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感高發不少患兒都中招,據佛山市疾控中心數據顯示,佛山市目前流感樣病例較上月和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從病原學來說,近期佛山市流感病原體以乙型流感病毒為主,同時也存在少量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流感流行的集體單位中,以小學為主。 由于病人擁擠到醫院存在交叉感染風險,我院院感科專家提醒,區分好感冒癥狀,按需入院就診。那么,如何區分普通感冒和流感呢?
推薦兩款感冒早期治療方,既好喝又治病,大家趕緊收藏吧! “三豆飲”相傳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醫學家扁鵲研制而成,經廣東省中醫院楊志敏教授《每日一膳》團隊及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李可學術思想傳承基地驗證的保健食療方。
三豆飲材料: 黃豆30g,黑豆30g,綠豆30g,豆豉10g,陳皮1瓣,姜絲、蜂蜜、紅糖或冰糖適量。
煎服法: 豆類洗凈,泡發后連同豆豉、姜絲、陳皮加水約800ml,煮至豆類爛熟即可,倒起,加入蜂蜜、紅糖或冰糖適量。盡量濃煎,以煎煮得300ml左右為宜,少量多次溫服,可吃渣。
適應癥: (1)風熱感冒,近期見咽痛、口鼻熱感、干咳、黃痰上述癥狀者;小兒手足口病、咽頰皰疹炎、扁桃體炎屬中醫溫病范疇者; (2)容易上火、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眼睛干澀、痤瘡、燥熱難入睡、唇口干燥、口鼻燥熱、進食辛辣食物后的輔助治療。
禁忌癥: 脾胃虛弱易腹瀉者及痛風癥患者。
加減法: (1)如有咽痛,可不放姜絲,加入烏梅15g; (2)如合并有流清涕、噴嚏,可加入蔥白; (3)舌苔厚膩者,多加陳皮,不用吃渣。 “五虎湯”是中醫一款居家防治感冒驗方,為中國山西名中醫李可根據經典中醫圓運動一氣周流理論所創,經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李可學術思想傳承基地及廣東省中醫院中醫經典臨床應用基地臨床反復驗證,被認為是一個用藥安全、確有療效的臨床驗方。
“五虎湯”的基礎方: 由生姜、大棗、蔥白、黑豆、核桃組成,根據癥狀、年齡不同有所加減。主要組成是新鮮生姜45g;大棗45g(紅棗,掰開不用去核);蔥白1-2根(東北大蔥,即京蔥,取白色那段,去須,每根切成4段,最后15分鐘下);核桃6個(個小的用10-12個,打碎帶殼入藥);黑豆30g(黑皮黃心的為佳),不加或加紅糖適量以調味。
煎服法: 加水約1000ml,將上述材料煎煮45-60分鐘,分多次頻服,或分早中晚3次服,不翻煎。
適應癥: 風寒感冒的初期(見噴嚏、流涕即可判斷,不用考慮鼻涕的顏色和濃稠);過敏性鼻炎(以反復發作的晨起噴嚏、流涕為典型表現)。
禁忌癥: 實熱證(高熱、大便秘結、口氣臭穢、大渴引飲),高血壓危象等。 (1)“三豆飲”、“五虎湯”所用均為食材,基本安全無虞,所需藥材的劑量無須非常準確; (2)孕婦見上述癥狀也可使用,但使用前最好先咨詢醫生; (3)豆類易于變質,請勿過夜保存; (4)臨床疾病千變萬化,病機復雜,以上方子不可能通治百病,復雜疾病建議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再合理使用。 (5)此外,臨床上感冒早期絕大多數因感受風寒所致,可抓住怕風、怕冷、噴嚏、流涕等主癥判斷用藥,無需糾結于屬風寒或風熱。 供稿/中醫科 院感科 編輯/宣教科 張秋芳 編審/劉金鳳 |
|
來自: 昵稱51837092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