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報告顯示,不論城市還是農村,腫瘤都是中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幾乎每一個人,都談“癌”色變。那么,做好癌癥的預防工作,就成了每一個醫護工作者的工作重點。普通百姓也要從生活習慣入手,防患于未然。 ▲國家癌癥中心主任 赫捷 近日,中華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放射腫瘤學學術年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國家癌癥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郝捷院士發布了“我國最新癌癥現狀和趨勢”。 →我國男性發病前10位的癌癥依次分別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腸癌、胰腺癌、腦癌、淋巴癌、血癌、前列腺癌; →我國女性發病前10位的癌癥依次分別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宮頸癌、腦癌、卵巢癌。 合并統計后,我國目前腫瘤發病居前10位的癌癥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腦癌、白血病(血癌)、淋巴癌。 10大高發癌癥怎么預防? 肺癌——防“五氣” 肺癌是肺組織細胞發生的癌癥,同時也是當今世界范圍內引起死亡最多的惡性腫瘤之一,85%的患者與吸煙有關。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從病理上又分為腺癌、鱗癌、大細胞癌。 胸外科專家介紹,“肺癌是一個被‘氣’出來的病”,重點防好“五氣”! 1. 煙草煙氣污染:吸煙已經是全球公認的肺癌高發因素,防肺癌應遠離一手煙、二手煙和三手煙。 2. 室外大氣污染:室外空氣質量不好時,大家外出最好佩戴口罩。 3. 廚房油煙污染:烹飪過程中燃燒產生釋放出的有害氣體也是肺癌高發的“元兇”,所以烹飪時應全過程打開抽煙機,并保持室內通風。 4. 裝修材料污染:房屋裝修完產生的苯和甲醛等有害氣體都是肺癌高發的因素。 5. 常常愛生悶氣:有種性格叫作“癌性格”,這樣的人性格內向孤僻,常常愛生悶氣,也容易患上肺癌。 胃癌——忌辣忌咸 胃(胃腸)癌是一種胃內形成惡性腫瘤細胞的疾病。幾乎所有的胃癌都是腺癌(癌癥始于細胞,開始制造和分泌粘液和其他液體)。其他類型的胃癌是消化道類癌、胃腸道間質瘤和淋巴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的常見原因。胃癌被檢查出的時候往往都是晚期,因為早期沒有癥狀或體征。 消化專家介紹,胃癌主要是“吃出來”的,尤其是過分吃辣、過多食鹽對胃部傷害很大。 吃鹽過多會損傷胃黏膜,使胃壁上的細胞萎縮,而加工肉制品(如腌肉)和腌制類食品(如酸菜)等都含較多食鹽,制作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過多攝入會對腸胃造成損傷,甚至誘發癌前病變。 另外,很多人愛吃辣,然而,辛辣食品都會刺激、破壞胃腸道黏膜,長期反復刺激,就會造成胃部細胞癌變。 肝癌——“四不吃” 原發性肝癌主要源于肝實質細胞或肝細胞,因此也被稱為肝細胞癌( HCC)。還有一些非源于肝實質細胞或肝細胞的其它原發性肝癌,包括膽管細胞癌、纖維板層癌、肝母細胞癌、血管肉瘤。 1. 不吃發霉食物——黃曲霉毒素。 發霉食品中的黃曲霉毒素為致肝癌物質,黃曲霉毒性是砒霜的68倍。因此食物一旦發霉就應立即丟棄,尤其是黃豆、花生、甘蔗等,切記不可再食用。 2. 不吃或少吃腌菜——亞硝胺。 酸菜、咸菜等腌菜爽口開胃,但腌菜中含有較多量的亞硝胺,實驗證明與肝癌的發生有關,最好不吃或少吃。 3. 不飲酒或少飲酒——酒精肝。 長期飲酒會引起酒精性肝炎,導致酒精性肝硬化,最終引發肝癌。“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癌三部曲。 4. 動、植物油變質后不宜食用——丙二醛。 陳腐油類中均含有丙二醛這種化學成分,它能使蛋白質的結構變異,導致變異蛋白質的細胞失去正常功能并向初期癌細胞轉化。 食管癌——別“趁熱吃” 食管癌,是指由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形成的惡性病變。食管癌通常經過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等階段。對于吞咽不暢或有異物感的患者,應盡早進行胃鏡檢查以便發現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變。 消化道專家介紹,食管癌主要是一些飲食習慣導致的,比如“趁熱吃”。 “趁熱吃、趁熱喝”雖然一時覺得很舒服,但是過高的溫度會導致食道黏膜出現燒傷現象,長此以往反復刺激,就會引起食管黏膜上皮細胞變性或造成破損、潰爛等,誘發癌變。 結直腸癌——一減兩加 結直腸癌是發病于結腸或直腸的癌癥。結腸和直腸都是大腸的一部分,是人體消化系統的下部。消化過程中,食物通過胃和小腸進入結腸。結腸吸收食物中的水和營養,儲存垃圾(糞便)。糞便從結腸進入到直腸,然后排出體外。 大多數大腸癌屬于腺癌,通常開始于息肉。這些息肉一般形成在結腸或直腸的內壁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些息肉可能會發展為癌癥。及早發現和切除息肉可以預防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美國第三大最常見癌癥類型。目前,因為檢查方法的進步,結直腸癌的死亡率處于下降趨勢。 肛腸科專家介紹,預防腸癌要做好“一減兩加”: 一減:減少攝入雙高食物。雙高食物是指高動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研究表明,長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食物是誘發結腸癌的原因之一。 兩加:增加蔬果粗糧和運動。果蔬中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減少廢物在腸道內堆積。另外,盡量保持每周3次30分鐘以上運動。運動可以顯著降低腸癌危險,可以使容易癌變的腸道息肉減少1/3。 胰腺癌——少吃甜食 胰腺從解剖結構上,可分為胰頭、胰體和胰尾。胰頭和胰體之間的部分稱作胰頸。胰頭的腫瘤由于靠近膽總管下段,更容易出現由于膽道梗阻造成的黃疸。胰腺體尾部的腫瘤靠近身體的左側,和脾鄰近,很少發生黃疸。 胰腺癌很難早期發現,所以有抽煙、長期性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某些遺傳性疾病危險因素的,發生皮膚和眼睛發黃、腹部和背部疼痛、體重減輕和疲勞癥狀應該及早就醫,沒有黃疸也不能疏忽。 胰腺腫瘤外科專家介紹,雖然目前胰腺癌高發的具體原因還不十分清楚,但它屬于生活方式病,高脂肪飲食攝入過量,食物纖維攝入不足,以及體育運動減少都與該病有關。 尤其是過量攝入甜食會增加胰腺癌發病風險的說法已得到公認。因為吃糖過多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使胰島功能受到損傷,進而增加糖尿病風險,而流行病學資料表明糖尿病與胰腺癌有密切關系。 乳腺癌——記住三個一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由于乳腺癌細胞容易脫落,游離的癌細胞可以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轉移而危及生命。乳腺癌最早的征兆通常是乳房出現腫塊或乳房 X 光檢查異常,階段劃分從早期乳腺癌、治愈性乳腺癌,到轉移性乳腺癌,治療方法多樣。男性乳腺癌并不罕見,也須加以重視。 乳腺外科專家介紹,預防記住 “3個1”,即1年1次專科檢查,1月1次自我檢查,1天1次乳房清潔。 1年1次專科檢查:每年要到醫院由專科醫生,根據身體情況進行超聲或是X線檢查,有條件者還可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其中,超聲和X線檢查相結合可使乳腺癌診斷的準確率達到98%。 1月1次自我檢查:每個月都要對乳房進行自我檢查,最好固定在月經后3~7天,如果自查時摸到乳房內有孤立、無痛,很硬的腫塊,應盡早到醫院排查是否患有乳腺癌。 1天1次乳房清潔:每天臨睡前最好對乳房進行清潔和保養,但要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豐胸產品。 腦癌——遠離電子輻射 腦腫瘤是生長在腦部腫瘤的統稱,腦腫瘤有的是原發性腦腫瘤,有的是轉移性腦瘤,有的是良性,有的是惡性。常見癥狀有頭痛、惡心和嘔吐、聽、說、視能力改變、平衡或行走出現問題、思維或記憶問題、肌肉痙攣或抽搐、手臂或腿麻木等。 專家建議,雖然目前為止還沒有手機輻射會直接導致腦癌的證據,但是,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和腦癌的增長趨勢有一定的重合。 白血病——少染發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俗稱“血癌”,是國內十大高發惡性腫瘤之一。致癌因素包括過多接觸有機溶劑染料,最常見的就是染發劑、燙發劑,或者居住、工作在殘留著大量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新裝修房屋內。 尤其是苯及其衍生物,這些化學藥物可以誘發突變,導致細胞惡性增殖,發展為白血病。苯及其衍生物常存在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中,如塑料等白色垃圾,此外在油漆、涂料等也含有苯的衍生物,應盡量少接觸上述物質。 淋巴癌——會減壓 淋巴瘤是淋巴系統的癌癥。淋巴瘤有許多類型,其中一種類型是霍奇金病,其余的稱為非霍奇金淋巴瘤。 專家介紹,淋巴瘤的發病與人體免疫功能有很大關系。如果人長期工作壓力過大,導致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使人很勞累,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就會誘發淋巴瘤。 另外,免疫功能缺陷也是導致淋巴癌發生的一個常見原因。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免疫監視的功能,而如果免疫出現障礙就很容易會導致病毒感染,進而引發淋巴癌,對此大家一定要引以為鑒,平時多加注意。 來源:均康醫學資料庫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
|