示古代遼寧源遠流長的歷史與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 距今約四千年以后,經(jīng)過古國時代各地部族的文化交流、碰撞與融合,進入夏商王朝與周圍方國并存時代。遼寧地區(qū)既有“與夏為伍”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又有多類型的其他青銅文化,構成商周北土的不同部族方國。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與中原夏商王朝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是后來東北不同系統(tǒng)民族文化的源頭。 小玉米分享部分 狩獵者分享部分 鬼方分享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