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設計界的奧斯卡——紅點最佳設計大獎迎來了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來自深圳國際交流學院的17歲高中生晏劭廷,憑借作品“機智螺旋”成為設計界的小黑馬。此前,他還用玻璃鋼給自己做過鋼鐵俠盔甲、用紐扣電池和紫水晶給女同學做過圣誕節(jié)戒指,戴上后,戒指上的小燈泡會自動亮起,非常酷炫。 晏劭廷穿著自制的鋼鐵俠盔甲進行演出 (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條”) 除了設計,晏劭廷的愛好還包括音樂、滑板、機械、科技等。“爸媽態(tài)度是你想做什么,我不擋你,這就是最大的支持。”晏劭廷說。 確實是別人家的“牛蛙”了。不過先別羨慕,要知道在這種無條件支持的背后,必然是強大的家庭財力保障。晏邵廷就讀的國際學校每年學費17.9萬元,在國際學校里只屬于中上等。但除此之外,那些“看不見”的軟性支出才是對家長錢包的真正考驗。據(jù)統(tǒng)計,一個北上廣家庭想讓孩子從小學就接受國際教育,需要至少花費800萬(包括從小學到大學16年的學費、培訓等各類教育支出),不得不承認,精英教育果真是用錢砸出來。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算算,那些在學費之外的吸金“無底洞”。 1 沒有上限的補課費和培訓費 “ “乍看起來田田的學業(yè)挺輕松,但現(xiàn)實是,他們班里很多學生每天凌晨一二點睡下,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AP課程的難度相當于大學一年級課程,通常是‘有條件入讀’,即要求學生前兩年的平均成績達到A,甚至A+,才有資格選擇AP課程。而這意味著,在前兩年的學習中,一次考試失誤,就可能讓平均成績從A滑到C,從而與AP課程無緣。幾乎90%的家長都給孩子請了家教。” ——網(wǎng)友:苗苗媽 ” 國際學校激烈的學業(yè)競爭,讓家長和孩子都亞歷山大:“前幾天作業(yè)還得A,昨天竟然說6頁作業(yè)只會一頁了。”除了少數(shù)牛蛙,對大部分孩子而言,為了保證成績,并順利通過托福、雅思、ACT、SAT等標化考試,參加補課和培訓班已是常態(tài),隨著年級越高、課程越難,補習和培訓費用也水漲船高。家長只好感嘆“分明是養(yǎng)了一臺碎鈔機”。 “ “因為美高教學,學校里只有CBE(College Bound English)和ESL(English Second Language),高年級有ACT課程,每周一次的托福課程并沒有卵用。所以99.99%的學生都在補習的,補習費用也是每段時間都是上萬的。英語外面補閱讀的也很多,全外教上很貴。還有托福考試,考一次1000多,不停刷分,考試次數(shù)少則4、5次,多就沒頂了。” ——網(wǎng)友:秦風111 ” “ “孩子高中三年補課倒不多,但是托福要培訓的呀,ACT/SAT要培訓的呀,尤其ACT培訓那個貴,不提了。一對一的私人家教,通過私人關(guān)系找到的是300多元/小時,通過機構(gòu)找的需要四五百元/小時。最后托福、SAT加上AP培訓費一共十萬出頭。” ——網(wǎng)友:心太大的娃媽 ” “ “現(xiàn)在老師一對一補課的費用500-1000每小時是很正常的。一門課40個小時起,否則光補習費一門就得2-4萬。國際高中三年下來,除了學費,補課費少說也要超過10萬。” ——網(wǎng)友:亞亞圖雷 ” 所以,家長們想省錢?只能祈禱孩子天生自帶學霸光環(huán)了。 2 用錢砸出來的“爬藤”路 在今年的早申中,來自WLSA復旦國際高中的馬紫晛被斯坦福錄取。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高一時我創(chuàng)建了Enlighten Club幫助鄰近街區(qū)中的盲人,并以此為基礎參加了中國大智匯創(chuàng)新研究挑戰(zhàn)賽。我還創(chuàng)建了校舞蹈社,加入了瑜伽社、科學社、電子工程社等等。高二暑假參加了兩周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夏校課程。這些都會成為創(chuàng)作申請論文時的好素材。” 馬紫晛參加夏校項目 (圖片來自WLSA復旦國際官方微信號) 可見,要“爬藤”僅僅參加補課是不夠的,孩子必須有多種特長,并參加各類活動來豐富自己的成長檔案。而所有這些,都需要錢。 首先,興趣班、特長班要從小抓起。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除了學習奧數(shù)、樂器、舞蹈、書法等傳統(tǒng)的特長,現(xiàn)在大熱的馬術(shù)、冰球和高爾夫等,一堂課更是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 “ “不給孩子多報幾個興趣班,都不好意思在國際學校家長圈混。我兒子四歲報的美術(shù)班,每周一節(jié)課,節(jié)假日不開,一年12500元!還學少兒舞蹈,已經(jīng)練了半年了,5800一年。現(xiàn)在孩子上學真是好貴,不上又怕落下!” ” 等到了高年級,申請海外大學迫在眉睫,為了提升競爭力,國際學校的孩子往往還要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或出國游學。把所有比賽、社會活動、冬夏令營、夏校等項目加起來,花費往往超出很多家長的預算。 “ “學校每年出國活動很多,包括3-10周的短期互換學習和出國參加辯論、體育和舞蹈類的比賽;他們的環(huán)保社團還要進行海外拓展;加上各國的游學夏令營……平均一次2-5萬,有些必須得花。” ——網(wǎng)友:我糾結(jié)我不糾結(jié) ” “ “如果高中最后兩年讀的是IB,那更有得好忙。IB培養(yǎng)的世界公民,動不動就要滿世界跑的。所以除了繼續(xù)上漲的學費、補習費,還得算上完成IB必不可少的項目經(jīng)費。這個項目有可能是去柬埔寨幫助貧困兒童之類的。” ——葉驍哲 ” 此外,很多國外大學都有自己的夏校項目。對于“爬藤”的孩子來說,這也是不容錯過的機會。有家長整理了2017年幾所國外頂尖大學的夏校費用: 哈佛大學:4學分課程費用 $4500,8學分費用$6600,住宿費用 $5700,健康保險 $200。 杜克大學:$10000左右。 賓夕法尼亞大學:寄宿$7,899,非寄宿$6,799,實驗室費用*$500 斯坦福大學:$14426-$17054左右 “ 以上活動,就算咬咬牙讓孩子樣樣都參加,也永遠有比你更不差錢的家長,讓你覺得似乎做得還不夠。“如果沒有學校活動,家長也得定期帶著孩子出去開開眼界,開眼界怎么能不花錢呢?反正到假期就宅在家里或者去外面報個補習班就拉倒,那肯定是不行的。” ——文兒爸 ” 3 日常開銷也會變成無底洞 國際學校的孩子大都家境優(yōu)渥,平時吃喝住行玩,肯定樣樣都不能太落后,即使無意攀比,但為了跟大環(huán)境保持一致,有些花銷也不得不加碼。 “ “學校賣的東西都很貴,是市場價的好幾倍,量又小,真的有點坑。附近有商業(yè)街一條,里面的餐廳一道菜的價格差不多30-120不等,我吃一頓吃到飽的話平均花掉70。一周飯錢700,過生日請一些朋友吃一次飯,一周飯錢就沒了。一本書的價格幾百到一千不等,弄丟一本書就要賠這個價。平常校內(nèi)的一些球賽、音樂會,門票一般都在幾十元;學校印一些T恤一件差不多80-120元。為了和大多數(shù)人保持一致,這個錢都要花。我們學校沒校服,你就得考慮如何花錢把自己打扮得最起碼和別人一樣。比如女孩子染個頭發(fā)要上千吧,買件好點的衣服要500到幾千吧,因為沒校服,所以你還要把衣服的數(shù)量再乘5、乘10,買雙籃球鞋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千吧……就這樣,你基本可以和你的同學保持一致了。學校里女生背個Chanel、MCM都很常見,蘋果更是出一帶換一個。今年圣誕假的時候,班級差不多一半的同學居然在紐約聚齊了…………(多打幾個省略表達震驚)如果你想時尚點,就得加上每周做指甲、每個月?lián)Q發(fā)型的價格。這些錢拿不出的話,就去跟土鱉混在底層吧。” ——網(wǎng)友“暗月寺貓神”國際學校日常開銷 ” 盡管上述情況并不能代表所有國際學校的情況,但把校車、餐費、校服費、生活費等諸多瑣碎開銷合計起來,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把娃送進北京市朝陽區(qū)某國際小學的家長“閑來閑往”曬出了一份支出清單,其中包括校服費4000元,學校注冊費1600元,校車費10000元,餐費5000元。“新生進來先交校服費4000多,夏裝兩套,春裝、秋裝和冬裝各一套。有的學校要求每天穿全套,但在我家娃的學校,一年穿的次數(shù)大概為0~2次。” 此外,每到申請季,總少不了要花一筆中介費和留學服務費。 “ “如果要申請海外高中,例如美高,要準備各種申請材料,這個年齡的孩子DIY會有難度,家長多半要找個信得過的小留學生顧問來幫忙操盤。想申請到前30名的美高,臨時抱佛腳還沒用,能力提升得從前兩年就抓起。這一鋪墊,2年內(nèi)10-15萬的留學服務費用是必須的。” ——網(wǎng)友“倆娃差4歲” ” 總之,除了學費之外,把以上所有費用加起來,絕對是一筆巨款。 “ “沒有一年花100萬的能力,還是不要把孩子送去國際學校了,也看過為了孩子上國際學校后來賣房貸款的。” ——某留學機構(gòu)老師 ” 面對這些不菲的支出,即使土豪家長也免不了感到心塞。國際教育這條精英大道,著實是用大把大把金錢鋪成的。既然走上了國際教育這條“燒錢路”,多數(shù)家長都會毫不猶豫地一次次掏出錢包,盡自己所能,只為把孩子送上教育鏈的最頂端。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END—
|
|
來自: KyunraWang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