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 2018 版)》,要求對老年人、兒童、孕婦、有基礎性疾病的重點人群要及時治療和使用抗病毒藥物,對重癥患者要集中收治到具備條件的醫院,派駐省級專家到醫院加強指導。 現就該方案要點整理如下。 流感病毒為 RNA 病毒,其基因組是分節段的,且發生突變的頻率要高于其它病毒。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H3N2 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Victoria 和 Yamagata 系。 流感病毒對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劑敏感;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條件下 30 分鐘可滅活。 1. 傳染源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受感染動物)是流感的主要傳染源。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續排毒 3~6 天,嬰幼兒、免疫功能受損患者排毒時間可超過 1 周,人感染 H5N1/H7N9 禽流感病例排毒可達 1~3 周。 2. 傳播途徑 流感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的動物或受污染的環境而獲得。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相應亞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4. 重癥流感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較易發展為重癥病例,應給予高度重視,盡早(發病 48 小時內)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
潛伏期一般為 1~7 天,多為 2~4 天。 (1)主要癥狀: 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 39~40℃。 (2)其他癥狀:
無并發癥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發病 3~4 天后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癥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 1~2 周。 (3)并發癥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并發癥,其他并發癥有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害、肌炎、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和膿毒性休克等。
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 1. 臨床診斷病例 出現上述流感臨床表現,有流行病學證據或流感快速抗原檢測陽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樣癥狀的疾病。 2. 確定診斷病例 有上述流感臨床表現,具有以下一種或以上病原學檢測結果陽性:
1. 基本原則 (1)對臨床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應盡早隔離治療。 (2) 住院治療標準(滿足下列標準 1 條或 1 條以上):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離,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于消化和富有營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是兒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發重癥流感,盡早抗病毒治療可減輕流感癥狀,縮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癥流感的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僅在流感繼發細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竇炎等時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6)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藥物以及其他水楊酸制劑。 2. 對癥治療 高熱者可進行物理降溫,或應用解熱藥物。咳嗽咳痰嚴重者給予止咳祛痰藥物。根據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導管、開放面罩及儲氧面罩進行氧療。 3. 抗病毒治療 (1)抗流感病毒治療時機 發病 48 h 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流感并發癥、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發病時間超過 48 h 的重癥患者依然能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 重癥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癥患者,應盡早(發病 48 h 內)給予抗流感病毒治療,不必等待病毒檢測結果;如果發病時間超過 48 h,癥狀無改善或呈惡化傾向時也應進行抗流感病毒治療。 無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發病時間不足 48 h,為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也可以抗病毒治療。 (2) 抗流感病毒藥物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NAI)對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奧司他韋:
向下滑動查看完整用法 扎那米韋: 適用于于成人及 7 歲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 2 次,間隔 12 小時;每次 10 mg(分兩次吸入)。但吸入劑不建議用于重癥或有并發癥的患者。 帕拉米韋: 成人用量為 300~600 mg,小于 30 d 新生兒 6 mg/kg;31~90 d 嬰兒 8 mg/kg,91 d~17 歲兒童 10 mg/kg,靜脈滴注,每日 1 次,1~5 天,重癥病例療程可適當延長。 目前臨床應用數據有限,應嚴密觀察不良反應。 金剛烷胺、金剛乙胺: 僅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監測資料顯示甲型流感病毒對其耐藥,不建議使用。 4. 重癥病例治療 治療原則:積極治療原發病,防治并發癥,并進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1)如出現低氧血癥或呼吸衰竭,應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包括氧療或機械通氣等。 (2)合并休克時給予相應抗休克治療。 (3)出現其他臟器功能損害時,給予相應支持治療。 (4)出現繼發感染時,給予相應抗感染治療。 1. 疫苗接種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推薦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流感高危人群,應該每年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2. 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后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重癥流感高危人群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可使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 3. 個人預防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
向下滑動查看完整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